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轶

管轶,男,1962年生于江西宁都。1978年高中毕业参加高考,被江西医学院(即现在的南昌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系录取;1983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并留校任教。1983-1986年间,任江西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讲师及住院医生。1986年考上北京协和医科大学/首都儿科研究所,攻读儿科硕士学位。1989年研究生毕业后,入职于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任儿科主治医生。1993年初赴香港大学医学院攻读微生物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猪流感与禽流感的进化研究。1995年赴美进行为期两年的交流访问,1997年获得香港大学博士学位,并继续留在美国圣裘德儿童研究医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0年1月,受聘回到香港大学医学院,任研究助理教授。2001年任助理教授。2003年被提拔为副教授,2005年正式被聘为港大教授及新发传染性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现为香港大学终身教授和明德教授、WHO流感参比实验室联席主任、香港特区政府新发及动物源性疾病顾问、世界卫生组织顾问、中国科学院海外评审专家等。他所领导的新发传染性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为首家境外国家重点实验室,也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全球的10 大H5N1 禽流感参比实验室之一。

管轶教授长期从事流感和其他新发传染性疾病研究,为中国及周边地区新发传染病的研究和控制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其研究成果多次在《Nature》、《Science》、《The Lancet》、《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PNAS》等国际顶级刊物上发表。他在新发传染病研究领域的成就得到同行一致认可,在该领域发表的260 多篇专业学术论文,被引用次数达到两万两千多次,拥有专利20余项,学术水平指数(high citation / h-index,高引用论文指数)达到74。在流感领域,2009年个人排名列全世界第四位(汤姆逊科学信息研究所ISI排名)。由于在控制SARS和禽流感上的成就,曾被评为美国《时代》杂志多次报道,并被评选为《时代》杂志18位世界卫生精英人物(2005)、“亚洲英雄”(2006)。

曾担任国家重大专项《SARS病毒动物宿主研究》的首席科学家,主持WHO和NIH 项目“全球大流感的预备”、香港卓越学科领域计划(AoE)、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专项资金(“孔雀计划” 新发传染病创新团队项目)等多项流感、新发传染性疾病防控的重大国际性课题。获广东省科学技术特等奖(2004)、国家科技进步奖(2005)、美国NIH特别贡献奖(2009)、珠海市专利奖金奖(2009)、香港政府食环署杰出研究奖(2010)、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10)、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13)等。

其主要科技成就包括:

1)2003年SARS爆发期间,在广东发起SARS病原调查和诊断,与其团队率先分离鉴定出SARS冠状病毒(2003 Lancet),并证明果子狸等市场野生动物是SARS的直接来源(2003 Science);通过建议政府取缔野生动物市场,彻底遏止了SARS的再次爆发及流行;发现蝙蝠是各种哺乳动物冠状病毒的贮存宿主(2007 J Virol),这是冠状病毒生态学中最重要的结论之一。

2)自2000年开始,在华南及越南地区建立了全面覆盖人类、家禽畜、候鸟及野生动物的病毒监测网络,为研究流感及其他新发病毒的生态学、进化演变及高致病性禽流感在全球的传播奠定了基础。通过对病毒进化、传播方向的实时监控,为亚洲乃至全世界的流感控制提供准确的预警和科学的参考依据(2004 PNAS, 2004 Nature, 2005 Nature, 2006 PNAS, 2008 PLoS Pathogens等多篇重要学术论文)。

3)作为H5N1全球十大参比实验室之一,其领导的研究小组每年为世卫大流感准备计划提供一半以上的疫苗候选株。在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研究中,通过临床实例找到利用恢复期血清治疗高致病性禽流感重症患者的有效方法(2007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目前H5N1恢复期病人血清及抗体已被列为国家战略储备物资和危重病人首选治疗方案。

4)通过对30多年来华南地区猪流感病毒的研究,率先揭示出2009年新甲流H1N1病毒的起源和进化途径(2009 Nature),指出国际生猪贸易在病毒传播和新型变种产生中所起的作用(2011 Nature),并报道了首个新甲流杂交变种及其进化趋势(2010 Science)。在随后的监控中,发现新甲流病毒不断与原有的猪流感病毒发生重组,其中某些变种不仅具备了跨物种传播到其他哺乳动物的能力,还已经在猪群中逐步建立起稳定的种系,因而对人类健康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5)2013年H7N9禽流感爆发后,在全球首先完成了用实验动物对其传播性及致病性进行研究的报道,为评估H7N9病毒的大流感特性提供了科学参考依据(2013 Science)。随后又在华东活禽市场上发现了一种与H7N9高度相关、具有感染人潜能的新型H7N7病毒,为防止其他H7病毒的可能感染和传播发出了警示;并系统阐释了H7N9和H7N7病毒的发生和进化途径,揭示出家鸭和家鸡在禽流感病毒演化、重组并传播到人群中的作用;指出H7N9主要是在市场鸡群的上呼吸道繁殖、排泄病毒,并传播给人类的,从而解决了人类感染的溯源问题(2013 Nature)。

近年来,管轶教授带领他的团队,继续致力于新发传染性疾病的研究,并已将其研究领域拓展到其他病毒家族的发生、传播和进化等科学问题上,同时通过与其他国际顶级研究所和制药企业合作,积极从事新发传染性疾病的诊断试剂、疫苗、单抗和药物开发工作。

京ICP备号
版权所有 何梁何利基金
THE HO LEUNG HO LEE FOU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