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尔卫,男,1970年4月出生于广东省广州市。现为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乳腺外科教授、主任医师。
宋尔卫是教育部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CMB(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杰出教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广东省抗癌协会第三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医学会乳腺病学分会主任委员;获第二届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和第十一届中国青年科技奖;他指导的博士生论文入选2011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Cancer Cell出版的特刊介绍了他的研究工作。
宋尔卫主要从事乳腺癌的生物学特性及治疗学基础研究,在非编码RNA调控肿瘤侵袭转移及靶向导入小分子RNA抑制肿瘤转移的研究形成特色。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44篇,含Cell、Cancer Cell、Nature Medicine、Nature Biotechnology、Science Tranlational Medicine各1篇。总SCI影响因子309.668分,其中单篇最高32.4分(Nature Biotechnology)。研究成果被Science等学术期刊正面引用,第一或通讯作者论文SCI他引总次数为2456次,单篇SCI他引超过400次的有:Nature Medicine(660次)、Cell(541次)和Nature Biotechnology(436次)。他13次应邀在重要学术会议作报告,4次在国际学术大会担任大会或分会场主席。获发明专利4项。研究成果入选2008年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获201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主要的学术贡献:
一、发现微小RNA(miRNA)对肿瘤起源细胞生物学特性的重要调控作用。
2003年Al-Hajj等首次从实体瘤中分离出成瘤能力强大的具有干细胞样特性的一群癌细胞,又称肿瘤起源细胞(T-IC),但当时对调控这群细胞的自我更新等干细胞样特性的分子机制尚不明确。宋尔卫2004年9月全职回国工作后在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5)等资助下独立带领中山大学研究团队,发现let-7调控其自我更新、多向分化及成瘤能力等特性,首次揭示miRNA对肿瘤起源细胞生物学特性的重要调控作用。研究成果在2007年12月Cell发表,第一标注单位为中山大学,最后通讯作者为宋尔卫。Cell Stem Cell和Nature Biotechology对该研究成果进行专题评述,认为“该发现在干细胞研究中具有广泛的意义,以令人信服的证据揭示了let-7/HMGA2通路作为肿瘤干细胞功能性标志物的地位”。Nature Reports Stem Cells及Nature China分别将该成果选为研究亮点,指出“该研究揭示了miRNA分子具备调控乳腺癌细胞的干细胞样特性的功能”。Nature Reviews Cancer、Cell等杂志正面引用了该研究成果。该成果入选2008年教育部“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 并获评“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他后续的研究进一步证实miRNA对乳腺癌起源细胞多种生物学行为的调控作用,发现miR-30、miR-128和miR-34c调控乳腺癌起源细胞的自我更新、凋亡、侵袭转移和化疗耐受等生物学特性,以及miRNA参与肿瘤细胞抵抗凋亡和分子靶向治疗的调控机制。美国科学院院士、麻省理工学院White Head研究所创始人之一Robert A.Weinberg在J Cell Sci上发表的关于miRNA的综述正面引用了其中的研究结果。
二、发现PITPNM3是趋化因子CCL18的功能性受体。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对肿瘤生物学行为的调控作用及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宋尔卫团队发现趋化因子CCL18是TAM促进乳腺癌细胞侵袭和转移的关键因子。另外,在此之前CCL18的受体一直未被发现,制约了医学界针对CCL18的治疗策略。宋尔卫等成功分离鉴定了CCL18的功能性受体是6次跨膜的PITPNM3蛋白,区别于传统的7次跨膜趋化因子受体,并证实该受体介导CCL18促进乳腺癌细胞转移的功能。成果以Featured Article形式发表于Cancer Cell,国际细胞因子协会主席、著名免疫学专家Alberto Mantovani在同期杂志上发表述评,认为该工作进一步阐明了趋化因子在肿瘤中的作用,并建议CCL18可列入肿瘤治疗的潜在靶标之一。Nature杂志把该文选为“本周研究亮点”进行报道,Nature Reviews Cancer和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等杂志正面引用了该成果。该项目获发明专利1项。
三、在动物体内证实靶向癌细胞导入小分子干扰RNA抑制肿瘤转移的可行性。
RNA干扰具有强大的基因沉默效能,但当时尚未明确其在动物体内是否具有作用,宋尔卫在博士后研究期间,应用小分子干扰RNA(siRNA)在小鼠肝炎模型中成功保护肝细胞,成果发表于Nature Medicine。被Science杂志评选的“2003年度全球十大科技突破”第4项“Still hot” (指RNA干扰仍然是热点)选用为代表性成果。麻省理工学院的Philip A Sharp(1993年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美国科学院院士、前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在Nature Reviews上的综述把该研究定性为“首次在整体动物疾病模型中显示RNA干扰的治疗作用”。该项目获发明专利1项。为进一步解决如何在体内导入siRNA的关键问题,他应用单链片段抗体技术在动物体内靶向导入siRNA获得成功,研究成果在Nature Biotechnology发表,被选用为该刊当期杂志的封面故事“RNAi Magic Bullet”,Nature杂志把该研究选为“研究亮点”进行报道。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对该研究进行了题为“靶向特异细胞类型的RNA沉默”的专题述评。该项目获发明专利1项。
2004年回国后,宋尔卫进一步发展靶向导入技术应用于肿瘤治疗,研制抗Her2单链片段抗体与多肽融合蛋白作为载体,实现在荷瘤鼠体内把siRNA选择性导入Her2阳性乳腺癌细胞,成功抑制了肿瘤生长和转移。研究成果发表于2012年的Science杂志的子刊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Nature Reviews Cancer对该研究进行了题为“siRNAs jump the hurdle”的专题报道,认为该发现“为siRNA治疗肿瘤提供了可行的方法”。美国国立人类基因组研究所把该成果与同期发表于Nature和Science的两项研究并列为“Genome Advance of the Month”,并配以“揭开癌症基因组地貌”的标题,指出“来自中国中山大学的科学家探讨了siRNA 作为肿瘤治疗药物的应用潜能”。该项目获发明专利1项。此外,通过与中科大王均等合作,采用自降解纳米颗粒同时靶向导入化学药物和siRNA,提高了肿瘤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