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宝

        
        王德宝,生物化学家。1918年5月生,江苏泰兴人。1940年毕业于重庆中央大学农业化学系,留校作助教。1943年转入成都中央大学医学院生化科作助教,讲师,1946年考取制糖专业公费留学,在Louisiana State Univ.学习制糖,1948年被选为美国荣誉化学会(Phi Lambda Upsilon)会员,同年秋转到Washington Univ.生化系诺贝尔奖获得者C. Cori实验室学习,1949年获硕士学位。同年转学到Western Reserve Univ. 1951年获博士学位。1951年9月乘船离开美国旧金山回国,在夏威夷檀香山被当地移民局和联邦调查局人员扣留,不得已又回到美国大陆,在Johns Hopkins Univ.的McCollum-Pratt研究所工作,1953年被选为美国科学促进会(Sigma Xi)会员。1954年我国政府通过在日内瓦国际会议上的斗争,一大批中国留美学生获准回国。王德宝于是年9月第二次离开美国回到了阔别近八年的祖国。
        回国后,王德宝分配到中国科学院生理生化研究所工作。在这里他建立了我国第一个核酸研究组。1961年核酸组扩建为核酸研究室,任主任。由于对生化事业的重要贡献,1979年和1981年连续两次被授予上海市劳动模范称号。1980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2年当选为中科院学部主席团成员(1992~1996)。他曾任《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和美国Analytical Biochem编委。1985年美国Johns Hopkins Univ.授予他荣誉证书和奖章,并选为Johns Hopkins Society of Scholars的委员。他曾被选为全国人大第四届、五届代表,全国政协第六届、七届委员,中国生化学会第一、二届常务理事。1989年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和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授予他“全国优秀归侨知识分子”奖状。1994年中华全国归侨联合会授予他为实现“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的“先进个人”称号。
        在美学习期间,王德宝先后发现了胞苷和脱氧胞苷的脱氨酶、腺苷、胞苷和黄苷的核苷水解酶、尿嘧啶氧化梅、5′-核苷酸酶及脱磷辅酶A磷酸激酶,并证明尿嘧啶的氧化产物是巴比妥酸。在Johns Hopkins大学工作期间,王德宝和N. O. Kaplan等解决了辅酶A中第三个磷酸基团的位置,这个问题在当时是很重要的,F. A. Lipmann因发现辅酶A获得1953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当时辅酶A结构大部分解了,就剩下一个磷酸基团的位置还不清楚。王德宝等用酶法证明它是和核糖的第三位羟基结合的,这个结果在Lipmann的获奖报告中提到了。王德宝等还用鸽肝中的辅酶Ⅰ(NAD)磷酸激酶将辅酶Ⅰ直接磷酸化成辅酶Ⅱ(NADP)。当时辅酶Ⅱ的价格非常昂贵,他们的方法发表后,30年来为世界各大药厂普遍采用,价格大幅度下降。在美国期间,王德宝在美国j. Biol. Chem, j. Am. Chem. Soc., j. Bacteriol. Federation Proc.等发表了多篇研究论文,其中七篇被收入了著名的生物化学工具丛书Methods in Enzymology第2卷(1955年)和第3卷(1957)中。
        1957年王德宝领导一个课题组开展了tRNA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其中重要的有tRNA酶解碎片的分离和结构测定,家蚕丝腺体和酵母tRNA的结构比较,tRNA中对碱稳定的二核苷酸的分离鉴定,金属离子对tRNA酶解稳定性的作用和脱氨作用对tRNA结构稳定性的影响,一个简便测定tRNA分子量的方法和氨酰tRNA与tRNA的超离心沉降行为,药物对肿瘤细胞tRNA结构与功能的影响等。1968年美国出版的Progress in Nucleic Acid Research and Molecular Biology和Federation Proc.分别对王德宝这一时期的工作给予高度评价,认为“特别值得注意的研究是上海王氏小组对tRNA一级和二级结构的工作……说明他们完全掌握了最现代化的科学程序”,“他们(王氏小组)报告的水平说明对RNA有高度了解,他们的水平完全达到西方标准”。