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端

        冯端,物理学家,1923年6月生于江苏苏州,先后就读于苏州中学与福州中学,1946年在内迁重庆的国立中央大学物理系毕业,即留原校任教,1949年后在南京大学物理系任教。历任金属物理教研室主任,晶体物理教研室主任,固体物理研究所所长,研究生院院长。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兼学术委员会主任,微结构科学技术高等研究中心理事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1991~1995年任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2~1996年任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常委兼副主任,1996年起任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1993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冯端的研究领域为凝聚态物理学与材料物理学,已发表论文约200篇,集中在晶体缺陷及人工微结构材料两大方面。
        他是我国晶体缺陷研究的先驱者之一。早在60年代即选择体心立方结构的难熔金属钼、钨等单晶体为突破口.开展了金属位错的研究。研制成功了浮区区熔仪,制备了钼、钨等晶体,发展了浸蚀法显示位错的技术,澄清了体心立方金属中位错类型及组态等问题。“文化大革命”之后,又以在激光技术中应用的复杂氧化物单晶体为对象,采用应力双折射貌相术,X射线衍射貌相术,电子显微镜衍衬像及高分辩率像等观测技术。对这些晶体中的位错、畴界、生长条纹、生长区界面、包裹体等缺陷的类型、分布及起源,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发展了缺陷成像的规律,发现了相变附近微畴的迹象,为探讨缺陷对结构相变所起的作用提供了有意义的信息。他对晶体缺陷的研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及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此后,他把主攻方向放在凝聚态物理学与材料学的汇合处,从研究微结构出发,开拓人工控制微结构的新型功能材料的新领域。基于对铁电畴结构的研究,探索制备具有周期畴结构晶体的技术。终于与合作者一起制出了具有周期为数微米的聚片多畴铁电晶体,在实验上首次全面验证了著名科学家、诺贝尔奖得主布鲁姆伯根的准位相匹配的理论,实现了铌酸锂晶的倍频增强效应,开拓了非线性光学晶体微结构化这一新领域。这次工作获得了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在他倡导下,开展了金属超晶格的研究,特别是在准周期超晶格的研究取得了优异的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近年来他又领导了纳米功能材料的研究,在金属和半导体纳米材料的磁性、光性和电性方面取得不少具有创新性的成果。他是我国攀登计划项目“纳米材料科学”的首席科学家之一。1996年他获得了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颁发的贡献奖。
        冯端潜心著述、主持撰写了6部专著。60年代他主持编写了《金属物理》上、下册,为国内在该领域的第一部专著,该书自成体系,取材新颖,在学术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80年代中又主持了改写工作,更名为《金属物理学》,谋求沟通凝聚态物理学与材料科学,现一、二两卷业已出版,三、四两卷即将问世。近年来他又致力于凝聚态物理学的教材建设工作。他认识到当前凝聚态物理学已超出了固体物理学的原有范式,需要探索建立新的范式,为此撰写了一系列的评述性论文,最终拟形成两部专著,其中之一为《凝聚态物理学新论》,对凝聚态物理学的范式进行阐述,并以这为线索综述当今凝聚态物理学的热点问题。此书业已出版,获得了1995年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一等奖。另一部《凝聚态物理学》尚在撰写之中。他还关心青少年的科学教育,撰写了三部科普著作:《熵》,《晶态面面观》,《放眼晶态之外》。
        冯端也是期刊《物理学进展》、《固体物理学大词典》、《物理学前沿丛书》的主编,以及《凝聚态物理学丛书》的副主编。
        在他领导下创建的南京大学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在历次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评估中,一直名列前茅,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在他的提议和推动下,该实验室又与其他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及研究机构于1994年建立了微结构科学技术高等研究中心,探索跨部门与跨学科的新型研究机构的模式。

京ICP备号
版权所有 何梁何利基金
THE HO LEUNG HO LEE FOU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