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宁,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优秀青年教师奖、四川十大杰出青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第1)、省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2项第1),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项、研发国家二类新兽药6个,主编专著3部,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论文132篇(SCI 47篇),培养硕士70人、博士22人。主持973、863、自然科学基金、成果转化基金、科技支撑计划等10余项,合作企业瑞普、惠中、高金、蓝雁、圣迪乐、大北农等合作企业通过成果转化,产生直接效益50.55亿元,成为行业和区域领军企业,对动物疫病防控、产品安全、产业发展做出重大创新性贡献。
1963年8月,出生于四川省西昌市,1978年考入四川农业大学兽医专业,1982-1985师从我国著名兽医学家、四川农业大学夏定友教授,获预防兽医学硕士学位后留校任教,1992年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优秀青年教师奖,1996年破格晋升教授。1998年-2001年师从著名生物技术专家、四川大学刘世贵教授,获遗传学博士学位后担任博士生导师,在教学科研中把生物技术与动物医学结合起来,开辟了动物疫病防控新途径。先后多次到美国、英国、西班牙、丹麦、澳大利亚等访问学习和合作研究。2002年当选中国共产党十六大党代表,2003年获四川十大杰出青年。2005年起,担任四川大学“985”西南资源环境与灾害控制科技创新平台学术带头人,2009年带主持建成动物疫病防控与食品安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以动物疫病防控和动物产品安全为主要研究方向,已成为我国特别是西部地区有重要影响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技术开发的基地。2011年起,担任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2012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现任中国农业部兽药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蛋鸡)岗位科学家,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副理事长,“中国预防兽医学报”编委,“中国家禽”编委,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传染病学分会常务理事,四川省畜牧兽医学会副理事长,四川省畜牧兽医学会动物预防医学分会理事长等职。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第1)、省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2项第1),第一发明人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项、研发获国家二类新兽药6个,主编专著3部,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论文132篇(SCI 47篇),培养硕士70人、博士22人。主持973、863、自然科学基金、成果转化基金、科技支撑计划等10余项,合作企业瑞普、惠中、高金、蓝雁、圣迪乐、大北农等合作企业通过成果转化,产生直接效益50.55亿元,成为行业和区域领军企业,对动物疫病防控、产品安全、产业发展做出重大创新性贡献。
主要科研成果:
(1)猪鸡病原菌耐药性研究及其在安全高效新兽药研制中的应用
猪、鸡是我国最主要的食品动物和蛋白质来源,近5年,生猪年出栏量超过6亿头,鸡年出栏量超过100亿只(中国畜牧年鉴)。猪、鸡肉消费占我国肉类总量80%以上。细菌性疾病和药物残留严重危害猪鸡健康、养殖效益和产品安全:
如猪链球菌、猪鸡沙门氏菌引起人感染发病的公共卫生事件。在规模化养殖条件下,细菌性疾病呈多发趋势如大肠杆菌等,畜禽因细菌性疾病致死或生产性能下降等造成全国年直接经济损失400 亿元(畜牧业年鉴)。病原细菌产生耐药性是致细菌疾病难控治、用药量大(每年畜禽抗生素原料药用量多达10万吨)、产品药残高的关键技术难题,如近年来出现耐多种抗生素的结核杆菌、金黄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超级耐药菌”,引起了极大关注。
针对这些问题,王红宁教授带领项目组,通过产学研结合12 年联合攻关,揭示了猪鸡病原菌耐药性变化规律,创新了耐药性控制理论和应用技术,并在安全高效新兽药研发中得到广泛应用;建立5种细菌耐药基因分子检测新方法;研制7种动物专用抗生素制剂;创制非抗生素免疫增强剂4种;获国家二类新兽药证书6个;合作单位天津瑞普上市、洛阳惠中建成首个国家兽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4个省市包括新大牧业、高金股份、圣迪乐、大北农等90家国内知名企业参与成果转化,为猪鸡养殖健康和产品安全提供核心技术。为保障我国猪鸡养殖健康、公共卫生和产品安全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成果获2004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1),2012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1)。
(2)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防治及基因工程疫苗创制
1992年,我国大部分区域的养鸡场流行鸡传染性支气管炎,该病由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鸡死亡率30%—50%,产蛋率下降50%—70%,因病毒变异,已有疫苗不能有效防治,养殖户经济损失严重,经过近5年的研究,1997年王红宁在美国Avian disease发表我国第1篇IBV分离鉴定论文,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深入研究,完成流行病学调查,建立了我国IBV毒株库,建立区别病毒强弱毒检测方法,对病毒全基因组测序、反向遗传操作,研制新毒株多价灭活疫苗,创制基因工程苗3种(生物安全证书3个),新型分子免疫佐剂4种,指导瑞普、天邦等上市公司IBV疫苗产品升级,新疫苗的应用有效防治了鸡病的发生,在30个养禽企业进行了成果示范。项目阶段成果获2000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1),该研究目前在国家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正在取得更多成果。
(3)规模化猪场疫病综合防控研究
四川和西南地区是我国养猪主产区,猪的养殖数量大,地方品种的品质优,千家万户和规模养殖并存,疾病防控压力大,疾病和残留是生产和出口的主要制约因素,猪肉出口量不到10%,王红宁带领项目组,创新“准确诊断,准确免疫,准确用药”的猪病防控思路,优化规模化猪场免疫程序,建立猪病净化和生物安全体系,为四川、重庆等生猪主产区重大疫病防控和产品安全提供了新技术,指导高金股份、蓝雁食品等25个示范企业获得猪肉绿色食品和出口认证,蓝雁食品通过实施本项目研制的生猪养殖标准规范,成为我国第一个获得新加坡认证的猪肉出口企业。猪肉产品质量提高和出口增加,在养猪主产区取得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成果在2001、2011年分获四川省、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各1项(排名第6,第8)。目前王红宁教授主持的生猪产业链中的猪病防治项目,继续为猪病防治提供技术保障,仅2012年四川和西南地区就有389家万头以上的养猪企业得到了“准确诊断,准确免疫,准确用药”的技术支持。
(4)结合科学研究培养创新人才
王红宁教授在研究生培养中按照自己提出的“勤奋学习、探索求知、积极实践、勇于创新”的培养理念,言传身教,结合科学研究和生产服务培养创新人才,迄今,她的研究生获得学位的硕士70人、博士22人中,有的已成为大学教授、有的是企业研发核心人才,有的在动物疫病防控、进出口检疫等部门已成为中坚力量。
2012年,我国畜牧业产值22000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0%,已成为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因动物疫病导致畜禽死亡造成的经济损失占畜牧业产值的15%-20%,即3000-4000亿元,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任重道远,大有可为。为了动物疫病防控和动物产品安全,王红宁教授正在不断努力,将取得更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