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伦,放射化学家,放射性同位素专家。1912年1月生于四川郫县。1939年获清华大学化学系学士学位。1946年以第二名考取自费留美,1947年入伊里诺大学,攻读放射化学。1948年获美国伊利诺大学硕士学位,1949年入选美国荣誉化学会Phi Lambda Upsilon会员,被授予金钥匙。1951年选为美国科学研究会Sigma Xi会员,同年获伊利诺大学博士学位。继任伊利诺大学物理系副研究员,卫生物理学家,1952年任矿物局物理化学家,载入1953年American Men of science.1955年回国,任原物理所研究员,兼北京大学教授。历任原子能研究所同位素研究室、研究部主任,科技委主任,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现任中国核工业总公司科技委高级顾问,南京核技术研究中心专家组高级顾问,博士生导师,中国同位素学会名誉主席,国家同位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技委名誉主任,上海原子核研究所兼职研究员,《核技术》杂志顾问,《同位素》杂志主编,中国科学院院士,纽约科学院院士。 肖伦的博士论文,为“以 射线导生的新放射性”,用 射线从W(钨)中打出一个中子或质子,发现了三个新的同位素素185Wm,183Ta及185Ta。历40多年的考验,原子序数、质量数、辐射等都无误,在同位素表中的分类属a类。 他在伊利诺大学物理系时曾从202Hg( ,p)得到201Au,并以乙酸戊脂萃取出金201,测其半衰期及辐射,可谓中国的惟一Alchemist(炼金师)。他在美国矿物局(现名石油能研究所)作物理化学家,在用放射性示踪剂作表面化学研究时,专心致志研究石油被洗涤剂溶液从油岩上排代的第二次采油,曾发现聚氧乙烯非离子型洗涤剂的胶束在水溶液中带阳电。回国后肖伦无缘对表面化学继续进行研究,一直从事放射性同位素的科研、开发、生产和应用研究工作。 肖伦回国后,北京大学为原子能事业开办技术物理系,首次在中国大学开设“放射化学引论”。苏联的教学提纲中有一章为“原子核的周期性”。因他在伊里诺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时,以物理化学为主修,以核物理为唯一的副修,并在核物理学家M. Goldhaber的班上讲过Meyer刚发表的壳层构造,于是兼任了北京大学教授,开讲“放射化学引论”大型讲座,培养了国内大批放射化学家及放化在医学、农业、工业及环境等方面的应用专家。 肖伦回国时,带回一些氘氚化锂作为氢弹原料的反应过程及裂变→聚变→裂变的资料。后来中央决定搞原子弹,1962年肖伦接受指导了两个绝密任务。其中之一是测定原子弹临界质量所需的特种放射源。这种放射源毒性最大,而且放射性水平又要提高一万万倍,并限期完成。于是他们采取倒计时的办法做计划,改建实验室,加班加点,提前完成了任务。当时二机部副部长钱三强接见该任务组全体同志嘉慰之曰:“国家不会忘记你们的。”4个月后,我国原子弹爆炸成功。肖伦指导的另一个任务是氚的制备工艺研究。氚是后来要搞的氢弹的原料。肖伦他们先以古典的热扩散法解决了从锂靶中提取出的低丰度氚的浓缩问题,同时发展了氚的热置换法,与后来法国透露出来的浓缩法相似。氚的制备工艺完成后,提供给有关工厂大量生产。 肖伦是我国同位素事业的奠基人、开拓者,主持、指导同位素工作40余年,并培养了一批骨干,使该事业后继有人。在应用方面,肖伦在国内率先作人指甲及中草药活化分析。与秦俊法合作,就30种中药中的补药及非补药的微量元素进行活化分析,以非线性映照法作图,将补药与非补药分为两个区域。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实验室纷纷来文索取发表此项研究结果的复印件。1995年肖伦与张蕴辉、张其欣合作,首次以神经网络法应用于指甲的活化分析,证明其可用来区别食道癌患者与常人。近三年来带领王凡博士等转向世界核药物新方向:同位素标记的配体—受体显像剂与治疗剂的研究,希望有所突破。 肖伦积极广泛地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活动。于1957年率团赴莫斯科,1979年作为副团长访日,1987年以后,先后赴美国、英国、奥地利、法国、澳大利亚等国访问,屡任国际技术程序委员,分会主席。1994年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化学委员会聘请他为1995年诺贝尔化学奖提名。1995年任第一届国际同位素会议总主席,1997年任亚太放射化学研讨会国际顾问。现为编辑、出版Science杂志的美国科学促进协会(AAAS)会员,纽约科学院院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