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国瑜,地质学家,1931年9月19日生于河北高阳。1952年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即任教于北京地质学院,开始从事第四纪地质及构造地质的教学与研究。1955年赴前苏联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深造,师从新构造学奠基学者尼.伊.尼古拉耶夫教授。1959年初完成了有关中亚细亚喀拉套山新构造的研究生论文,获副博士学位回国。
1959。1970年在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任副研究员,从事第四纪地质、新构造方面的研究。1966年邢台地震以后,开始重点进行活动构造、地震构造与地震预测研究。他对平原区新构造与地震活动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撰写了“河北平原水系变迁与新构造”、“河流坡降与现代构造运动关系”等研究报告,编制了“河北平原水系与新构造图”,明确指出了河北平原区水系裂点与隐伏断裂以及地震活动的内在联系。他先后参加l了邢台、蒲县、丰南、普洱、海城、龙陵、道孚等地震的现场考察,邯郸、山西、陕西等地地裂缝与地震关系的调查以及震情趋势判定的研究。1969。1970年他去非洲参加了中国援建的坦桑尼亚——赞比亚铁路沿线地震烈度的考察研究工作,任地震专家组组长,为铁路抗震设计提供了沿线所需的地震烈度资料。
1971年丁国瑜受命担任国家地震局震情分析组组长、分析预报室主任,长期主持全国震情动态的分析研究和预报工作,与同事们一道在开创、建立和发展全国地震监测网络和分析预报系统,组织和主持全国震情趋势研讨与会商,做好减轻地震灾害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此期间,他参与了对1975年2月4日辽宁海城7.3级地震的预报工作和震后的现场调查及监测工作,这次成功的预报极大地减轻了这次大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另一方面他不断探索与地震预报有关的科学问题和方法,发表了《地震预报问题》、《我国地震活动与地壳现代破裂网络》、《我国大陆内部的线性断裂与地震活动的关系》等论文。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迅速发展,80年代以来丁国瑜的主要研究领域及科技成果集中在活动构造特别是活断层、古地震的研究与地震危险性评估等方面。1979年他组织召开了我国第一次活断层、古地震学术讨论会。他在会上对中国内陆活动断裂特征问题的报告和论文得到了广泛重视。会后他主编了《中国活动断裂》一书。1980~1983年他主持的对富蕴8级大地震断裂带的深入研究是我国系统研究活断层的第一个典型。他提出的全国主要活断层滑动速率图是用断层定量数据编制的我国第一张这类图件,首次给出了我国大陆内部各块体的活动图像及运动模型,多年来受到广泛引用。他是国际地质对比计划(jIGCP)第206项目(全球主要活断层习性对比研究)主席。1989年他主编并出版的“中国活断层图集”,综合总结了我国多条活断层的活动习性特征,提出了对断层活动不均匀性的许多新认识与论点。
在古地震研究方面,丁国瑜于1957年就对中亚沿塔拉斯费尔干断裂带上的中生代古地震成因的构造遗迹进行过研究。1978年他在我国首先引进了运用探槽技术及微地层定研究古地震的方法,提出了开展古地震遗迹的地质学研究及用于判定大地震复发间隔的意见,并积极推进我国古地震遗迹的研究。1980年提出关于古地震标志的论文。1980。1983年在富蕴断裂带的研究中首先指出了多期古地震事件的存在。
活断层分段问题是在研究断层的破裂扩散过程、活动习性及断层上破裂事件的强度变化及复发情况逐步深入的基础上提出的。它已成为当前地震危险性评估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和技术途经。丁国瑜对此问题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具有创造性的系统研究,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并总结出版了《活断层分段一原则方法及应用》的专著。提出了有关活断层分段类型、分段的层次结构等新概念。
丁国瑜所进行的上述研究工作一直是与减轻地震灾害和解决重大工程建设中有关构造活动性及地震危险性评估的需要紧密联系的,他参与了大坝、核电厂等多项重大工程场地的工程地震及活动构造研究,为这些重大工程的选址和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估做出了重要贡献。获得过国家科委、水利部、能源部、国家地震局等部门的表彰。他的有关现代地壳破裂网络与地震发生地点预测和有关活断层破裂分段方面的研究结果已在地震危险性评价中得到了重视与应用。
他的科研成果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等多项奖励。
丁国瑜学风正派,他为人朴厚、治学严谨的作风一向为人所称道。他先后担任过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室主任、国家地震局副局长、地震局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地震学会理事长、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国家地震局科学顾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等职。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5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丁国瑜现担任国家地震局研究员、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