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轶蘩

        史轶蘩,内分泌学专家,1928年11月生于广东江门市,江苏溧阳人。1946年就读于燕京大学医预系,1949年转入北京协和医学院医疗系,1950年获燕京大学生物系理学学士学位,并因成绩优越获该校理学院金钥匙奖。1954年毕业后历任北京协和医院内科及内分泌科住院医师、住院总医师及主治医师,1979年任内分泌科副教授,1981年后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进修两年,1983~1995年任内分泌科主任和教授。现被聘为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卫生部内分泌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内分泌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协和医院国家新药(综合)临床试验研究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会主任委员,卫生部药政管理局新药审评委员会顾问(原委员),《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及《中华内科》杂志副主编,《中华医学》杂志外文版、《中国新药》杂志、《基础医学与临床》杂志的编委、1993年被评为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及中国医学科学院名医,1995年被授予北京市先进工作者称号,1996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史轶蘩在临床第一线工作多年,临床经验丰富,科研意识强,在任主治医师的数年中,她着重分析总结常见内分泌疾病的诊治经验,首先在国内报道了降糖灵对糖尿病及硫尿嘧啶对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治疗,嗜铬细胞瘤的术前药物准备,甲状腺机能亢进危象的抢救等经验。她还提出一些独创性的见解,如提出甲状腺机能亢进危象前期的概念,使医生对患者在危象前期时即得到诊断,避免因延误治疗致病情发展至危象期而半数死亡。总结出在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的纤维囊性骨炎病变中可同时存有骨软化,此点在10余年后经测定患者血VitD水平低于正常而得以证实。报道了有神经性膀胱和前列腺肥大的梗阻性肾病的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患者在大量补液后,肾小管腔内压力上升可又导致高钠高氯性高渗性昏迷。证实了一例血有甲状腺素抗体的甲状腺功能低减病例,致虽血总甲状腺素水平降低,但游离甲状腺素水平却高于正常的矛盾现象,这些概念的提出在当时国际文献上均未见报道。
        近年来,史轶蘩领导的内分泌垂体研究小组的主要科研工作成就如下:
        提高了我国神经内分泌疾病的诊断水平
        激素分泌性垂体瘤,特发性生长激素缺乏症(IGHD)、低促性腺激素性性功能低减(HH)等为下丘脑垂体疾患。史轶蘩在国内首先开展运用先进仪器,如心脏彩超、多导仪及脉博氧饱和度记录仪、肌电图等研究过多垂体激素对全身器官和代谢功能的影响,以早期诊治其多种严重并发症。通过分析垂体卒中的发病情况和其激素分泌量的变化,首次在国际上提出垂体卒中可分为部分性(瘤内)及完全性(鞍内)两类型,并提出其不同的治疗方法及预后。在IGHD的临床研究中,在国际上首次开展了对北京城区103 753名初中及小学学生进行普查,得出IGHD病的患病率为1/8464,分析了特发性及继发性IGHD的鉴别诊断特点。在国内首次提出高及低促性腺素性男性性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和化验鉴别论断指标,并指出HH症可有几种类型,即伴面中线发育异常、伴有下丘脑性GH缺乏、可育性类宦官症、继发于下丘脑垂体器质性病变、及原因未明等。
        我国过去对神经内分泌疾病的诊断水平非常落后,仅能对垂体的靶腺功能进行测定。史轶蘩领导的研究组先后建立了10种垂体靶腺轴激素的测定方法,及10项下丘脑-垂体-靶腺功能筛选及确诊试验,填补了我国此类疾病诊断方面的空白。如改皮下注射法为小剂量静脉加强法,用国际用量的1/15~1/20的人生长激素(GH)用量,成功地获得了优质的人GH抗体,建成了我国第一个垂体激素放射免疫测定法。还对这些激素和试验测定了各年龄组正常值和各类疾病的病理值。在国际上首先设计了能鉴别下丘脑性和垂体性IGHD的5日GH释放激素(GHRH)兴奋试验,证实多数IGHD患者是由于有下丘脑损害方导致GH分泌功能障碍。
        在国内首先应用神经内分泌药物治疗此类疾病
        如应用溴隐亭及诺果宁治疗垂体泌乳素瘤,月经恢复率分别达84%及75%,妊娠率分别为77%及87%。用基因重组人GH及GHRH治疗IGHD,使患儿生长速度增至8~12厘米/年。在国内最早观察生长抑素(SRIF)激动剂奥曲肽治疗肢端肥大症的长期疗效及付作用,在国际上首先证实此药,长期用药后100%病人胆囊收缩功能被抑制,50%病人有结石形成。前瞻性研究证实小致5μg(1/20常用一次剂量)奥曲肽对正常人胆囊收缩功能已有抑制,故不能分离奥曲肽降低垂体分泌GH和抑制胆囊收缩的作用。用多种睾酮制剂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对男性性腺功能减退症进行了长期前瞻性的替代治疗。结果证实:①舌下含甲基睾丸素不能有效地提高患者血睾酮至正常水平。②达到正常男性化须连续维持血睾酮水平正常2.5~4.5年。③睾酮治疗须3~6月足以反馈抑制血促性腺激素水平至正常。④睾酮治疗不能使患者恢复生育能力,但hCG替代治疗可能使可育性类宦官症患者生育。这些药物治疗使这些神经内分泌疾病多了一种前景宽广的有效的治疗手段。
        研究神经内分泌疾病的发病机制
        神经及内分泌系统是机体两大调节系统,他们之间有直接的功能联系,神经内分泌疾病即是这种联系紊乱的表现。通过对病人的神经内分泌功能的整体研究,及在体外培养垂体瘤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研究,加深了对这些疾病发病机制的了解。在实验室研究方面,最先在国内建立垂体瘤细胞体外培养方法。在23例GH分泌瘤细胞的培养中,69.6%的病人对GHRH,SRIF,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生长介素等制剂至少有一项反应异常,因此患者疾病的主要缺陷是垂体瘤内在的分泌激素功能自主,治疗应以手术切除为主。对21例单层培养的人垂体GH瘤细胞研究了其第二信使系统的功能状态,结果表明垂体GH瘤的发病是由于垂体瘤细胞的内在的缺陷,不同瘤细胞第二信使系统缺陷部位有差别,同一个瘤细胞可有第二信使系统多个环节的异常,但这些垂体瘤细胞的功能仍部分地受下丘脑激素调节。这些研究结果达到国际水平。
        开展了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临床研究
        随着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学说的提出,神经递质、内分泌激素、细胞因子及其受体在该网络中实现相互信息传递和调控作用的重要性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文献上的报道多为实验室研究,且较集中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激素与免疫因子的关系,史轶蘩研究组首先采用斑点杂交法证实GH及泌乳素分泌过多患者分别有CD2mRNA的表达过高及CD4和CD8mRNA的比值降低,提示患者免疫细胞的激活和免疫应答受到重要影响。接着又测定人淋巴细胞表达的免疫反应性GH cDNA编码序列的一级结构,在国际上首次证实其与人垂体GH是完全相同的。
        这些临床研究已发表文章176篇,并得到以下成果奖励:“内分泌性男性性功能减退症的临床研究”获1989年卫生部医药卫生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特发性生长激素缺乏症的临床研究”获1990年卫生部医药卫生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991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激素分泌性垂体瘤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获1991年卫生部医药卫生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及1992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史轶蘩善于临床教学,已培养博士后生1名、博士生10名、硕士生12名。目前仍承担着8年制本科生、研究生及进修生的教学任务。

京ICP备号
版权所有 何梁何利基金
THE HO LEUNG HO LEE FOU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