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豪

        李国豪,著名桥梁与结构力学专家,1913年4月13日出生于广东省梅县,现任同济大学教授及名誉校长,1936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土木系,1938年—1945年在德国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专攻桥梁工程及结构力学,1940年和1942年先后获工学博士和特许任教博士学位,发表重要论文有《悬索桥按二阶理论实用分析方法》、《弹性平衡分支充分判别准则》及《桁架和类似结构分析新方法》等,被誉为“悬索桥李”。
        他1946年回国,任上海市工务局工程师,同济大学土木系教授兼系主任和工学院院长。1950年起,先后任同济大学教务长,副校长,1977—1984年任校长。在学术团体活动方面,80年代起先后当选为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学会联合会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荣誉委员,中国老科技工作者协会主席等;在桥梁建设方面,50年代任武汉长江大桥和南京长江大桥技术顾问委员会委员和主任,80年代以来任上海南浦大桥,汕头海湾大桥和虎门珠江大桥等专家顾问组组长;1979年起任宝山钢铁总厂工程技术顾问委员会首席顾问,对宝钢工程免于停建和解决桩基水平位移问题做出了重大贡献。“文化大革命”期间,在逆境中研究解决了武汉长江大桥的振动问题和南京长江大桥的稳定问题,撰写出专著《桁梁扭转理论——桁梁桥的扭转、稳定和振动》,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同时研究公路桥梁空间受力状态,发表专著《公路桥梁荷载横向分布计算》初版及再版。后从事工程抗震和抗爆及风工程方面的研究,主编出版了《工程结构抗震动力学》和《工程结构抗爆动力学》,还撰写出版了专著《桥梁结构稳定与振动》初版和再版,《桥梁与结构理论研究》和英文版《箱梁和桁梁桥分析》,并任《辞海》副主编和《中国大百科全书土木卷》主编等。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当选为第三届及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第六届上海市政治协商会议主席;1955年和1994年先后当选为首批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国豪,著名桥梁工程、结构力学专家,1913年4月13日出生于广东省梅县。
        李国豪在16岁(1929)时未读完高中就只身去上海,考入当时以医科和工科著名的国立同济大学。父亲原来希望他学医。但是,由于对数学、物理的浓厚兴趣,李国豪在进入本科时选择了工科。他聪明勤奋,学业超群,1936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毕业前夕,他到杭州钱塘江桥工地实习了一个月,从此在他爱好的结构工程领域里,桥梁工程占了首位。毕业后几个月,他回校担任结构力学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助教。翌年,爆发日本侵略中国的战争,李国豪代替离校的德国教授讲授钢结构和钢桥课程,这成了他尔后几十年在这个领域锲而不舍地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和工程实践的开端。
        1938年秋,李国豪得到德国洪堡奖学金资助到德国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进修。由于他的大学学习成绩特别突出,该校破例批准他直接攻读博士学位。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大学,它的土木系居于德国的前列。当时,年富力强的K.Kl.ppel刚来校任结构力学和钢结构(含钢桥)教研室主任,这位教授原任德国钢结构协会领导,和德国钢结构工程界及企业界有密切联系,又担任有名的《钢结构》杂志的主编,后来建立了钢结构方面的Kl.ppel学派。李国豪的聪明勤奋引起了他的注意,很快被接受做博士论文的研究工作。