这些成果和“文革”以后关于家蚕后丝腺体甘氨酸tRNA的核苷酸顺序测定,5sRNA结构和进化的研究等获中科院1992年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93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从80年代初开始,王德宝课题组继续研究酵母丙氨酸tRNA结构和功能的关系,又取得一些有意义的结果。①他们将酵母丙氨酸tRNA3′端第4个核苷酸(腺苷酸A)分别以鸟苷酸(G)、胞苷酸(C)或尿苷酸(U)取代,然后测定改变后tRNA接受丙氨酸的活力,发现活力都有下降,但仍有部分活力。②制备了1-甲基肌苷的专一性抗体并证明它能和酵母丙氨酸tRNA中第37位1-甲基肌苷酸m1I37结合,但不影响tRNA接受丙氨酸的活力。制备了以A或G代替tRNA中第34位肌苷酸(I34)的tRNA类似物,不影响接受丙氨酸的活力。扩大或缩小此tRNA的反密码环,制备了5,6,8或10核苷酸环代替了天然的7核苷酸环,不改变接受丙氨酸的活力。制备了以A,G或C代替m1I37的tRNA类似物,它们接受丙氨酸的活力也不变。因此得出结论酵母丙氨酸tRNA的反密码环不参与此tRNA和其氨酰tRNA合成酶的相互识别。此工作获1989年中科院自然科学奖二等奖。③王德宝等对酵母丙氨酸tRNA中修饰核苷酸的功能也进行了探讨。
        从1968年开始,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生物物理所和上海化学试剂二厂等五单位合作进行酵母丙氨酸tRNA的人工全合成。1974年北京大学生物学系也参加此工作,经过13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在1981年11月完成了这一工作,这是世界首次人工合成的和天然tRNA具有完全相同的组成和结构并具有全部生物活力的tRNA。王德宝任此项工作合成会战组组长,以后为了协调三个会战组的进度,又兼任会战指挥组组长。这项工作的创造性和先进性有几个方面。合成的酵母丙氨酸tRNA既含有四种常见核苷酸,又含有七种九个修饰核苷酸,既能接受丙氨酸,又能将所携带的丙氨酸参入到蛋白质中,当时国外实验室合成的tRNA都不含修饰核苷酸(直到1992年法国科学家才合成了含修饰核苷酸的大肠杆菌丙氨酸tRNA),实际上不是tRNA,而是tRNA的类似物,因此接受氨基酸的活力都很低,而且都未进行氨基酸参入试验。用于合成tRNA的所有寡核苷酸中间产物都经过严格纯化和鉴定,所有工具酶都反复纯化以除去杂酶,酶促产率大大高于国外同类工作。建立了一个非常灵敏的测定此tRNA活力的方法。
        这项工作受到国内外科学界的好评和重视,王德宝曾多次代表协作组在国际会议上报告此工作,并应邀去美国、加拿大、意大利、德国、瑞典和日本等国讲学、国外许多刊物和报纸载有专文评论此工作,如英国的Nature,美国的Sci. American和Chem. &Eng. News,德国的Naturwissenschaft,日本的《读卖新闻》,法国的La Quotidien du Medicin等。
        这项工作获得1984年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一等奖,198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1991年陈嘉庚生命科学奖。
        在研究理论问题的同时,王德宝也重视生产实际问题。60年代初期他指导学生利用生产味精的菌体开展自溶法生产5′核甘酸的研究,并协助上海天厨味精厂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生产核苷酸的车间,生产出来的5′肌苷酸和5′鸟苷酸加到普通味精中就成为特鲜味精。此工作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科委为此出版了《核苷酸新味精的试制研究》的科学技术研究报告。
        王德宝曾在复旦大学和上海科技大学讲授核酸课,编写了我国第一部《核酸》讲义;并在全国第一次高级生化训练班上用作教材。还主编了我国第一部核酸专著《核酸——结构功能与合成》上、下册,编著了《转移核糖核酸——结构功能与合成》,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研究论文一百数十篇。

京ICP备号
版权所有 何梁何利基金
THE HO LEUNG HO LEE FOU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