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家鼎

        汪家鼎,化学工程专家。1919年10月18日生于四川重庆。1934~1937年在北京辅仁中学读高中。毕业时正值“七.七”事变,回川考入重庆大学化工系。当时的系主任是著名化学家傅鹰教授,他学识渊博,亲自教授普通化学,对学生课堂和实验学习要求非常严格。汪家鼎在一年的学习中受益甚多。1938年转入昆明西南联大化工系。1941年毕业并留校任助教。那时的西南联大集北大、清华和南开大学的名教授于一堂。在西南联大学习的汪家鼎受教于多位名师,在科学知识方面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在工程技术方面受到严格的训练。
        1944年汪家鼎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化工系师从化学工程学科的创始人之一的W. K. Lewis教授。当时流态化技术尚处于萌芽时期,汪家鼎在硕士论文中将此项技术用于“褐煤的低温干馏”,取得了出色的研究成果,于1945年6月获得化学工程硕士学位,留校任研究助理,继续进行流态化技术的研究。1945年8月抗战胜利,汪家鼎离美回国工作。
        汪家鼎1946年初回国后历任西南联大化工系专任讲师、重庆大学化工系副教授,1947年秋任南开大学化工系副教授,1950年晋升教授。1952年院系调整到天津大学化工系任教授兼系副主任。在此期间,他以教学为主,讲授过化工原理、工业化学、化工热力学、传热原理、化工数学等十余门课程。他的博学多能和敬业精神极大地激励着青年教师和学生。
        1957年调入清华大学,汪家鼎的工作转入新的领域。在新成立的工程物理系承担筹建一批核化工专业的任务。当时中国的核事业还刚刚起步,这一领域的教育也是从头开始。其中“人工放射性元素”专业是培养核燃料后处理专门人才的,因涉及国防事业,只能自力更生。汪家鼎领导青年教师们一起编写教材,组织研究课题。教师和学生教学相长,培育了一批核化工专门人才。
        1958~1966年,汪家鼎参加并领导了“萃取法核燃料后处理工艺和设备的研究和开发”项目。有限的公开资料表现“溶剂萃取法”从辐射后的燃料元件中提取钚是50年代出现的新方法,已经取代了40年代的“沉淀法”。汪家鼎在校、系的支持下开展了此课题的系统研究。他与同事们一起领导着青年教师和学生研究了萃取分离铀—钚—裂变元素,纯化钚工艺全流程的各个步骤和环节;研制了适用于强辐照和遥控的主体设备“抽压脉冲液流搅拌混合澄清槽”,提出了扩大设计方法;完成了几个不同建筑面积的“热”室设计图纸。这一工作持续了6年,研究成果为1964年国家决策放弃“沉淀法”采用“萃取法”提供了技术基础。1964~1966年在工业部门的全面协作下又领导并参加了该项目的“热”室建设,完成从元件溶解到取得合格钚239产品的全流程“热”试验。这项成果为我国第一座后处理工厂建设提供了可靠的设计基础和运行依据。据统计,采用“萃取法”建厂与原“沉淀法”设计比较,大幅度节约了工程总投资,不锈钢材用量减少3/4,运行费用可节约一半,使我国核后处理工艺一举达到6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汪家鼎是我国首先提出研究“萃取法”并付诸实施的学者,他致力于教学、科研和生产的结合,培养了一批我国第一代的核燃料后处理科技人才,为我国核工业建设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这项研究、开发和工程建设成果获得1978年“重大科技成果奖”,汪家鼎1988年获“献身国防科技事业荣誉证章”。
        汪家鼎早在60年代初在研究筛板萃取柱中的两相流动特性时,就对当时国际上通用的Pratt公式提出了修正,几年后国外才有人提出了同样的修正。70年代后期,他指导开展柱型萃取设备内液液两相传递现象的研究,总结了萃取设备优化设计的规律和放大方法,创造了新型高效萃取设备。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发表了论文40余篇。有些成果已成功地用于多种装置的工业实践,取得了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987年、1996年两次获教委科技步二等奖。在新工艺方面,他领导完成了“络合萃取法处理工业含酚废水新工艺研究”,该项成果突破了传统的单一萃取操作不能达到废水排放标准的局限,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已付诸工业实施,具有重大工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一成果获199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并被评为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
        1980年汪家鼎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1年被任命为国家重点化学工程联合实验室主任。1993年当选为国际溶剂萃取会议(常设)委员。1994年获“国家重点实验室先进工作者称号”及“金牛奖”。曾兼任中国化工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核学会常务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委员等职。现仍担任《化工学报》编辑委员会主任。

京ICP备号
版权所有 何梁何利基金
THE HO LEUNG HO LEE FOU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