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维扬

黄维扬男,1970年8月生,香港浸会大学化学系讲座教授。香港大学荣誉教授、吉林大学、武汉大学、湖南大学、苏州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及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客座教授、大连理工大学海天学者和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高级伙伴计划研究员。1992年获香港大学化学专业一级荣誉学士学位;1995年获香港大学博士学位;1996至1997分别于美国德州农工大学和英国剑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 自1998年在香港浸会大学任教至今。现为香港化学会主席、英国皇家化学会香港分会秘书长、英国皇家化学会特许化学家和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美国化学会会员;长期担任多种国际刊物的客座编辑与编委:如担任Central Eur. J. Chem.杂志编辑;担任J. Organomet. Chem., Macromol. Chem. Phys., Polym. Bull.等刊物的客座编辑;担任Dalton Trans., Macromol. Rapid Commun., Macromol. Chem. Phys., J. Organomet. Chem., Comments Inorg. Chem., J. Inorg. Organomet. Polym. Mater., Macromol. Res., J. Cluster Sci., Current Org. Chem.和Polym. Bull.等刊物的编委。长期从事无机和金属有机配合物合成、分子功能材料, 金属有机聚合物及其应用(如有机发光二极管和有机太阳能电池), 纳米材料和X光衍射晶体学等方面研究工作。在这一领域取得许多开创性的研究成果:确立了新型金属有机芳炔二聚体、齐聚物及其聚合物发光材料的合成及其结构-性质-功能关系的研究;探索并实现了新型功能金属芳炔聚合物分子设计、合成及其在太阳能电池、非线性光学材料、新型磁性纳米材料和有机发光二极管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获得了一系列原创性研究成果,为该类功能材料的新应用探索奠下坚实基础;并积极研究多功能金属有机电致磷光材料在高性能可控彩色和白光有机发光二极管中的应用,最近还发表了目前效率最高聚合物基白光发光二极管,这将为聚合物白光器件的实际应用开辟新途径及为未来节能照明光源的研发提供了良好的材料基础;十余年来主持香港政府研究资助局科研基金项目13项,最近也参加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和国家“973”课题各1项;并获得了2010年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海外及其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原国家杰青B);到帐经费总计达近一千万港币;2010年作为首席科学家之一联合香港四所大学获批香港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为期八年“卓越学科领域计划” ,拨款8000万港币资助“分子功能材料研究所”項目。

现已在Nature Mater., Chem. Soc. Rev., Acc. Chem. Res.,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Coord. Chem. Rev., J. Photochem. Photobio. C: Photochem. Rev., Adv. Mater., Adv. Funct. Mater., Chem. Eur. J., Chem. Commun., Macromolecules, Chem. Mater., J. Mater. Chem.和Inorg. Chem.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70余篇,其中一篇发表在国际顶尖杂志Nature Materials (影响因子32.84),影响因子20.0以上的论文3篇,影响因子9.0以上的论文37篇。被国内外同行他人引用达到5670次, 其中发表在(Nature Mater., 2007, 6, 521) 到目前单篇引用率高达242次。16篇研究论文在Adv. Mater., Adv. Funct. Mater., J. Mater. Chem., Macromol. Rapid Commun., Chem. Asian J.和Dalton Trans.等学术期刊作为封面或者内封面刊出;在ISI最近公布的论文被引用数排名中位于化学界1%顶尖科学家之列, H-索引指数为46;出版专著14部, 19篇研究专著或综述论文及1项美国发明专利 (US7,652,136 B2);多次应邀参加国际会议或国内外著名大学作大会邀请报告超过100次,多次出任国际学术会议的顾问。

2007年,因其在教学工作方面贡献突出,获得香港浸会大学杰出教学表现奖;2009年,因其在科研工作方面贡献突出,获香港裘槎基金会“优秀科研者奖”; 并在2009年泰国曼谷举行的“第四届亚洲前沿有机化学国际研讨会”上获颁两项“亚洲核心计划讲学奖”。由于在金属共轭聚合物合成研究方面的卓越表现,作为首位华人于2010年荣获英国皇家化学会“过渡金属化学奖”, 表扬他在金属共轭聚合物合成研究方面的出色表现,包括在研发太阳能电池和光限幅器件的发展和应用上的重大贡献。2010年荣获国家教育部高校自然科学一等奖和湖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以海外专家身份被邀参加中国科学院长春分院王利祥院长主持的中科院“国际合作创新团队”项目,并于2010年被中科院聘为“海外知名学者”。2011年,获香港浸会大学杰出学术表现奖, 以及首位本港学者获亚洲化学会联合会杰出年青化学家奖, 以表扬他在无机化学范畴的卓越贡献;2012年获“日本化学会杰出讲学奖”, 表扬他在光功能材料化学上所取得的卓越成绩, 以及最近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目前已经培养硕士、博士研究毕业生和博士后研究人员三十余人。

京ICP备号
版权所有 何梁何利基金
THE HO LEUNG HO LEE FOU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