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秀新

邓秀新,作物育种学家,1961年11月出生于湖南省宜章县。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华中农业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农业部国家现代农业(柑橘) 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科技部973计划首席科学家,园艺植物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国际国内多个重要学术刊物主编、副主编,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常委等职务,曾任第二、三届中国柑橘学会理事长,中国柑橘学会名誉理事长,第十一届国际柑橘学会执行主席。

1982年,邓秀新毕业于湖南农学院(现为湖南农业大学)园艺系果树学专业,后在华中农业大学师从章文才先生攻读果树学硕士与博士学位,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位果树学博士。1989年、1993年和1996年,邓秀新三次远渡重洋,被公费派往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柑橘研究及教育中心进行合作研究。

回国后他立足国内、放眼世界,争取到了多个果树基础和应用研究项目, 利用中国柑橘学会的平台以及主持国家柑橘重大项目这一纽带,团结国内同行,促进产学研的结合,提高了果树学科的凝聚力与研究水平,无论在柑橘微观技术领域,还是在我国产业宏观问题和国际市场的变化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扩大了我国柑橘产业在国际上的影响。曾先后荣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优秀青年教师(科研类)二等奖(1992)、中国科协第三届青年科技奖(1992)、“全国模范教师”(2004)、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6)、“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7)、“农业科技推广标兵”(2007)、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2)、“中华农业英才奖”(2012),2011年度“美国园艺学会国际杰出园艺学家奖”和“国际柑橘学会会士”(2012)等多项荣誉。

近30年来,邓秀新的主要学术贡献包括:

(一)建立完善了柑橘细胞融合及培养再生技术体系,并成功应用于种质创新与遗传改良

在我国率先建立了柑橘原生质体培养、融合再生和杂种分子鉴定技术体系;完善了电场诱导融合技术,构建了非对称融合实验体系;并将现代分子标记技术用于融合再生植株的遗传分析;这些技术构成了我国果树甚至整个木本植物最为完善的细胞融合技术体系。通过细胞融合技术共创制了40余例柑橘体细胞杂种和胞质杂种,其中柑橘属和金柑属的体细胞杂种为世界首例,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同时以创制的体细胞杂种为父本,与有籽柑橘品种倍性杂交,经胚挽救获得20余个杂交组合共459个株系的三倍体,为无核品种选育奠定了种质基础。早期获得的部分三倍体株系目前已开花结果,表现为无籽。这些新种质将对我国未来5-10年柑橘产业的种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此外,将四倍体体细胞杂种花粉授于二倍体单胚性多籽柚品种,不仅显著提高了柚的坐果率,又能直接大量生产种子败育的瘪籽柚,该技术已获国家发明专利。

(二)对我国柑橘资源进行了系统的分子评价和保存技术研究

开发建立了柑橘cpSSR、SSR、AFLP及RAPD分子标记技术体系,对我国370余份主要柑橘资源尤其是野生资源进行了遗传多样性评价,明确了其亲缘关系;离体保存100余份种质,建立了世界最大的柑橘离体种质库,完善了柑橘超低温保存技术;发掘了一批有重要经济和研究价值的突变体,构建起我国柑橘功能基因组和分子育种研究的技术平台。

(三)建立了组学技术平台,开展柑橘果实品质尤其是色泽品质形成机理研究,提升了基础研究水平

相继建立起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小RNA组学、蛋白组学以及代谢组学等组学技术平台,并利用这些平台对柑橘色泽突变体及其野生型进行了转录水平、转录后水平和蛋白水平比较分析,明晰了突变体中表达发生显著变化的基因及分子途径,为深入探讨柑橘红肉突变体番茄红素的积累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  

利用双单倍体甜橙材料,结合DNA-PET及Shotgun技术,以及引入RNA-PET技术对基因组的转录本注释,较短时间内独立完成了柑橘全基因组测序,为新型分子标记开发和重要性状基因的发掘利用提供了大量的序列资源,对其深度分析很好地解释了争议多年的甜橙起源问题,相关研究结果已在《Nature Genetics》杂志上发表。甜橙基因图谱是中国自主完成的首个果树作物基因组序列图谱,也是世界上第一例芸香科植物基因组图谱。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即得到了覆盖率近90%的高质量图谱。媒体评价说,甜橙基因测序代表了“中国速度”。                  

(四)品种选育与服务产业

利用国际合作和国家“948”等项目的支持,经过10年试验,已筛选出适合我国长江流域栽培的“红肉脐橙”、“HB柚”、“伦晚”脐橙等品种,带领团队,培育了“早红”脐橙、“兴锦”(鄂甜橙一号)以及“鹿寨蜜橙”(桂橙一号)甜橙等新品种,研究配套了这些新品种的栽培技术,建立了无病毒良种繁育基地,目前正在湖北、湖南、江西等7个省(市)种植推广,示范推广面积达近百万亩。

担任农业部种植业专家顾问、“948”柑橘项目首席专家、现代农业柑橘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以来,他深入基层和农村,将自己的研究与生产相结合,更好地为广大柑橘产区服务,为广大果农服务,帮助当地政府和农民解决实际问题。这些年来,他的足迹遍布中国主要柑橘产区,完成了中国柑橘产业布局的整体规划,有效地引导了柑橘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布局得到优化,对我国柑橘产量在四年时间内由1000万吨跃升至2500万吨,鲜果供应期从原来的主要集中在9月-次年1月延伸到8月至次年6月做出了贡献。在江西赣南和湖北秭归等柑橘产区,常常听到干部群众讲:“我们可以不认识县太爷,但不能不认识邓教授,是他给我们带来了希望”。

20多年来,邓秀新一直没有离开讲台。他信奉的名言是“身教重于言教”。在长期的人才培养过程中,结合自身成长的经历,邓秀新十分注重总结人才培养规律。比如,他认为:研究生刚入学,必然要经历理论学习向研究发展的过渡阶段,这个阶段可能有几个月甚至更长,导师需要现场点拨和鼓励,帮助学生树立起做科研的自信,过渡阶段后,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容许“试错”。

在这种严谨、求实、宽松的学术氛围中,已指导博士研究生30余名,硕士研究生40余名,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4部,指导的研究生3人荣获年度“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1人获 “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6人获 “湖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上个世纪90年代初邓秀新主持果树学学科建设以来,经过10多年的努力,该学科已建立起合理的人才梯队。他经常鼓励团队的每一个人紧紧围绕服务社会,面向基层。邓秀新所带领的团队走出的“围绕一个领军人才,带领一个创新团队,支撑一个优势学科,带动一个富民产业”的发展模式已成为华中农大的重要发展经验,被广泛地推广。柑橘研究团队先后荣获湖北省、教育部、国家基金委优秀创新群体和中华神农科技奖优秀创新团队。已取得国家及省部级成果奖20余项,国家授权专利3项。

2008年10月下旬,第11届国际柑橘学大会在武汉召开,上千名国内外柑橘专家参加了被誉为柑橘学界“学术奥林匹克”的盛会,其中包括600余名外国嘉宾。这也是国际柑橘学会成立40年来首次选择在中国召开会议。承办这样国际顶级学术会议的底气,正是来自于邓秀新和中国柑橘学界所表现出的强劲实力,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可。

京ICP备号
版权所有 何梁何利基金
THE HO LEUNG HO LEE FOU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