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桂荣

        闵桂荣,空间技术专家。1933年6月生,福建莆田人。1956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1963年在原苏联科学院动力研究所获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先后在中国科学院、航天工业部长期从事空间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工作,为我国人造卫星研制、飞行及应用做出重大贡献。两次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先后担任过我国卫星总设计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国家高技术计划航天领域专家委员会首席科学家等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1965年中央下达研制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重大任务。卫星由中国科学院负责研制。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承担人造卫星的结构和热控制分系统研究设计任务,以及参加卫星的总体技术工作。当时,这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没有现成的研究机构及研究设计人员。力学研究所领导钱学森、杨刚毅先生决定由胡海昌、闵桂荣等负责立即组建一个新的研究室承担此项任务,其研究人员绝大部分为新毕业的大学生。由闵桂荣负责卫星热控制分系统的研究设计工作。闵桂荣当时刚留苏回国不久,所学非人造卫星专业。为了国家任务的需要,他服从领导决定,开始走上航天之路。他领导年轻的科技人员边干边学,由于基础比较扎实,所以他们很快适应了任务的需求。人造卫星的热控制是一门新技术,早期国外卫星由于热设计不周,在空间运行时出现过热或过冷,导致卫星飞行失败的例子屡见不鲜。闵桂荣及其同事高度重视国外的经验教训,决心克服一切困难,保证我国卫星飞行成功。为确保卫星热控制任务的完成,要解决一系列的理论、方法和技术问题。当时这门技术国内是空白,国外文献介绍也很少。闵桂荣领导一批青年科学家依靠自力更生开辟航天热控制这门新技术。他主持从理论上建立了卫星在空间热平衡的数学物理模型,制定了轨道热流及卫星温度的计算方法,领导研究开发卫星热管、超级隔热等多种被动式和主动式热控制技术,以及研究制定了卫星热平衡试验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为了完成卫星温度场计算和卫星热平衡模拟试验,要求拥有大型电子计算机和高水平的太阳模拟器,国外宇航公司当时都配备这类先进的设备,但60年代我国不具备这些条件。为了保证卫星任务按计划完成,闵桂荣经过深入研究分析,提出卫星热平衡方程积分关系式,以轨道周期积分平均热流作为边界输入条件,用于计算卫星的温度分布,并进行全星热平稳试验。据此,不仅理论计算可以简化,而且试验的外热流可以采用远红外加热器模拟,从而大大简化了试验,降低造价,缩短研制进度,而又保证获得足够的理论计算和模拟试验的精度。在闵桂荣的领导下,卫星热控制技术许多难题一一被克服,并按期完成我国第一颗卫星的热控制分系统研制任务。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在轨道上运行正常,遥测数据表明,卫星的各部位温度完全满足设计要求。闵桂荣主持研究开发的卫星热控制理论、方法和技术,不仅成功地解决了我国早期各种卫星的温度控制问题,而且为以后研制多种人造卫星提供了技术基础。
        在卫星总体技术方面,多年来闵桂荣也作出了重要贡献。
        早在60年代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研制的各个阶段,闵桂荣均是该卫星的主要领导成员之一。1975年他升任卫星总体领导职务,负责返回式卫星总体技术工作。返回式卫星是一种极为复杂的卫星,我国首次发射这种卫星是1974年,由于首发运载火箭起飞后爆炸,卫星未得考验。闵桂荣上任后同他的合作者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精心研制第二颗返回式卫星。经过他们的努力,1975年11月首次发射成功,卫星入轨飞行三天后按计划返回国内大地,并首次带回珍贵的空间遥感照片。同时也暴露出卫星在返回防热、落点精度等存在技术问题。他领导科技人员研究攻关,改进设计,生产出第三颗、第四颗返回式卫星,再赴卫星发射场地,经飞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位具有回收卫星能力和技术的国家。随后又研制发射了多颗实用的返回式卫星。
        1983年闵桂荣被调任去研制一种新型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并担任该种卫星总设计师职务。经过四年的研制攻关,完成了01批次三颗卫星的制造,并分别于1987,1988,1990年连续三次发射成功,完成了飞行试验,带回了极为珍贵的高精度的遥感照片,并提供有关部门应用,为国家建设作出重要贡献。在完成任务中,闵桂荣和合作者创造性地解决了大量复杂的技术问题,包括延长卫星寿命、地面热真空模拟试验、微重力科学搭载试验、新型遥感技术等。例如,采用卫星理论计算与地面模拟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解决了恒量拍照时地气光的干扰,首次摄取到7等星以上的优异成绩。
        1985年秋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换届,当时航天工业部人事改革在该院试点,实行群众民主推举与上级考核相结合办法任命院长。把群众推荐投票结果当场开票公布于众,结果闵桂荣得票最多,经部人事部门审核后,航天工业部任命他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要领导好这个万人规模的国家重点尖端科研单位,确非易事。本届院长任期正处于国家第七个五年计划期间,要完成我国第一代4种10多颗应用卫星的研制、发射和应用工作,要开展、完成后十年上百项关键技术的预先研究工作,以及民品研究开发、基础建设和职工生活等繁重任务。这对新任院长无疑是一次严重的考验。闵桂荣依靠组织,依靠群众,充分发挥各级领导干部和专家的作用,工作中严谨务实,带领各级干部深入科研生产第一线解决问题。在他任院长的六年期间,领导全院职工出色地完成了国家下达的各项任务。共成功地研制发射了12颗人造卫星,其中有的年份发射国产卫星数量每年达4颗之多。在这期间,卫星的科研成果提供国内应用领域迅速扩大,包括通信、广播、地矿、水利、气象、海洋、测绘、交通、城市建设、农林、国防、教育、科学研究等众多部门。我国空间技术开始为国家经济和国防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1993年闵桂荣被委任为国家高技术计划航天领域专家委员会首席科学家,领导和组织我国未来的航天高技术的预先研究工作,经过他和同事们的努力工作,已经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科研成果,为下世纪初我国航天事业登上新台阶打下基础。
        闵桂荣对培养人才工作极为重视。早在60年代留苏回国后,他在中国科学院工作时,就多次为中国科技大学高年级学生讲学,并指导毕业生论文等工作。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担任领导期间,他十分重视研究生和在职人员的培养工作。他采取有力措施促进该院教育工作的发展。同时,他还积极支持有关高等院校新办专业培养航天人才的工作,他是国内5所重点大学的兼职教授。除此之外,在空间技术研究院,闵桂荣是博士生导师,还指导培养了一批空间技术方面的博士、硕士研究生。他积极支持教育工作,努力培养人才,为我国航天教育事业作出贡献。
        闵桂荣在航天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以及为国家作出的重要贡献,使他多次立功受奖,其中有1980,1991年两次获航天工业部劳动模范称号,1986年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988年获国防科工委颁发的荣誉状,1985,1990年两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为主要获奖人),1996年获航天基金奖等。
        闵桂荣先后发表科技论文60多篇,刊登和发表在国内外重要刊物或学术会议上。出版“航天器热控制”等专著4册,以及负责多种专著、刊物的审校、编委工作。
        社会上,他是全国政协委员及其下属科教文卫体专门委员会委员。他自1986年以来连续三届当选担任中国科协常委,为团结广在科技工作者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而努力工作。

京ICP备号
版权所有 何梁何利基金
THE HO LEUNG HO LEE FOU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