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道培,血液病学家和骨髓移植专家,1931年9月出生于上海的一个医生世家。现北京医科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所长。1955年于同济医学院毕业后分配至北医大人民医院内科,1957年起主要从事血液病临床和实验研究工作。1980年经世界卫生组织考试派赴英国皇家医师进修学院研究白血病,并考察了欧洲各大骨髓移植中心。回国后亲手组建血研所,于1981年起任所长至今。历任人民医院内科住院医师、住院总医师、主治医师、血液实验室负责人。1978年后任内科副主任、副教授,1984年任北医大内科学系主任教授。其后相继被选或被推举为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器官移植学会副主任委员,国际骨髓移植登记组(IBMTR)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1996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此外,他还是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美国Nebraska大学、同济医科大学、第一军医大学等校的名誉教授或客座教授,香港明德医院骨髓移植部高级顾问,以及香港血液学会、国际血液学会(ISH)、国际实验血液学会(ISEH)、国际血液学和移植物工程学会(ISHAGE)及美国血液学会(ASH)的会员。同时兼任临床血液学杂志主编,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中文版、实验血液学杂志的副主编及《中华器官移植》、《中国肿瘤临床》等四种期刊和《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Journal of Hemato—therapy》两种国际期刊的编委。从1962至1997年,已主编《白血病治疗学》等3部专著,分编或参与编写《临床血液学》、《器官移植学》、《中华内科学》等16部著作,发表中英文论文188篇,并主持召开过3次大型国际学术会议,同时是“八五”、“九五”国家有关本专业攻关课题负责人。 陆道培的父亲是江南一代中医眼科名医。陆道培自幼酷爱阅读名人传记和科幻探秘作品。书中科学家们坚韧不拔、博学多才、勇于变革现实造福人类的崇高志向和品质,都深深培植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到中学时代,他对课外读物的兴趣又扩大到逻辑学、心理学和哲学方面。1948年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上海肇和中学,同年考入前国立同济大学医学院。大学第一年在新生院学习德语和基础科学,后随校迁至武汉。在医疗系6年专业学习中,他牢记老师告诫:“学医要多读书、多思考、多实践”,坚持每门课程读英文和德文参考书至少各一种。临床实习时,已能现场用英文或德文与中文双向口译,在诊治疑难病例讨论会上常常提出独到见解,令老师和同学赞佩。开始工作的头几年,得益于钟惠澜教授和翁心植等上级医师之处甚多,特别是在对病人高度负责和注重实验研究方面。此后贯穿在他临床研究生涯中的一条主要足迹是:从细心体会病人痛苦中不断提出带根本性的问题,回顾文献展望方面,反复从实验室探索原因,寻求解决依据,再回到临床解除病人痛苦。 几十年来,陆道培对我国血液学的发展作出了多方面的重要贡献。他是我国骨髓移植事业的奠基人、学术带头人和促进其迅速发展的主要推动者。此外,还是我国出凝血疾病两名奠基人之一,再障性贫血研究的先驱并在白血病研究中发挥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所主编的《白血病治疗学》几乎已是国内血液工作者人手一册的主要参考书。他培养的12名博士生、13名硕士生,以及数以百计在所内学习过的高、中级进修生中的大多数都已成为各地专业的骨干力量。 他在国际上发表了一系列成果,其中6项已载入国际“临床移植”(Clinical Transplant)1992、1994年鉴,主要有: 1.在亚洲为一严重再障性贫血妇女进行首例同基因骨髓移植(1964),该患者与美国另一受者并列为世界上至今存活最长者。 2.确定重建造血功能的最低细胞数,从而为成人用脐血移植提供了成功的依据(1964)。 3.发现继发性再障性贫血患者的染色体有损害,从而证实其直接的发病原因是由于造血细胞本身缺陷所致(1973)。当时我国此症发病率甚高,他怀疑主要与广泛使用合霉素有关,据此发现他建议政府停止生产和使用该药,得采纳后,发病率即显著下降。 4.设计出“白血病细胞核面积变动”及凝血酶原等方面四种新的计算公式,在血液学中有广泛实用价值(1978~1979)。 5.实验证实大蒜提取物及大蒜新素都有明显抗巨细胞病毒作用(1981)。 6.证实胎盘丙种球蛋白对治疗移植物抗宿主病疗效显著(1991)。 7.用异基因骨髓移植治愈遗传性无丙种球蛋白血症(1991)。 8.证实经动物门静脉输注血细胞不易被排出(1992)。 9.证实配型不合骨髓移植混合植入胎肝可减轻移植物抗宿主病(1992)。 10.成功开展去T细胞自体骨髓与单倍型异基因骨髓混合移植的方法,并证实后者能较长期时间形成嵌合体而不引起移植物抗宿主病(1994)。 11.最先证实单用雄黄就可使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长期存活(1997)。 异基因骨髓移植后,威胁受者致死的最主要并发症是重度移植物抗宿主病和巨细胞病毒感染。陆道培运用上述5、6、9、10项成果结合其他研究成果和措施,在预防前一并发症上取得了发病率小于1%的世界最优结果,在1994年国际干细胞移植年会上被评为最佳报告。在预防巨细胞病毒感染上,其发病率由1992年前的17.9%降至目前的2.9%,远远低于同期国际骨髓移植登记组60%的统计。 由于陆道培的贡献和成就,他已相继荣获多项重大奖励,包括1978年全国医药卫生大会奖,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及1997年陈嘉庚医药卫生奖及多项部级奖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