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祥麟,化学工程专家。1912年生于广东汕头,1935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化学系,1948年获美国卡内基大学博士学位,1950年回国。历任清华大学教授、石油科学研究院院长、石油工业部副部长等职。他是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 侯祥麟是我国炼油工业科技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在60年代领导解决了炼油工业工艺中许多关键问题,使中国炼油工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大幅度提高。他还指导研究解决了国产喷气燃料腐蚀燃烧室的特殊技术问题以及国防技术所需的新型润滑材料,为我国炼油工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侯祥麟,化学工程专家。1912年4月4日出生于广东省汕头市,1926年去上海读中学,1931年在圣约翰大学附中毕业,考入燕京大学化学系。1935年毕业,考入在上海的中央研究院化学所作研究生。在Horhost的指导下,进行从明矾石提取氧化铝及硫酸钾的研究,实验结果写成两篇论文发表于1937年的《化学工程》杂志上。 1937年日寇占领上海。是年底侯祥麟到长沙,参加抗日救国运动,193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侯祥麟在重庆和云南等地参加用植物油热裂化和从低温干馏的煤焦油制取汽油、柴油的研究。 1945年侯祥麟赴美国,就读于在匹茨堡的卡内基理工学院化工系,并在该系的煤炭研究室做研究工作。先后完成了有关液液萃取的填料和测定煤焦活性方法的硕士和博士论文,并于1948年冬通过博士论文答辩,获科学博士学位。两篇论文分别于1949年和1954年在美国Chemical Enginering Progress和英国的Fuel杂志上发表。1949年1月侯祥麟去麻省理工学院化工系任副研究员(Research Associate),在Hottel教授指导下进行涡流床煤气发生炉的研究。 在美期间,侯祥麟除认真学习和做研究之外,还积极参加各种学生组织的活动。1949年他和一些同学发起成立了“留美科学工作者协会”,任第一届常务干事,为动员留美同学回国参加新中国建设进行了许多工作。侯祥麟在1949年底就准备回国,因受到阻挠,直到1950年5月才离开美国。 1950年6月侯祥麟回到北京。是年清华大学与燃料工业部在化工系合办燃料研究室.侯祥麟应聘任研究员兼教授。1952年燃料工业部与中国科学院协商,将在大连的工业化学研究所改为石油研究所。是年冬侯祥麟率领原燃料研究室的专职科技人员转到大连所工作。 1954年春侯祥麟调燃料工业部石油管理总局任炼油处主任工程师。1955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1981年转为化学部委员,1994年改称院士)。1956年国务院组织制订我国1956~1967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侯祥麟是第18项任务,《扩大液体燃料和润滑剂来源》的主要编写者,后任国家科委石油炼制专业组和可燃矿物综合利用专业组副组长,负责规划任务的组织、协调及实施,同年任石油工业部技术司副司长。在此期间,规划了茂名等人造石油基地的建设,筹建了石油炼制和石油地质两个研究机构,并负责石油炼制科研计划的实施。 1958年石油工业部成立了石油科学研究院,侯祥麟任主管石油炼制的副院长,1965年任院长。他组织研究院和石油工业部所属的科研力量,集中攻关,使国家科技发展远景规划中有关炼油的第18项任务的主要部分,提前到1960年底基本完成。接着又组织领导对国防所需油品和主要炼油新工艺技术的攻关,都取得了成功,大大提高了我国炼油生产技术水平,保证了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对油品的需要。 1972年7月燃化部成立了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侯祥麟任第一副院长,1977年4月任代理院长。 