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洪琪

马洪琪,男,1942年生,上海市人,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曾任水电十四局总工程师、局长,华能澜沧江水电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现任华能澜沧江水电有限公司高级顾问,我国水利水电地下工程和坝工建设领域技术带头人。他首次提出加快地下厂房洞室群建设的“平面多工序、立体多层次”的施工方法,首创地下厂房4、5、6层立体开挖,缩短工期半年,为复杂洞室群的施工规划和组织提供导则。探索和完善了大型地下厂房顶拱开挖、岩壁吊车梁施工和高边墙稳定的4项创新技术:提出了“先中后边、先软后硬”的厂房顶拱开挖及支护原则,制订了“双向爆破、锁脚锚杆”的岩壁吊车梁施工技术,提出了高大洞室“施工分层、一次预裂、薄层开挖、随层支护”和大挖空率厂房高边墙“先洞后墙、重点加固”的安全建设技术。系统总结了高压长斜井成套施工技术,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压长斜井滑升模板,采用液压系统控制模板沿中梁滑升,有自锁功能的前后液压爬升器作为动力沿底部钢轨腹板带动滑模系统整体爬升,实现斜井混凝土衬砌连续滑升,平均滑升8m/d,填补了此项技术空白,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系统总结了无钢衬高压钢筋混凝土岔管成套施工技术:采用控制爆破技术减小围岩松弛,研发排水透气模板改善混凝土表面质量,首次采用6.5mpa高压固结灌浆技术以提高围岩抗力,使该新型结构在类似工程推广应用。以上成果已纳入两部国家规范和5项国家级工法。

在小湾水电站300m级拱坝的建设中,他组织设计、科研单位对重大技术问题协同攻关,成功攻克了700m工程高边坡稳定技术,总结形成了“高清坡、低开口、陡开挖、强支护、先锁口、排水超前”的开挖支护原则,提出了工程高边坡施工程序、方法和控制标准。针对坝基岩体开挖过程中出现罕见的卸荷松弛现象,如“板裂”、卸荷裂隙差异回弹、蠕滑和岩爆,制定了“预锚、边挖边锚、机械清挖、加强固结灌浆、增设锚筋桩”等综合治理措施,并提出了开挖体型应平顺圆滑,避免突变,坝基布置的灌浆洞、排水洞应遵循先洞后坡的开挖原则。在高拱坝混凝土温控防裂技术研究中,

对混凝土性能制定了“高强度、中等弹模、低热、大极拉值、不收缩”的技术路线,开发低热微膨胀水泥,优化混凝土配合比,使之达到特高拱坝混凝土技术要求。在实际施工中,揭示了现行温控规范对200m以下的薄拱坝是合适的,对特高厚拱坝不完全适用,为此提出了新的温控准则:即一期冷却结束后要不间断地进行中期冷却以控制温度回升;二期冷却应在拟灌区以上设同冷区,其高度为0.2倍坝体厚度,在高度方向形成较小温度梯度;控制冷却水温与混凝土内部温差10℃-15℃,降温速率﹤0.5℃/d。发展了特高拱坝温控防裂技术。

在糯扎渡水电站建设中,他主持“250m级高心墙坝料特性与坝体结构优化研究及应用”课题,在软岩堆石料在上游坝壳的利用、土石料静/动力本构模型、心墙水力劈力机制研究等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大坝顺利建设提供技术支撑。他提出了掺砾土心墙料简单而可靠的掺砾工艺,研发了直径为600mm的超大型全料击实仪,并与小型击实仪压实细料的等量替代法成果对比分析,实现了准确而快速的现场土料压实质量检测方法。他联合天津大学开展“高心墙堆石坝施工质量实时监控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研究课题,采用施工信息PDA实时采集技术、GPS和信息技术,开发了一种具有实时、高效、在线、连续、自动的施工质量实时监控和信息反馈技术,确保大坝施工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为土石坝施工质量的高标准控制提供了新的途径,成果获得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他主持“300m级面板堆石坝适应性与对策研究”课题,系统总结了国内外200m级面板坝筑坝技术的主要经验和教训,对300m级面板堆石坝的筑坝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主要筑坝集成技术和坝体变形控制和渗流控制的主要工程措施,包括优选筑坝材料、合理选择断面分区和填筑参数,改进分缝、止水、配筋等面板结构,优化坝体填筑程序,设置超高及预沉降措施等,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的基础科学和关键技术问题。

上述研究成果,在我国大型水电工程建设中得到了推广应用,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马洪琪学风严谨、品行端正、勤奋踏实、团结同事,45年来始终在水利水电工程第一线从事工程技术及项目管理工作,参建了20余座大型水电工程,为开发我国丰富的水能资源做出了重要贡献。马洪琪院士共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12项,其中“广州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实践”、“XHM-7型斜井滑模系统的研制与实践”和“重大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实时控制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三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2年获云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称号,1994年获国家级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200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11年获云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发表论文50余篇,主编《中国水利水电地下工程施工》上、下册,出版专著《大型水电工程建设技术》。

京ICP备号
版权所有 何梁何利基金
THE HO LEUNG HO LEE FOU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