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世镇

        钟世镇,临床解剖学家。1925年9月24日生,广东五华县人。1946~1952年就读于广州中山大学医学院医学系。毕业后统一分配到南昌第六军医大学解剖学教研室工作。1954年学校调整合并至重庆第七军医大学(现第三军医大学);1977年调广州第一军医大学,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职务。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生物力学重点实验室主任、第一军医大学临床解剖学研究所所长、解剖学教研室主任。
        钟世镇现为中国解剖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神经伤残康复学会副理事长。曾任中国解剖学会副理事长兼人体解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显微外科学会常务委员、解放军医学科技委员会常委兼解剖与组织胚胎学专业委员会主任等学术团体职务。他担任过《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主编、《中华显微外科杂志》副总编辑、Surgical and Radiologic Anatomy,助理主编(欧洲)和期刊《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中华手外科杂志》、《医用生物力学》、《解剖学报》、《解剖学杂志》、《解剖科学进展》、《解放军医学杂志》、Clinical Anatomy,(美英合办)的编委。
        钟世镇是学术园地中勤劳的耕耘者,他发表过学术论文400多篇,主编出版专著9部。他曾获各种学术成果奖70多项,其中有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l项、军队教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9项。先后被授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全军先进科技个人、总后勤部先进个人标兵等荣誉称号,被选为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
        钟世镇的主要学术贡献有以下几个方面:
        中国现代临床解剖学的奠基人
        钟世镇早年从事中国人体质调查研究工作。曾在《解剖学报》等期刊上发表论文26篇,并参加中国解剖学会的《中国人体质调查》专著的编委会工作,为中国人的体质资料积累和整理作出一定的贡献。人体解剖学是一门十分古老的形态科学,在医学发展历史上曾起到过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人体结构中,最奥秘的“脑”研究领域形成崭新的“神经科学”以后,研究内容和手段仍然留在原有范围的人体解剖学,一度笼罩着压抑的“西风瘦马,老树昏鸦”垂暮景况。更因“文革”十年中,整个中国解剖学界隔离于国际学术信息之外,而使“人体解剖学科研往何处去?”成为当时急需解决的问题。钟世镇锐敏地认识到,传统的单纯描述形态结构为主的解剖学科研模式,不能适应临床医学发展的需要,也难于符合医学生的教学要求。为此,他与一批解剖学者和临床学工作者密切协作,建立了以解决临床医学发展需要为主的现代临床解剖学新体系。他创办主编了《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开辟了学术新园地;在中国解剖学会人体解剖学专业委员内,建议成立“临床解剖学专业组”,在国内带起了一支优秀的学术队伍。他在组建学术组织、培训学术队伍、创办学术园地,进行了大量开拓性的工作,成为我国现代临床解剖学的奠基人。他在1988~1991年间,承担了人民卫生出版社委托的《临床解剖学丛书》部主编任务,完成了有4个分册300多万字的巨著。这部丛书的出版,在我国临床解剖学的发展历史上,树立了一个阶段性的里程碑。
        为我国显微外科的发展作出贡献
        显微外科是外科领域近30年来兴起的重要技术。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对解剖学提出了许多新要求,迫切需要以往未被重视的肉眼解剖与显微解剖之间的空白区资料。钟世镇及其同事们结合这个发展趋势,在人体结构的基础上,为显微外科术式的创新,提供了系列研究成果。他在皮瓣血供的解剖学类型、淋巴管静脉吻合术的应用解剖、组织瓣新供区的发掘和显微外科新术式的设计上,提供丰富的带规律性的成果,为我国显微外科能长期跻身于国际先进行列,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他主编的多部显微外科专著中,有两部英文版专著Microsurgical Anatomy和Clinical Microsurgical Anatomy,分别由英国(1985)和香港(1991)的出版商出版,是国际上同一领域中最早发表的专著,有较大的国际学术影响。第10届国际显微外科学术会议,曾聘请钟世镇担任显微解剖学术组组长。他的显微外科解剖学研究成果,有两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作为一位解剖学者,他曾跨专业长期担任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学会常务委员和《中华显微外科杂志》副总编辑。
        为提高周围神经损伤修复水平提供依据
        周围神经损伤后的修复治疗,一直是外科医师颇感棘手的难题。周围神经损伤修复后困扰人们的主要问题是功能恢复率不高,导致不同程度的残废,是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钟世镇及其研究生们,相继进行了系列研究。他为神经功能束的鉴别、神经干内功能束的定性和定位、选择神经缝合方式的解剖学依据、神经定向再生、神经再生微环境和促神经生长活性物质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不少研究成果已能指导临床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功能恢复率,降低残废率,多次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钟世镇长期担任中国神经伤残康复学会副理事长,并为《现代显微外科学》、《现代骨科显微手术学》、《实用显微外科》、《显微外科进展》等专著,撰写了周围神经应用解剖学有关章节。
        建立了有国际领先水平的人体标本陈列馆
        人体解剖标本陈列馆,能在一个侧面反映一个国家的形态科学学术水平。钟世镇及其同事们,建立了一个有国际领先水平的人体标本陈列馆,享有良好的国际声誉。他带领一批年青的技术人员队伍,通过实验研究,充分发挥新型高分子化合物的优良性能,将工业上的铸型技术,经过探索改造,用作生物体的管道铸型,创造了许多色彩斑阑的新型标本设计,建成了一个拥有近千件艺术精品的广州第一军医大学人体标本陈列馆。在国际人体解剖学界,已有共识并为同专业人士所推崇的标本陈列馆,最负盛名的是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医学院的“Grant’s人体博物馆”,该博物馆负责人Moore参观过钟世镇创建的陈列馆后,首先是感到出乎意外,没有想到在中国广州有高质量的标本陈列馆,随后承认这个陈列馆的标本在质量和数量上,均已超过他们;德国号称生物塑化标本之父的Hagens来华讲学时,也赞誉这个陈列馆,是他周游列国所到过的100多个有代表性同类陈列馆中,综合水平最好的陈列馆。
        在高层次人才培养上成绩显著
        人体解剖学科是基础医学领域的一个二级学科,按照惯例,只能培养高等院校的解剖学骨干师资和研究人员,无法发挥学科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潜力,不能为国家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在钟世镇主持下,人体解剖学实行跨学科培养外科学博士的新模式,迅速改变了人体解剖学博士生源不足状况,使一个成立较晚的第四批通过的博士学位授权点,在短短的6年中培养博士研究生23名。经钟世镇指导培养的博士后、博士生、硕士生和国内访问学者80多名人员中,计有: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名,全国中青年医学科技星3名,中国青年科技奖2名,全军巾帼建功个人1名,广东省丁颖科技奖1名,广州市杰出青年1名,南粤优秀研究生4名。

京ICP备号
版权所有 何梁何利基金
THE HO LEUNG HO LEE FOU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