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立信,男,1942年12月出生于山东省莱州市。1965年毕业于山东医学院医疗系,同年分配到潍坊医学院,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和教授。1987年1月-1988年底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眼科中心从事角膜病应用基础研究。1991年在青岛创建山东省眼科研究所,发展至今,山东省眼科研究所现拥有青岛眼科医院、山东省眼科医院(济南)、省部共建国家眼科学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山东省眼科验光配镜中心,是眼科学博士培养单位,教育部眼科学国家重点学科、卫生部国家眼科专业重点专科,已成为集科研、医疗、教学为一体的我国最主要的眼科中心之一。2001年12月谢立信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名誉院长、山东省眼科研究所所长,兼任亚洲角膜学会副主席、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角膜病学组组长、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副主任等学术职务。
谢立信教授主要从事眼科角膜病、白内障等眼前节疾病的应用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治,是我国角膜病专业的领军者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开拓者。先后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973”项目课题、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研究项目、“863”项目课题和山东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等30余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共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其中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 SCI收录论文90篇。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个人专著3部,主编、主译和参编书籍28部;为首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1项、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4项;先后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卫生部优秀留学回国人员称号,是第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共产党十六大代表;获得中华眼科学会奖、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眼科中心国际杰出成就奖、中美眼科学会“金钥匙奖”、山东省十大自主创新人物、中华眼科杰出成就奖、美国眼科学会成就奖和亚太地区眼科学会Arthur Lim奖、中国首届眼科医师奖等荣誉奖励20余项。
作为青岛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院校的博士生、硕士生导师,已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上百名,为我国眼科学教育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主要学术贡献如下:
一、眼科角膜病领域
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角膜移植学》、《角膜病学》和《角膜病图谱》三本专著。
1、感染性角膜病发病率占我国致盲性眼病的第二位,仅次于白内障。在科技部973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下,在国际上首先提出并证明了“不同真菌菌种的菌丝在角膜内存在水平或垂直生长方式”的创新理论,首次报告了我国真菌性角膜炎主要致病菌为镰刀菌属(占感染病例的70-80%),其菌丝水平生长,次之为曲霉菌属,其菌丝垂直生长;将创新理论迅速转化应用于临床,提出板层角膜移植术应是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主要手术方式,从穿透角膜移植术转化为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真菌性角膜炎,手术成功率达92.7%,有效缓解了我国活性供体角膜来源不足和穿透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难题,在国内外得到推广应用,该研究成果被写进美国权威角膜病学专著《Cornea》第86章和139章(2005年),2006年应邀在美国眼科年会(AAO)做1小时的“真菌性角膜炎诊断和治疗”学术讲座,这是110届AAO以来唯一由中国学者主讲的科学专题,鉴于在感染性角膜病领域的学术贡献,获得2008年美国眼科学会成就奖,这是中国大陆学者首次获此殊荣;并获得亚太地区眼科学会(APAO)Arthur Lim 奖,该奖项也是首次由中国人获得,提升了我国在感染性角膜病防治领域的国际地位;2011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2、角膜内皮细胞功能失代偿标准的研究。在国际上首先提出并论证了角膜内皮细胞功能失代偿的早期诊断标准,应用该标准可在内皮细胞功能失代偿前3~6个月即做出临床诊断;并创造性地用活性密度代替活性率,完善了正确评价内皮细胞活性的方法,此理论已广泛应用于角膜内皮显微镜的设计,对指导临床和提高手术成功率具有重要价值。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3、是我国眼库的主要创建人之一,创建的山东眼库是我国目前被国际眼库联合会承认的三大眼库之一。1981年研制成功“人脐带血清角膜活性保存液”,保存角膜内皮细胞活性可达4天;1997年研制的“角膜中期活性保存液”,活性保存时间提高到11天;2002年研制出“角膜器官培养保存液”,保存角膜活性达4周。上述成果已在全国推广使用并取得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填补了国内空白。主持修订了我国首部眼库医学标准,推进了国内眼库的国际化建设进程。
二、眼科白内障领域
1、1993年在国内率先引进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并在全国开展和推广,为包括多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外宾、中央和省部级领导成功施行了复明手术。近年来对儿童白内障手术进行了一系列技术革新,在推动我国白内障手术技术进步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对复杂白内障手术方法进行创新。对复杂眼外伤(无虹膜、无晶状体和无玻璃体眼)行带虹膜隔人工晶体植入,成功解决了其术后视力差和畏光两大难题;对硬核白内障采用“W”型挑眉式巩膜切口,使切口由12mm缩小为6mm,大大减少手术散光;对葡萄膜炎和青光眼术后继发硬核白内障行角膜切口囊外摘除,安全有效。1994年主编出版我国首部《人工晶体植入学》,1997年再版。2005年获得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三、眼科创新药物的研制和开发
针对眼科用药难以达到眼内有效药物浓度的国际性难题,独立研发了FK506眼内植入缓释系统,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和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合作研制我国第一个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可供眼内植入的缓释药物载体辅料,该载体辅料可随药物释放而逐渐生物降解,与眼内组织相容性好,极具临床应用价值。历经11年研究,应用此辅料制作的可供眼前房植入的埋植用环孢素缓释片,可有效防治高危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取得了比传统手段更好的疗效,开辟了角膜移植术后防治免疫排斥反应用药的新途径,该药已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药物临床试验批件。在眼科创新药物方面,已获得五项国家发明专利。
从医46年来,始终坚持工作在医疗的第一线,是中央保健委员会专家,现每年仍主刀完成1500余例复明手术。迄今为止,已成功为1万余例角膜盲患者施行角膜移植手术,恢复了视力,为1.5万余例白内障患者施行了复明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