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福熹,光学材料科学家。1933年1月生于浙江杭州。195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工系,1959年获原苏联科学院硅酸盐化学所副博士学位。1952年起在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1964年后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工作。历任研究室主任、研究部主任、所长、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副院长等职务。1980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现称院士)。1994年被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1952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中国科学院仪器馆(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的前身)工作,在老一辈科学家龚祖同和王大珩的指导下,投入到开拓我国光学玻璃的研制中,以他为组长的光学玻璃熔制组成功地熔制出我国第一埚光学玻璃,随后又研制出了光学玻璃系列,为我国的光学工业提供了第一批急需的光学玻璃,建立了我国自己的光学玻璃研制基地,推进了我国光学玻璃产业的形成。60年代初,干福熹承担了我国军工急需的耐辐射光学玻璃的试制研究工作,并建立了我国第一代耐辐射光学玻璃系列。 60年代干福熹以结构化学观点研究硅酸盐玻璃成分和性质的关系,推导出硅酸盐玻璃物理性质新的计算方法。可计算包括36种氧化物的硅酸盐玻璃的8种物理性质,在当时是国际上最为完整的。在70年代,干福熹研究了非硅酸盐玻璃,如硼酸盐和磷酸盐等无机氧化物玻璃的性质变化规律,分别推出各类氧化物玻璃性质的计算方法,建立了整个无机氧化物玻璃物理性质统一的计算体系。接着还确定了氟化物、硫系化合物等非氧化物玻璃物理性质的计算方法,建立了整个无机玻璃物理性质的计算体系。该计算体系包括50种氧化物、17种氟化物、12种原子的无机玻璃的15种物理性质的计算。这样完整的计算体系至今在国际上还是空白。同时,在国内外首先采用了电子计算机计算玻璃性质和设计玻璃成分,编制了性质计算和成分设计的程序,并建立了数据库,使得以往难以想象的多组分玻璃成分的自动设计得以实现,使玻璃的计算工作产生了新的变革。 1960年激光技术在国际上诞生,干福熹便立即致力于开拓我国激光材料的研究。并于1962年,仅比国外迟一年就研制出了掺钕激光玻璃,在我国建立了第一台钕玻璃激光器,此后20年中开发出我国激光钕玻璃品种系列,建立了激光钕玻璃的试制生产。 目前的固体激光器都以稀土离子作为激活离子。干福熹自60年代初开始研究激光玻璃时,就已经系统地研究了硅酸盐玻璃中各种稀土离子的光学性质、吸收和发射光谱。他在国际上较早提出了玻璃中12种稀土离子光谱的系统数据,并于1965年在国际上最早报道了掺钕磷酸盐玻璃的激光特性。70年代,干福熹又以钕离子为代表系统地研究了掺钕玻璃组成、结构与光谱性质的关系。80年代初,干福熹系统地研究了玻璃中稀土离子间的激发能量转移过程,搞清了稀土离子间的敏化和猝灭机制,在较大的无机玻璃范围内验证了无机玻璃化学键性质对发光中心的一些光谱参数的影响规律。 自1985年起,干福熹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重大项目“超长波远红外光纤通信的物理基础研究”,开展了新型光学材料——特种光导纤维和激光纤维的系统研究,特别在非氧化物玻璃和纤维的结构光学和光谱性质方面获得了有创造性的科研成果。 干福熹是我国数字光盘存储技术的最早创导者,十多年来他主持了“七五”、“八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应用国产原料和自行开发的工艺,最早研制出实用化的可擦重写磁光盘和可记录有机CD光盘等,建立了我国数字光盘研究和开发基地,对发展我国光盘存储技术并推动相关产业起了重要作用。干福熹在开拓光盘存储技术时,发现初始沉积的非晶态薄膜皆为原子团结构(cluster),从原子晶格像判断,在原子团内存在着纳米尺寸的微晶,由此提出了非晶态稀土—过渡元素合金薄膜的磁畴起因的新见解。用计算机模拟计算了激光加热非晶态薄膜微区温度场的动力学过程、记录点的光学和磁光性质变化过程以及与探测光信号的强度和信噪比的关系,为合理设计光盘的多层膜结构提供了理论根据。近年来受邀请多次在国际光存储会议上作报告和特邀报告,也主持过4次国际光存储讨论会,受到国际学术界的重视。 干福熹在不同的科学领域先后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全国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自然科学三等奖,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国科学院重大科研成果奖,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特等奖和一等奖等。迄今为止,已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了300多篇论文、近20篇国际学术会议特邀报告,出版了专著8种。 干福熹现为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他是我国第一批光学和无机材料两个专业的博士生导师,已培养出博士生30多人,1988年至今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他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常务委员、中国光学学会和中国硅酸盐学会副理事长、国际玻璃协会执委会委员,也是《非晶态固体》、《纯粹与应用光学》等6种国际学术期刊的国际编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