在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时期,虽然干扰很多,侯祥麟仍设法尽力恢复科研队伍和科研秩序,组织重点科研项目攻关,促进了顺丁橡胶生产技术问题的解决和维生素C发酵工艺的改进;开展了提升管催化裂化,渣油催化裂化等新工艺的研究开发和Y型分子筛裂化催化剂、双金属重整催化剂的研制,使我国炼油化工科学技术仍不断有所前进。 1978年侯祥麟任石油工业部副部长,主管科技,兼管炼油生产工作。在科技工作中他组织炼油新工艺、新催化剂和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和石油地质资源评价及勘探新技术的开发应用,1979~1982年石油工业部有28项成果获国家发明奖。在炼油生产上,他大力推动节能措施,3年间,炼油能耗降低20%,推动润滑油基础油质量的提高,使其达到国际标准,并有一定数量的出口。根据中央领导同志关于用好一亿吨原油的指示,一方面组织学会的力量研究提出具体建议上报,另一方面协助国务院领导同志,研究提出改革方案.供国务院决策参考。1982年他退居二线,任科技委员会主任、常务副主任,1996年任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高级顾问。 侯祥麟的兼职较多。1978年起任全国政协第五、六、七届常委,1979年起任中国石油学会第一、二届理事长,参加世界石油大会的中国国家委员会主席,并为大会常务理事,1979年起任国家发明奖励评审委员会委员、副主任,1980年任第一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1981年在中国科学院第四次学部委员大会上当选为第一届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 1983年起侯祥麟被聘为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第一届技术经济顾问委员会首席顾问,第二、三届常务副主任,1993年任总公司高级顾问。 1984年侯祥麟任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委员,1986年起任第一、二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委员,1990年起任第二、三届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 1994年中国工程院成立,侯祥麟被中国科学院推荐并当选工程院院士,任第一届主席团成员。 侯祥麟主编的《中国页岩油工业》一书于1984年出版,其英文译本于1986年出版。他任副主编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化工卷》于1987年出版。他主编的《中国炼油技术》于1991年出版,1995年获第七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此外,他还主编了《石油名词》、《英汉石油大辞典》等辞书。 侯祥麟1985年获全国国防军工协作会议银质奖章。1986年获意大利恩里科·马太依国际科学技术奖,1989年获中国科学院荣誉奖章。 侯祥麟的主要科技成就: 攻克喷气燃料国产化难关 喷气燃料又称航空煤油,是喷气式飞机所用的燃料,50年代我国一直从原苏联进口,1959年进口量达50万吨。为了早日实现国产化,1956年石油部组织玉门炼油厂按照原苏联为兰州炼油厂设计的流程试生产航空煤油。在发动机地面台架试车中,该油运转性能良好,但试车结束后,发现发动机的镍铬合金燃烧室有烧蚀炕点。经过大量分析,未发现航空煤油中有可导致烧蚀的物质。遍查国内外文献资料,未见有类似问题的报导。1958年石油部将此情况告诉原苏联,并应其要求送油样给原苏联发动机研究单位,请其帮助研究解决。他们试验研究后,也找不出烧蚀原因和解决办法。为此,石油部组织所属各单位的技术力量,并和国防口及中国科学院的20多个单位协作,进行攻关,但因缺乏测试手段,进展迟缓。 侯祥麟负责此项攻关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实施。