        1939年春,李国豪结合当时拟在汉堡修建的一座主跨800米的公路铁路两用悬索桥开始博士论文研究工作。Kl.ppel是这座桥的技术顾问,对他的研究工作积极支持。李国豪在做模型和试验的同时进行理论探索。他从悬索桥加劲梁按变位理论(二阶理论)的弹性弯曲微分方程悟出它的受力相当于一个受竖向荷载的梁同时受一个轴向拉力。由此他提出从概念到方法都十分新颖的“悬索桥按二阶理论实用计算方法”,并用模型试验加以验证。不到一年功夫,他就完成了这个论文,并以最优异的成绩获得工学博士学位。论文在《钢结构》杂志发表后,在桥梁工程界引起了极大反响,从此这个中国人以“悬索桥李”出名。当时,他年仅26岁。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李国豪无法回国,于1940年初担任Kl.ppel教研室的研究工作直到战争末期。其间,他除了参与钢结构焊接问题的研究外,主要负责研究工程实际中出现的各类桥梁结构方面的新问题和老难题,从中对悬索桥、桁梁桥和结构稳定的分析作出了创造性的成果,发表了重要论文近10篇。
        1943年夏,李国豪又接受了一个艰巨的任务,要求比较精确地分析一座90米跨度,多腹杆系钢桁梁桥的主桁内力,如实考虑弦杆在节点的刚固连接。用当时的计算手段按照古典结构力学方法求解这50次超静定的问题是完全不可能的。他经过长时间艰苦的思索,设想将桁架的腹杆化成连续分布的腹杆条,从而把桁架这个由杆件组成的离散体系化成为连续体的力学模型,用上下弦杆的竖向和纵向位移的四个微分方程去求解。经过反复多次的理论推导计算和模型试验,他终于取得了成功,发表了论文《桁架和类似体系的结构分析新方法》。这种创新的思想和方法后来被引伸用于高层建筑和其他复杂结构的计算中。
        二次大战结束后,1946年夏,李国豪偕同妻子历尽半年旅途艰难回到祖国。到达上海后,他到上海市工务局任职,满怀希望去参加桥梁工程建设,但很失望,于是又回到同济大学,而且从此再也没有离开。
        1952年,他领导院系调整后学校的专业建设,并先后出版了教材《钢结构设计》和《钢桥设计》。1955年他开始培养桥梁工程研究生,后来又出版了《桥梁结构稳定和振动》。1956年,他担任副校长,不久创办工程力学专业,并亲自讲授板、壳力学,培养首批工程力学大学生,而且于1959年组织上海力学学会,任理事长直至80年代。
        1955年,他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在此前后,他先后应聘担任武汉长江大桥和南京长江大桥的技术顾问委员会的委员和主任委员。他在繁重的教学、行政、学会和顾问工作之余仍坚持科学研究工作,除从事拱桥的稳定和振动的研究外,最为突出的是1958年所发表的开创性论文《斜交异性板的弯曲理论及其对于斜桥的应用》。60年代初,李国豪组成结构理论研究室,从事抗核爆炸结构工程的研究,不仅培养了一批这方面的人才,而且组织和促进了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
        在史无前例的十年动乱中,李国豪以莫须有的罪名被囚禁于“隔离室”长达两年多的时间。有一天他从广播中听到南京长江大桥通车的消息,这使他想起当年武汉大桥通车典礼时出现的晃动现象。由于对晃动的原因一直没有科学的解释,后来影响到南京长江大桥的设计。面对逼供和批斗的不断折磨,李国豪以对事业的执著追求,开始了囚室中艰难的研究工作。他两手空空,凭着自己坚实的理论基础、敏锐的创造思维和出色的记忆力,参考过去的成功经验,把桁梁桥这种空间离散体系化为连续体箱梁模型,建立弹性弯曲和扭转的微分方程组去求解。他利用仅有的报纸的边角和夹缝,偷偷地推导和计算,达到忘我的境界,经过近一年的功夫,终于取得了理论分析的初步成功。
        接着,在校内监督劳动期间,他在家里做桁梁桥模型和扭转试验,并继续完善理论分析计算,最后于1973年完成了他在多年“囚徒”岁月中呕心沥血写成的专著《桁梁扭转理论——桁梁桥的扭转、稳定和振动》,它既阐明了武汉大桥的振动问题和南京长江大桥的稳定问题,并消除了我国尔后大桥设计中这方面的疑难,又开拓了桁梁结构的分析理论,后来于1983年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与此同时,从70年代开始,李国豪还结合工程实际致力于公路桥荷载横向分布的研究,并写成专著《公路桥梁荷载横向分布计算》。后来他又推广于研究拱桥、曲线桥和斜梁桥的荷载横向分布,取得了成功。这样,他就建立起一个基于同一原理和力学模式,适用于各种公路桥梁荷载横向分布计算的统一方法,为我国公路桥梁设计计算所广泛采用。此外,他还研究拱桥和斜拉桥的空间振动问题,发表了被广泛引用的研究成果。
