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江,物理学家。1930年10月生于浙江杭州。1948年毕业于江苏省常州中学,1952年毕业于大连工学院物理系。先后在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和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工作。曾在1978年至1984年期间任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副所长,1984至1992年任该所所长,并兼任上海激光技术研究所所长、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副所长,曾任《光学学报》、《中国激光》主编,中国光学学会副理事长,以及《物理学报》、《中国科学》等杂志编委,美国物理学会《中国物理》、美国光学学会《光学通讯》杂志编委。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是第三、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王之江的科研领域是光学。包括光学设计、成像质量评价、光学仪器、光学信息处理、激光器件、激光物理及激光应用。发表过200多篇论文。 在光学设计和光学仪器方面,发展了象差理论和象质评价理论,形成了新的理论体系。包括初级象差的导出和表达方法;证明存在一个球差反常区域;将高级像差按性质分为本征和衍生二类;导出高级象差的相互关联及准确的分布值;导出柱面系统和失对称系统的象差理论;以及由象差要求决定光学系统结构的方法;以信息论和光学传递函数理论为基础,建立了各种象质评价标准的联系,并提出一种可用于大像差系统的公差理论;以及用信息量传递的观点进行光学仪器整体设计等。 王之江领导的长春光机所光学设计研究室是当时全国光学设计的中心,不但为全国各部门完成了大量设计工作,并为各部门培养光学设计人才,全国各主要大学和光学工厂的光学设计负责人都曾先后来长春学习。在他完成的设计中有一系列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如大视场目镜,大型电影经纬仪物镜等。 这部分成果总结为专著“光学设计理论基础”,在国内被广泛引用。早在1960年王之江就应用信息论处理光学系统的信息传递过程,包括从衍射谱测量获取物体信息的可行性;由光子态的可区分性导出光学信息量;用信息论处理多种非直接成象过程,如全息成像等,并合著有“成象光学”一书,以统一的观点讨论了各种成象方法。 在激光科学技术方面,王之江等人早在1960年美国发表第一个激光实验结果之前,已在探索产生激光的可能性,所以能够在一年之后,即1961年8月,他领导的一个小组在长春成功实现了我国第一台激光器,并在方案上与国外有所不同。当时采用了直管氙灯成象照明比当初的螺旋管灯漫射照明有更高的效率,谐振腔采用外腔及半透明耦合输出,并鉴于当时采用的银膜易损,而采用直角棱镜及多玻片组成了高品质腔等。 之后,王之江在领导发展高能激光方面,得到高水平的结果。早在1964年王之江就指出高亮度是激光的本质性特点,决定了它在多方面应用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某些应用目标又要求激光亮度必须提高到新水平。在提高激光效率和亮度的过程中,发现和解决了一系列理论和技术问题,包括:寄生振荡的发现和消除;降低自发辐射损耗的措施;激光介质高透过率的重要性和达到高透过率的技术;发现高功率密度下的弥散——激光自作用现象,形成多种测量和补偿形变及弥散的方法;发现和改善激光损伤;采用适当的腔结构和器件结构限制高能激光的振荡模式等,通过这些工作使激光性能达到高水平,也对我国激光技术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王之江主持的科研项目多项获得科技成果奖,其中光学设计于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高能钕玻璃激光性能研究于1978年获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现代国防试验中的动态光学观测和测量技术于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喇曼自由电子激光器于1987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EDI—851型分子激光泵浦燃料激光器于1989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