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新敏

郝新敏,男,1967年5月出生于河南省禹州市。

1984年9月至1988年7月,就读于北京化纤工学院染整工程专业,获得学士学位;1988年9月至1991年4月,就读于北京服装学院染整工程专业,获得硕士学位;2000年9月至2004年6月,就读于东华大学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专业,获得工学博士学位。

1991年4月至1994年5月,在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服装功能功效研究室工作,任助理工程师;1994年6月至2000年8月,在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服装功效材料研究室工作,任工程师;2000年9月至今,在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服装功效材料研究室工作,任高级工程师。

长期从事纤维制造、功能纺织材料与汉麻生物综合利用研究,在纤维加工、纺织印染、防护服装、汉麻生物材料等方面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注重技术创新和科研成果的应用转化,为军队换装和服装材料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在国内外同行中有着很高的知名度和广泛的影响力。

主持或作为主要研究者完成了“涤纶原液染色工艺技术研究”、“多异多重复合化纤长丝织物理论研究及其实践”、“军用防护材料研究及其应用”、“军用抗菌防臭材料研究”、“新型鞋靴材料、模压工艺设备研究”、“医用‘非典’防护服装系列研究”、“选择性渗透膜及核生化防护服装”、“多组分耐高温阻燃系列织物生产关键技术及产业化”、“膜裂法制备聚四氟乙烯纤维关键技术及应用”、“汉麻秆芯超细粉体改性聚氨酯涂层材料关键技术及产业化”、“汉麻韧皮纤维加工技术与应用研究”等十多个军队、省部级和国家863项目。

系统进行了防护材料研究和开发。①研究了纺织材料防静电和抗菌防臭机理,研制了有机导电纤维和抗菌防臭加工技术,批量生产了军用防静电服装及抗菌防臭内衣、鞋袜,解决了静电防护和军队穿着卫生性问题。②发明了高温高压膨化染色新工艺,有效解决了芳纶阻燃纤维染色难题,开发了系列高性能阻燃织物。③研究了膨体聚四氟乙烯(PTFE)膜的微孔控制和改性机理和方法,发明了三维拉伸制膜方法,研发了 PTFE 纳米微孔膜、亲水膜、复合膜、环保膜等系列产品,研制了“非典”防护服,解决了透湿与防护之间的矛盾;将主动防护与被动防护结合,研制了多功能选择性透过复合膜材料核生化防护服装,通过杀灭、阻隔及吸附等原理来实现核生化防护;发明了膜裂法 PTFE 纤维生产工艺和成套生产设备;在国内建立了多条 PTFE 微孔膜及纤维生产线,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产品广泛应用于医用、核生化等防护服装和环保领域。这些材料和技术具有国际先进水平,推动了我军乃至我国防护服装的发展。

在国内率先研究生产了差别化合成纤维仿真织物和化纤复合丝被装材料。研发了多异多重复合化纤长丝,独创地提出了“先松后紧、松紧结合”长丝仿毛新工艺,使其具有“先软后硬,软硬适当”的独特风格;研制了高强低伸的涤纶长丝,设计了高强耐磨织物结构,解决了军用帆布强力低、耐磨差等难题;攻克了复合变形纱的原液染色难关,解决了军服材料的色牢度难题。相关材料和技术水平国际领先,为驻港部队服装、07军服提供了新材料,满足了多次服装、鞋帽、箱包装备更换的需要,已应用军队、武警、公安等十五年。

汉麻综合利用研究与开发,为我国纺织结构调整和我军被装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2006年以来,作为军用汉麻材料研究中心总工程师,负责汉麻综合利用研究项目实施,完成了汉麻研究由设想到工业化生产和应用的转化。作为项目组长,首次提出了利用具有特殊功能的高分子材料来改性存在老化、低温发硬、防水不透湿等缺陷的聚氨酯合成材料,研发了汉麻秆芯超细粉体,独创性的将其与聚氨酯、有机硅胶共混共聚反应,研制生产了系列涂层材料,应用于军队及武警雨衣和作训大衣,解决了长期困扰国内外的防水透湿和低温透湿难题。提出了物理、机械和生物相结合的脱胶工艺,发明了汉麻韧皮纤维生物脱胶、分纤水洗、牵切梳理等新方法,研制了汉麻纤维成套生产设备,在西双版纳主持建成了世界第一条高效环保、精细可控的汉麻纤维生产线,解决了高品质汉麻纤维和纱线生产的难题,并为部队研发装备了系列功能性汉麻军需产品,受到广大官兵的欢迎。汉麻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培育了新的产业集群,使我国汉麻纤维加工和应用走在世界前列。

因表现突出,被选为总后军需装备研究所军服材料学科带头人,先后荣立三等功两次; 2002年被总后勤部评为“科技新星”,2006年被总后勤部评为“科技银星”, 2011年被选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对象”。2004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被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授予“2011年纺织行业年度创新人物”荣誉称号;2012年,获得香港桑麻基金会“桑麻纺织科技一等奖”。

在科技奖励方面,已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1998-6,2001-5)、二等奖2项(2001-5,2011-1),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2004-2);军队及省部级一等奖10项(1项排名第1)、二等奖6项(2项排名第1)。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1998-4,2000-4,2002-6,2003-3)、二等奖3项(2000-1,2001-4,2003-5)。省部级科技及发明一等奖6项(2006-3,2006-4,2010-1,2010-2,2010-3,2011-6)、二等奖1项(2005-1)。

申请国家发明专利84项,已获发明专利授权57项(32项第一),实用新型专利16项,2项国际PCT专利。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SCI收录8篇,EI收录9篇,ISTP收录2篇。主编《医用纺织材料与防护服装》、《功能纺织材料和防护服装》、《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及纤维》等专著3部,参编《汉麻纤维的结构与性能》、《织物防水透湿原理与层压织物生产技术》等专著3部。

积极参与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活动,培养年轻科技人员。兼任天津科技大学博士生指导教师,北京林业大学、北京服装学院、浙江理工大学、西安工程大学、上海大学硕士指导教师,培养研究生十多名。被聘为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轻纺工业专家、全国纤维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保健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化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工学会染料专业委员会委员、《染料与染色》编委等。

京ICP备号
版权所有 何梁何利基金
THE HO LEUNG HO LEE FOU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