到石油科学研究院任职后,首先抓航空煤油烧蚀性能的测试手段,该院首先开发出用一立升油即可得出初步判断有无烧蚀的测试方法,促进了试验研究的进展。 我国航空煤油与原苏联产品有个主要差异是原苏联产品含有硫化物而国产的含量很少。硫化物一直被认为是有害物质,1960年侯祥麟和同事们研讨进行航空煤油中加硫的试验,结果消除了烧蚀现象。在此基础上选择了合适的硫化物作添加剂,并逐步进行扩大燃烧试验和试车.终于彻底解决了烧蚀问题。 1961年和1962年先后用克拉玛依原油和大庆原油生产了一批航空煤油并加入了硫化物添加剂,使用结果质量良好,从此国产航空煤油开始大量生产和使用,如今已有出口。1964年此项成果获全国工业新产品一等奖。 碳氧化合物在燃烧过程中会造成镍铬合金的烧蚀而添加硫化物能抑制烧蚀作用这都是前人未曾报导过的机制。随后的研究工作阐明了其机理,论文发表于1981年的《石油学报》。 开拓合成润滑材料新领域 核工业和航天工业需要有特殊性能的润滑材料,要能耐高温和低温、高负荷、高真空、高能辐射、强氧化剂和化学介质,并有较长的使用寿命等。这些性能是石油炼制所得的润滑材料难以达到的,只有寻找合适的化合物才有可能满足这些性能要求。1959年石油部接到研制提供多种新型润滑材料的任务并交石油科学研究院完成,由侯祥麟负责。 在1956年制定科技发展规划时,侯祥麟等已经预见到合成润滑油将有应用前景,超前安排了2个题目,在石油科学研究院进行。为了完成新型润滑材料任务,侯祥麟从各研究室抽调中青年技术骨干组建新的研究室,添制试验设备以及中间试验和小型生产装置。在技术路线的确定、试验方案的审定和产品配方的制定、试验中出现问题的解决直到产品的小批量生产他都亲自参加,提出意见。终于在1962年底以前按时研制成功并提供了第一批新型润滑材料,为第一颗原子弹的生产和东风一、二号导弹的发射及时解决了所需。 研究开发炼油新工艺技术 1960年我国发现了大庆油田,但石油产品自给,靠已有的炼油技术还不能实现。侯祥麟等科技人员分析了世界上已有的先进炼油技术,结合我国具体情况,提出必须尽快掌握流化催化裂化、铂重整、延迟焦化、尿素脱蜡及有关的催化剂、添加剂等五个方面的工艺技术,并在工业生产上应用。在随后编制国家1963~1972年科技发展规划中,侯祥麟负责组织编制的石油炼制专业部分将这5个项目列为前五年的重点任务。 侯祥麟负责组织领导这些工艺技术的攻关,主要在石油科学研究院进行。在他的主持下,由于预见今后的发展远景,石油科学研究院成立后就安排了铂重整和尿素脱蜡以及一些催化剂、添加剂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催化裂化催化剂结合兰州炼油厂的需要也已研究出球型硅铝催化剂。因此五项任务确定时,该院已经拥有大量的实验室结果,多数即可建设中型装置,进行放大试验。在设计院紧密协作下,为设计工业生产装置取得了设计所需的各种基础数据。到1965年止,所有第一套工业生产装置都已建成并顺利开车生产。 流化催化裂化等技术的开发成功并实现工业化,使炼油厂的生产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轻质油品生产可提高10%~20%,可以生产高标号汽油、低凝点柴油以及苯、甲苯等芳烃产品,成为提高炼油厂经济效益的重要支柱。同时标志着我国炼油工业在这方面的生产技术水平已进入世界之林,也标志着我国主要依靠自己的科研、设计、建设的力量,可以解决所需的炼油工艺技术。 炼油工艺技术的创新是侯祥麟一直追求的目标。早在1965年侯祥麟在石油科学研究院就安排了烷基转移等新工艺的探索工作,文革中被迫中止。1987年初石油化工研究院用一种新的裂化催化剂对大庆减压馏分油进行裂解试验,在500多度的温度下,即可获得40%的气体烯烃,其中丙烯占了一半。侯祥麟对这苗头非常重视,深入了解工作情况,鼓励加快研究进度,提出进一步工作的意见,并为这技术起名为催化裂解。侯祥麟请该院向中国石化总公司的技术经济顾问委员会汇报,得到委员的肯定。是年12月向总公司提出推进催化裂解建设的意见。侯祥麟对这项技术的中间试验提出若干意见,试验完成后他主持了评议工作,认为可以进行工业化建设。总公司决定,将济南炼油厂一套小型催化裂化装置改成催化裂解装置,经长时间运转考核,证明技术可靠,经济效益明显。这项技术在国内已有几套装置建成投产和在建,在国外也有一套在建设。石油化工研究院此项成果获1995年度国家发明一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