        1977年秋,李国豪劫后余生出任同济大学校长。经历十年灾难,学校已是满目疮痍,百废待举。李国豪在恢复原有的土建类专业的同时,果敢地大力筹办数、理、化、机、电和管理等类新专业,并迅速恢复和新建八个研究所、室,开展科研和培养研究生工作,1979年春,他出访联邦德国,为同济大学和波鸿鲁尔大学及达姆施达特工业大学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同年,设置德语专业,并为一部分新生和教师开设德语课,同时接受教育部委托,设立留德预备部,积极派送教师出国进修和聘请外国学者来校讲学。仅仅几年时间,李国豪就以出色的组织领导才能,使同济大学成为一所以理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以联邦德国为重点和各技术先进的国家进行广泛合作交流的国际学府。
        虽然肩负校长重任,李国豪仍然坚持科学研究。他先后主持编写了《工程结构抗震动力学》和《工程结构抗爆动力学》。与此同时,他组建桥梁研究室,开展桥梁的空间分析、稳定、抗震、风振和车辆振动等方面的研究,培养了大批博士研究生,并由此形成了地震工程、风工程和桥梁工程的研究中心,为我国大跨桥梁建设中解决抗震和风振问题作出了贡献,并促进了我国这方面的科学技术的发展。
        从50年代起,李国豪就积极参加国内外的学术活动。80年代起他先后担任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中国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学会联合会主席,中国科协荣誉委员,中国老科技工作者协会主席,以及美国土木工程学会“缆索悬吊桥梁技术委员会”的委员和顾问等。80年代初,李国豪作为上海宝山钢铁总厂工程的技术顾问委员会首席顾问,在避免一期工程下马和解决工程中的桩基水平位移问题时,分别以其远见卓识的论证和出色的理论分析“关于桩的水平位移、内力和承载力的分析”做出了重大贡献。在桥梁建设方面,李国豪自80年代以来力争上海南浦大桥和虎门珠江大桥由国人自己设计建造,并任这两座桥和汕头海湾大桥等专家顾问组组长,对我国桥梁工程技术的发展功不可没。他还负责主编《辞海》土建分部和《中国大百科全书》土木卷。
        1956年李国豪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当选为第三届和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83年,被选任上海市政协主席。翌年,卸去同济大学校长,改任名誉校长。在五年政协主席任期内,创建了“上海政协之友社”,建设了政协大楼,受到各方称赞。这期间虽然社会活动十分繁忙,李国豪以古稀之年仍坚持科学研究,而且成果累累:他发展了大曲率曲线箱梁的弯曲-扭转理论,开创了对斜拉桥颤振后状态的研究,同时在国外出版了他的研究成果——英文版专著《箱梁和桁梁桥的分析》。
        1985年秋,接受了达姆斯塔特市母校授予他的荣誉工学博士。1987年春,联邦德国政府继1982年春歌德逝世150周年纪念之际授予他歌德奖章之后,又授予李国豪大十字功勋勋章,以表彰他发展中德文化交流和科技合作的功绩。
        李国豪作为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协会的多年会员和中国组组长,在1981年被协会推选为世界十大著名结构工程专家之一,1987年秋又荣获协会授予的“国际结构工程功绩奖”。这一荣誉,对于李国豪一生为发展桥梁结构理论和培养人才所做的贡献,是一个崇高的表彰。1994年他被选为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

京ICP备号
版权所有 何梁何利基金
THE HO LEUNG HO LEE FOU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