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江,男,1963年10月出生于广东省惠州市。1984年安徽师范大学数学系本科毕业。1986年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数学系研究生。1988年获得“中英友好奖学金”公费留学英国,在Lancaster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92年1月回国,在青岛海洋大学(现中国海洋大学)做博士后,开始研究海洋资料同化。1994年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从事第二站博士后研究,1996年在大气所任副研究员。1998年到2001年在日本气象厅气象研究所访问。2001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在中国科学院大气所任研究员至今。研究领域为资料同化。
资料同化研究开始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气象学,对天气预报准确性的提高起到了关键作用。最近二十年以来,资料同化在海洋、气候变化、大气化学、水文学和空间天气等众多地球科学领域的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资料同化是研究如何将这些领域的数学模型与各种陆基和遥感观测资料结合起来,更准确地定量估计大气、海洋和陆面等的状态。他1992年回国后致力于我国海洋和大气污染资料同化和预报研究领域的开创和建立,并取得了一系列优秀成果,是该领域的国际著名专家。
他领导的团队在2004年完成了我国第一个完整的海洋资料同化系统,也是当时世界上少数几个可以同化主要海洋观测的完整的海洋资料同化系统。此系统能够同化Argo浮标、Tao浮标、XBT,船舶报和高度计海面高度异常资料。而能够同化这些资料是国际上衡量一个海洋资料同化系统是否完整的主要标志。这一工作的创新点包括将非线性温盐关系通过弱约束引入了卫星高度计的同化方案中,从而可以通过同化卫星高度计观测来直接调整海洋的温度和盐度场,改善了同化效果。而当时国际上的三维变分海洋同化系统都是考虑线性的温盐关系。该系统于2005年起在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业务化运行,表明该项成果得到了国家业务部门的认可。同时该系统还在其他单位如中国科学院南海所和海洋所的资料同化系统开发和应用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为更好地考虑海洋的多尺度特性,近三年完成了更先进的基于集合方法的海洋资料同化系统。这一系统目前已经在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的全球海洋预报系统中得到应用并于2013年投入业务运行,为提高我国全球海洋监测和预报能力发挥了作用。他在海洋资料同化方面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可,于2005年当选为全球海洋资料同化试验(GODAE,1999-2008)国际计划的科学委员会委员,并且在2008年的GODAE Final Symposium上代表亚洲和大洋洲作大会报告。
厄尔尼诺是气候年际变化中最强的事件,对世界上许多地区,包括我国大部分地区会造成严重的旱涝和高低温灾害。国际上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展了厄尔尼诺预报研究,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由于对影响厄尔尼诺事件的物理机制的认知程度有限、对预测模型的初始误差和随机误差如何影响厄尔尼诺预报不甚明了,造成目前大部分模式只能够提前6个月给出可靠的预报,尚不能满足防灾减灾的需求。如何进一步提高厄尔尼诺预报准确率,并延长厄尔尼诺预报时效,是国际上的研究热点和极具挑战性的问题。他和合作者在过去几年的研究主要突破了初始误差对厄尔尼诺预报影响的认识,深化了对影响厄尔尼诺事件的各类随机过程的定量效应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一个厄尔尼诺集合预报暨耦合资料同化系统,通过改进预报的初值场和弥补模式的预报偏差,大幅度提高了预报技巧,厄尔尼诺预报时效延长到了12个月以上(基于过去20年240个独立预报样本检验)。其中的主要创新是发现海洋表层和次表层流场的初始误差是除了海洋温度场初始误差的另外一个制约预报精度的重要因素。但海洋流场观测缺乏,无法通过同化海流观测来减少海流初始误差。为了解决此问题,提出了一个新的耦合资料同化方法,能够充分利用热带太平洋海面风场和海流的高相关性,通过同化大气风应力观测显著地提高了初始海洋流场的精度。此厄尔尼诺预报系统目前已经移植到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等业务运行。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大气污染如灰霾越来越严重。提前准确预报严重污染事件对大气污染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而大气化学/大气污染观测资料的同化对准确预报至关重要。他领导的团队近二年完成了我国第一个大气化学和大气污染资料同化系统。该系统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同类系统之一,具体体现在:第一,发展了跨物种同化以及一次和二次污染物协同约束同化等高效的大气复合污染资料同化方案,能同时显著提高一次和二次污染物的预报准确率;第二,建立了城市尺度大气污染源反演系统,这对减小污染源清单不确定性这一目前我国空气质量预报和管理面临的重大难题具有重要意义。此系统已在广东省和广州市环境监测中心实现业务化运行,并在2012年广州亚运会期间空气质量预报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具有较高的预报精度,高于广州市环境监测中心同时运行的美国CMAQ和CAMx模式。目前该同化系统正在移植到国家环境监测总站,用于三区(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区域空气质量监测预报预警中心的预报系统,预计将于2013年底前投入业务预报。
他于2002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03年获中央组织部等表彰的“留学回国人员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04年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9年获得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奖,2012年获的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个人排名第三)。已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其中被SCI收录80余篇,两项软件著作权登记。
他指导获得博士学位者15人(他们当中有1人荣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和国家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的支持),获得硕士学位者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