张光斗

        张光斗,水利水电工程专家。1912年5月出生于江苏常熟。1934年,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士;1936年,获美国加州大学土木工程硕士;1937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土木工程硕士,攻读博士学位,抗战爆发后,弃学回国,先后在资源委员会龙溪河水电工程处任设计课长和瀼渡河水电工程处主任。1943年,去美国坦河流域局和垦务局任工程师。1945年回国任资源委员会全国水电工程总处设计主任工程师、总工程师。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到清华大学当教授,历任水工结构教研组主任、副系主任、系主任、副校长、校务委员会副主任。现任教授、校务委员会名誉副主任。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现改为院士),1978年当选为主席团成员、技术科学部副主任。1955年,任中国科学院水工研究室主任。同年参加国家十二年科学技术远景发展规划,任水利组长。1959年参加国家技术科学发展规划,任水利组长。接着任国家科委水利专业副组长和水利学科副组长,促进发展我国水利科学技术。1954年参加九三学社,1956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同年被选为全国先进工作者。1958年,任水利电力部、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院长兼总工程师。1960年又任清华大学高坝及高速水流研究室主任。1978年,任清华大学副校长。同年兼任水利电力部水利水电科研院院长。1983年,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副主任。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主席团成员。1981年当选为墨西哥国家工程院国外院士。同年获美国加州大学哈斯国际奖。1978年任中国水利学会副理事长,《水利学报》主编。1982年任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顾问。1980年任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科学通报》副总主编。1950年起,先后兼任黄河委员会、长江委员会、成都设计院、西北设计院、中南设计院、贵阳设计院、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黄河小浪底工程建管局等技术顾问。
        张光斗主要工程科技成就和贡献有:
        50年代初,他参加创建《河川水工建筑物及水电站专业》,建立《水工建筑物》和《水电站建筑》学科体系,开设水工结构新课,编写教材,进行课程设计、生产实习、真刀真枪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有所创新。80年代初起,培养硕士生、博士生20余人,出版《水工建筑物》专著。在一级学报上,发表高等工程教育研究论文十余篇,其中《对211工程的认识》、《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迫切需要改革》等,受到国务院和国家教委领导的重视。在国内主持召开国际高等工程教育学术讨论会,交流经验。
        50年代,在国内最早创建水工结构实验室,进行了流溪河、响洪甸等拱坝结构试验。80年代,他创建水工地质力学模型实验室,在国内也是最早的,进行三峡工程等地质力学模型试验。这些模型试验都是开创性的。
        1958年,他发展了新坝型腹拱坝,在坝内作水电站厂房,坝顶溢洪,还充分利用混凝土强度,适用于狭窄河谷,凤滩水电站等十余个工程采用腹拱坝,取得很大经济效益。
        80年代,他进行拱坝抗震和坝肩岩体稳定的应用基础性研究,在国内一级学报发表十余篇论文,其中《地质力学模型试验技术及其在坝工建筑中的应用》获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负责中美合作科研项目“地震时拱坝与地基、库水的相互作用”,在三座拱坝上做激振试验,在美国出版三本研究报告,对拱坝抗震理论上有创新。与美国克劳夫教授共同在我国召开国际拱坑抗震学术讨论会,出版论文集。
        解放前,他负责修建桃花溪、下清渊硐等一批小型水电站,是国内首批自建的,还兴建上清渊硐和古田溪二座中型水电站,新中国成立后建成。为三峡、钱塘江等八处水电地址进行勘测,收集了大量资料。这些工作,为我国水电建设作了先导,还培养了人才。
        50年代初,他负责设计黄河下游人民胜利渠的渠首工程。黄河下游游荡性很大,要求引水渠长期临水,并利用环流减少泥沙人进水闸。进水闸是轻型结构,不用桩基。这是黄河下游首次开堤引水的工程,技术上有创新,风险性大。建成后安全运行40余年,效益巨大,还为后来黄河下游众多开堤建闸引水工程创了先例。
        1958年,他负责设计密云水库,库容43亿立方米,是华北最大水库,有两座主坝,五座副坝,两座溢洪道,三条隧洞,两座水电站,工程巨大而复杂。采用高砂砾石薄壤土斜墙坝、深复盖层混凝土防渗墙和灌浆帷幕,土坝坝下导流廊道等新技术,有许多技术创新,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水库一年拦洪,二年建成。后来又加修了一座溢洪道,三条泄水隧洞。30余年来,防治了潮白河下游洪水,并成为北京市重要供水水源,受到国务院、水电部、北京市的表扬。
        1965年,他负责设计渔子溪水电站,装机20万千瓦,位于陡溪狭谷中,多输卵砾石量,采用有底孔的高拦河闸,汛期能泄洪排卵石,非汛期能蓄水调节。进水闸位于凹岸,闸侧有冲砂闸,闸下有冲砂孔。闸有上下两进水口,汛期下口进水,经沉砂池入引水隧洞,非汛期上口进水,迳入引水隧洞。隧洞长7公里,直径7米。大部为不衬砌的,下游端为垂直调压井、倾斜高压隧洞,钢板衬砌,进入地面厂房。在设计中有许多技术创新,25年来安全发电,为山溪中修建高水头、长隧洞的水电站提供了技术经验。
        1961年,检查丹江口工程,发现大坝混凝土过贫,难于施工,而施工质量很差,建议停工整顿。后来大坝发生大量贯穿性裂缝。他参加大坝的加固设计,在上游坝面设钢筋混凝土墙,调整混凝土配合,技术上有创新。复工后,很成功,迄今安全运行,得到国务院、水电部、湖北省的表扬。
        1973年起,他参加葛洲坝工程设计,由于原设计有问题,施工质量也很差,建议停工整顿。他提出修改枢纽布置,加大二江泄洪闸,以减小大江围堰的截流水头,改善过闸河势,并加大左侧水电站,可前期多发电。靠近两岸设有船闸,利于静水通航,动水冲沙。这一布置在技术上创新,为大江顺利截流和安全远行创造了条件。对在软弱砂页岩地基上修建混凝土闸坝,采用闸坝及护坝下抽排减压设施、二江泄水闸新型结构,为电厂上游侧留槽适应岩层地应力释放变形,对船闸结构优化等,提出创新建议。葛洲坝工程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为获奖者之一。
        1988年,他为隔河岩水电站150米高混凝土拱坝修改设计,坝上部50米两岸岩基软弱,不能承受拱坝推力,原设计上部50米为重力坝,修在下部拱坝上,是不行的。提出把上部50米做成向下游倾斜虚拟的拱坝,修在下部拱坝上,是不行的。提出把上部50米做成向下游倾斜虚拟的拱坝,两端支承在下部坚硬岩基上,坝下部为拱坝。这一创新设计,解决了复杂地基问题,运行六年来,水库到正常蓄水位,大坝安全良好。
        50年代起,他参加荆江分洪工程、官厅水库、大伙房水库、三门峡工程、五强溪水电站、东风水电站、二滩水电站、三峡工程、小浪底工程、龙滩水电站等设计,对枢纽布置、结构设计及导流方案,提出技术创新意见,解决关键技术问题,得到有关单位的赞誉和采纳。
        1989年,他与陈志凯高工合写《我国水资源问题及其解决途径》,上呈党中央和国务院,得到江泽民主席、李鹏总理、陈云同志的批示采纳,后来党中央、国务院把水利与能源、交通等并列,作为国家经济建设的战略重点和基础产业。《光明日报》把此项建议作为当年最有价值的科学技术建议。

京ICP备号
版权所有 何梁何利基金
THE HO LEUNG HO LEE FOU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