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既明

        朱既明,病毒学家,1917年9月12日生,江苏省宜兴市人。1939年毕业于上海医学院。1945年考取庚款留学英国,1948年获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50年回国后,历任中央生物制品研究所第二研究室主任、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副所长、所长,1983~1987年任中国微生物学会理事长,现任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科技顾问,病毒学研究所名誉所长,病毒基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博士生导师。《病毒学报》主编。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85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内科学院院士。朱既明是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
        抗日战争时期,朱既明在汤飞凡的创导下,用自己分离的菌种,研制成功冷冻干燥的注射用青霉素。这是我国抗生素事业的开端。留英期间,朱既明先在剑桥大学和伦敦卫生与热带医学学院研究病毒凝集红细胞和作用于细胞膜受体的酶学机制,后在英国国立医学研究所工作。在此期间一项较重要的工作是对病毒形态和结构的研究。1949年朱既明用红细胞皮膜吸附法意外地发现病毒形态呈不同长度的杆状和丝状,首次发现同一个病毒可以变异而呈不同形态。接着他又发现用乙醚或去污剂可将流感病毒裂解成小得多的血凝素和可溶性抗原。据此朱既明设想流感病毒是由脂质膜包裹,外面是血凝素,内部是可溶性抗原。这是首次把一个动物病毒裂解成有生物学活性的亚单位,并提出病毒的结构图象,成为50年代阐明病毒结构的先导,并为后来发展亚单位疫苗提供了原理和方法。
        自然界流感病毒的变异
        自然界流感病毒的抗原性和毒力变异是决定流行规模大小和临床表现轻重的一个主要因素,也是朱既明长期研究的一个课题。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在英国国立医学研究所成立了“世界流感中心”,朱既明应聘成为该中心的主要研究人员。1949年甲1型流感从意大利开始席卷全欧,朱既明检查了各国分离的病毒,发现它们的抗原性异常一致,但与1947年流行的病毒有了明显的差别。这是首次确证流感病毒的抗原量变(现称抗原漂移)是从一地发生后向别处传播扩散的。回国后他继续进行这项研究。1957年春从我国开始发生了一次世界性大流行。他研究了全国各地分离的病毒,发现其抗原性和一系列性状同以前的甲1型病毒完全不同,马上理解到这是一次抗原质变(现称抗原转变)而产生的新亚型(后命名为甲2型),并从流行病学上追踪它发源于贵州西部。这是首次有病毒学证据的由新亚型引起的大流行。在国内外发表的论文中,他首次提出了流感病毒抗原量变与质变交替进行的概念,现已为病毒学界所公认,成为流感监测和疫苗选种的指导原则。后来他和他的同事们又发现了1968年的甲3型和1977年的新甲1型流感病毒。
        除了抗原性变异外,流感病毒在自然界有没有毒力变异,是一个以前没有解决的问题。1977年在研究新甲1型流感病毒过程中,朱既明发现新分离的毒株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正常的,在33℃和39℃都能繁殖,另一类是温度敏感株,在33℃能繁殖,但在38~39℃不能繁殖。他和同事们又证明正常病毒能引起典型流感,而温度敏感株则失去了对人的致病性。回头再检查过去分离的甲2型和甲3型病毒,发现也同样存在着这两类毒株。还对温度敏感性状进行了基因定位,证明这种性状可以通过遗传重组传递给正常毒株使后者变为温度敏感株。这项研究表明除抗原性变异外,自然界的流感病毒还能发生毒力变异,对阐明流感流行大小、发病轻重有重要意义,并开辟了直接从自然界分离弱毒株制备活疫苗的可能性。
        朱既明还发现了抑制流感病毒凝集红细胞的β和γ抑制系,前者被称为“朱氏抑制素”。他又证明不同时期分离的病毒对各种抑制素的敏感性是不同的,说明病毒对抑制素的敏感性也在发生变异。
        减毒活疫苗
        从1957年起朱既明开始研究减毒麻疹活疫苗。1958~1959年冬发生了麻疹的全国大流行,死亡率高达39.7/10万。这次流行促使他和他的同事们加速疫苗的研究。主要措施是从人羊膜细胞毒种直接适应于鸡胚细胞,将培养温度降至34℃。另外,还加强与儿科医生的协作,直接在易感儿童中筛选疫苗株。经过两年多的努力,他和同事们获得了几系疫苗候选株,接种后反应很轻,并能使95%以上的儿童获得麻疹抗体。又经过两年多工作,终于在1964年获得了反应低而抗体阳转率和滴度都很高的长47株。后来的研究表明,只有能诱生高滴度抗体的疫苗株才能引起持久的免疫,充分说明后两年的工作是完全必要的。后来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用类似方法发展了沪191株。用这两个毒株制备的疫苗在全国推广后,我国麻疹发病率已由1965年的1300/10万降至90年代的10/10万左右。
        朱既明曾先后研究了森林脑炎、流感和麻疹减毒活疫苗。1956年他初步获得了森林脑炎病毒的减毒株,并总结出消除脑内毒力和保持皮下繁殖力是获得这类病毒疫苗株的关键。他发现不同时期自然界流感病毒的减毒速度不同,并相应地设计了“鸡胚传代法”和“遗传重组法”两种获得流感活疫苗株的方法。在麻疹活疫苗方面,他总结出麻疹病毒在一个宿主细胞中传代减毒到一定程度后,继续传代毒力不再下降,须更换另一种细胞才能进一步减毒。
        基因工程疫苗
        1972年朱既明总结了国外病毒学进展,认识到当时已进入分子病毒学时代。1978年他有意识地考察了美国部分病毒实验室的分子遗传学和基因工程研究,回国后立即筹建病毒遗传研究室。在1981年发表的《病毒与重组DNA》一文中,他提出了高等动物细胞中病毒基因表达和以病毒作为基因工程载体的两个研究方向,后来成为病毒遗传室的两个主题。“向分子病毒学和基因工程迈进”也就成为他任病毒所所长时期的业务指导思想之一。
        但是,朱既明深刻认识到在医学研究领域里,科技进步还必须与防治疾病相结合。1980年他紧紧抓住了乙型肝炎基因工程疫苗这个课题。起先,乙肝表面抗原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表达量很低。他和同事们研究了几种启动子、基因扩增系统、细胞类型和质粒构建方式,终于将抗原表达量提高到每升2~3毫克。1986年以后他自动退居课题指导,但仍在关键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现在乙肝基因工程疫苗已经由试生产转为正式生产。多次血清学和母婴阻断试验结果表明它的效果明显地优于常规的血源疫苗。
        1984年朱既明又开展了以天坛株痘苗病毒为载体的基因工程多价疫苗的研究。他和同事们构建了几个高效表达的痘苗载体质粒,研究了多个基因重组插入区,制定了进人临床试验的疫苗质控项目和要求,组织了所内大协作。已有四株重组痘苗病毒进行了小量人体接种观察,其中甲型肝炎和EB病毒重组痘苗取得了良好的血清学效果。
        朱既明还于1954年独立地发现了“小鼠类流感病毒”即仙台病毒,于1960年证明3型和7型腺病毒是小儿肺炎的重要病原。他曾获得三项全国科学大会奖,两次获得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一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自然科学三等奖。

京ICP备号
版权所有 何梁何利基金
THE HO LEUNG HO LEE FOU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