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宝麟,医学昆虫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16年出生于江苏省常熟市。原东吴大学学学士(1938年)、清华大学理学硕士(1941年)。曾任清华大学农业研究所教员、北京大学农学院和北京农业大学讲师、副教授。1952年调任现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研究室主任,并曾多年(1981~1993年)任世界卫生组织、粮农组织和联合国环境发展署环境治理媒介联合专家组(WHO/FAO/UNEP Joint Panel of Environmental Man醒ement for Vector Contr01)成员,现任该所研究员、博士导师、全军媒介生物学和防治重点实验室主任、全军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中国动物志》编委会常委、《寄生虫及医学昆虫学报》名誉主编以及《昆虫学报》、《动物分类学报》、《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等6个科学期刊的编委。
陆宝麟是我国医学昆虫学的开拓者。他从1941年起就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尤其对我国蚊类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50多年来,他对我国蚊类的区系分类、生态习性、媒介关系以及综合治理等进行了tZ较系统的研究。迄今他或与他人合作在国内外发表了论文280余篇、出版专著9种,并参与国外专著编写5种,主编有《医学昆虫学》(科学出版社,1990)、《中国重要医学动物鉴定手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等6种。
在区系分类研究方面,1974年,他受中国科学院《中国动物志》编委会的委托,主持中国蚊类区系分类研究,并在国家科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中国科学院的资助下,编研《中国蚊科志》。这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动物志》的内容之一。在编研过程中,为了扩大所知种类,补充实物标本,他曾连续5年率领研究小组深入滇、川、桂、琼、浙、闽、皖等省(区)的丛林山地,进行蚊类采集调查,收获颇丰。同时他承担了全志2/5的编研和全志的审订工作。《中国蚊虫志》共分上下两卷(《中国动物志-昆虫纲》第八卷和第九卷,科学出版社,1997),包括总论六章、蚊科各阶元的分类系统和成蚊幼虫检索表,以及361种和亚种成幼鉴别特征、形态、地理分布等的记述。他不仅纠正和澄清了不少过去错误记载和混淆分类,而且对有些分类阶元提出了新的分类系统,并提出了我国蚊类分布地理区划。该志是我国蚊类区系分类研究的总结,代表我国这方面的研究水平。
此外,他在区系分类方面,曾在国内外发表了大量著论,包括新亚种和新种的记述以及蚊属、亚属、类群、复和体等的订正,并编著有《中国按蚊鉴定手册》(第二版,科学出版社,1974),《中国伊蚊鉴定手册》(科学出版社,1990)等,是蚊科志编研的良好基础。
他对我国的4类蚊媒病,即疟疾、淋巴丝虫病、流行性乙型脑炎和登革热/登革出血热的传播媒介,都作了不少研究。例如1953年,他曾参加云南省边境地区大规模的抗疟工作,主持媒介调查研究,确证了微小按蚊是当地疟疾的主要传播者,并根据这种按蚊的栖息习性,提出了采用六六六室内滞留喷洒,阻断疟疾传播的建议,亦即此后云南省抗疟的重要方法之一。近年更推广拟除虫菊酯浸泡蚊帐的防治方法,受到世界卫生组织等的重视。
1978年,广东佛山突然发生登革热流行,波及附近6个县市,海南岛也随即爆发流行和大流行。由于本病尚无可资应用的疫苗或预防药物控制其发生,端赖其媒介的防治。
1979~1985年,他主持了登革热媒介“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及其防治”全国协作课题。通过五年工作,查清了我国埃及伊蚊的地理分布和孳生特点,以及通过对白纹伊蚊鉴别、地理分布、种群动态以及孳生习性等生物学和生态学研究,提出了防治本病的初步方案,并主编了《中国登革热媒介及其防治》(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一书。该书对控制海南岛、广州等地登革热/登革出血热流行起了重要作用。本项研究获得了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和卫生部的科技进步一等奖。
早在70年代,他就根据蚊虫环境、生化和生物防治研究的实践和体会倡导蚊虫综合防治。综合防治是8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强调的媒介防治策略。他编著I的《蚊虫综合防治》(科学出版社,1990)一书系统地阐述了综合防治的含义、生态学基础、组成、方法以及与有害生物综合防治(IPM)的不同点,是国内外在这方面比较全面的论述。最近,该书的第二版增订本出版(科学出版社,1999),更进一步阐明了这一防治策略,对我国媒介的综合防治起了明显的推动作用。
在近年开展的城市灭蚊运动中,他运用上述观点,根据城市灭蚊的要求、对象等特点,提出了“治本清源”的策略,对该项工作起了有效的指导作用。
除了获得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和卫生部的科技进步一等奖外,他还获得部委级和
部队科技进步二等奖各一项,以及三等奖多项。此外,他也是战时特种武器损害防护国家技特奖等和717装置的研制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主要贡献者。
陆宝麟为人正直,敢于坚持整理,科学作风严谨,并重视人才培养,曾获总后勤部一代名师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