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刘建康,鱼类学和淡水生态学家。1917年9月1日生于江苏吴江。1938年毕业于东吴大学生物系,获理学士学位。1939年到内迁四川北碚的国立中央研究院动植物研究所做伍献文研究员的研究生。1941年,刘建康任该所助理研究员。1944年他考取中英文化基金会第八届留英公费生。1945年升副研究员,兼任当时在北碚黄桷树镇的复旦大学生物系副教授。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通过当时设在重庆的中英科学合作馆馆长李约瑟博士的介绍到加拿大蒙特里尔市麦基尔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47年秋获博士学位,随即应当时设在美国Woods Hole的实验细胞实验室主任R. Chambers教授之聘,任该实验室研究员,从事微体操纵和组织培养实验。一年后,应麻省史密斯学院 M. Rose 教授之聘,任动物癌症研究基金项目的研究员。1949年2月,刘建康回到上海,任中央研究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1950年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成立后,他在该所任研究员,1951年兼任苏州东吴大学生物系教授。1954年秋他随水生生物研究所迁武汉,先后担任鱼类学研究组组长、湖泊水库研究室主任、水生所副所长、所长(1983~1987)职务。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并任生物学部常委多年。曾任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副理事长、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等职;现任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和名誉所长、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名誉理事长、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等职务。 刘建康个人和合作发表的论文70余篇。以刘建康为第一获奖人的科研项目有“武昌东湖渔业增产试验”(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成果奖),“东湖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生物生产力”(1988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东湖生态学研究”(1994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95年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中国淡水鱼类养殖学(第三版)》(1995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同年第七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 早在1944年,刘建康发表了关于鳝鱼原始雌雄同体现象的研究(Sinensia,15:1~8),引起国际动物学界的注意。他发现鳝鱼并无遗传决定的雌性与雄性之别,每个个体都经历雌性成熟后转变为雄性的过程。性别的转变在脊椎动物里绝大多数属于畸形范畴,但在鳝鱼中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1944年的那篇文章发表以后,英国皇家学会Sorby研究员w. s. Bullough曾在1947年的《自然》杂志(Nature, 160(4053):9~11)撰文对此项发现的意义作了评价。 水螅纲(Hydrozoa)的研究是魏斯曼用来支持其生殖细胞迁移学说的。刘建康在woods Hole海洋生物实验室做博士论文期间,检验了筒螅(Tubularia)生殖细胞的起源并进行了筒螅生殖芽体的再生实验。显微观察和再生实验都表明,筒螅生殖细胞既不是先天注定的,也没有在体内迁移的迹像。与导师联名发表于1948年的“筒螅生殖芽体的形成与生殖细胞的起源”(J. Morph.,83:39~60)和“种质、魏斯曼、与水螅纲”(Quart. Rev. Biol., 23:124~132)是40年代对魏斯曼种质学说和生殖细胞迁移论的质疑。 50年代,刘建康实地参与和领导实施湖北省梁子湖与长江干流上游(木洞)、中游(宜昌)和下游(崇明岛)的鱼类生态常年调查研究工作,取得了大量和系统的第一手鱼类生态学资料。这项集体研究的成果汇集成《长江鱼类》一书(1976年出版),是我国第一部淡水鱼类生态学专著,为后来论证葛洲坝工程和三峡工程对鱼类的生态影响和治理对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70年代初期正值湖北省“鱼米之乡吃鱼难”的时期,刘建康领导的研究室与武昌东湖养殖场合作开展东湖渔业增产试验,遵循生态学原理,采取了调整放养对象,提高鱼种尺寸规格和放养密度,改进拦鱼设备,控制肉食性鱼类和引进捕捞技术等5项综合措施,使东湖鱼产量从1971年的180t逐年上升,到1978年试验结束时已达801t,90年代年产量稳定在1200t左右。 在我国淡水生物学研究领域里,刘建康率先以生态系统概念组织湖泊生态学研究,分析和评估了水中营养元素、细菌、有机碎屑、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鱼类种群、水生高等植物群落和湖底沉积物各个子系统在东湖整个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中所起的作用,研究了初级生产力的演变、转化及其与湖泊富营养化之间的联系,强调了食物链下行效应的重要性,提出了湖泊富营养化的生物学治理对策。东湖生态学研究的成果充分体现了我国长江中下游流域广大浅水湖群的生态学特色。 刘建康参与撰写和主编的《中国淡水鱼类养殖学(第三版)》,反映80年代我国淡水鱼类养殖生产和科研的水平,被列为“当代科技重要著作.农业领域”之一,1992年出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