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连铮

一、简历

王连铮,1930 年生,男,辽宁海城人,研究员。1954年毕业于东北农学院。1957-60年在黑龙江农科所从事马铃薯育种研究;1960年赴莫斯科农学院从事遗传育种研究.后获该院博士学位。曾任黑龙江农科院副主任、所长、副院长、院长。1983—87年任黑龙江副省长、常务副省长、党组副书记。1987-94年任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曾任农业部常务副部长、党组副书记,中国农学会副会长、中国作物学会及大豆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中国种子协会理事长、中国科协副主席、农业部科技委副主任、国际农业生物科学中心理事、国际农发基金会理事、粮农组织亚太区农业科研理事会常务理事、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植物遗传育种栽培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欧共体农业技术中心顾问委员会中方主席、中共十二大代表、八届全国政协委员、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兼农委委员。1995年至今担任中国农科院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1988年被选为苏联农科院院士,1991年为俄罗斯农科院院士、1994年被选为印度农科院院士。

二、从事科技研究与创新的领域及成果

(一)主持选育大豆品种33个,国家审定九个,累计推广1.4亿亩

1、在黑龙江农科院,他与王彬如、胡立成共同主持育成大豆品种12个,推广7500多万亩,增产7亿多公斤。黑农26: 获国家发明二等奖。黑农35: 获黑龙江科技进步二等奖。 黑农16获全国科学大会奖。还育成黑农10、11、34等品种。

2、在中国农科院主持育成大豆品种21个,推广6500多万亩。

中黄13:通过国家及九个省市审定。适宜区域29°N~42°N,跨三个生态区13 个纬度,是迄今为止我国纬度跨度最大,适应最广的大豆品种;中黄13 光周期钝感,蓝光受体基因(GmCRY1a)研究揭示了适应性广的分子机理;在黄淮创亩产312.4 kg高产,安徽区试亩产202.73 kg,增产16.0%,全部试点增产,列首位;蛋白含量45.8%,百粒重23~26克。连续八年被农业部列为全国主推品种,连续5年居全国大豆品种种植面积首位,推广6400万亩,增产大豆14亿公斤,新增产值56亿元.获北京科技进步一等奖。

中黄35创全国高产纪录:通过黄淮北片、北方春大豆、内蒙古及吉林审定,属高产高油品种,在新疆创亩产371.8公斤,被547位院士评为2007年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之一。

良种良法创高产:用中黄35结合滴灌施肥化控调酸连续创高产,做到水肥同步,减少化肥流失,有创新.2009年,在新疆创亩产402.5公斤,实收86.83亩,亩产364.68公斤,创我国大豆大面积单产记录。2010年,在新疆再创亩产405.89公斤的全国高产纪录.连续4年被农业部列为主导品种。

(二)创新大豆育种理论方法

王连铮对大豆产量及抗病性等性状遗传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1980年,提出降低株高四种途径,有限品种和无限杂交可产生超亲遗传,育成生育期、株高和蛋白含量均超亲的大豆品种,较好解决了高产与高蛋白的矛盾;发现单株粒重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倒伏性与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用高肥水鉴定杂交后代并选择半矮杆多荚品系育成了高产品种;采用南繁北育、温室加代、缩短株行距、早期淘汰组合、先选组合后选单株、加大优良组合株行数和优良株系早期繁殖等创新了育种方法;利用不同纬度、遗传背景差异大的材料杂交异地鉴定,选育出广适应大豆品种;利用高产和优质品种杂交可育成高产优质品种;利用推广品种与抗源杂交可育成抗病品种.

(三)在野生大豆考察、研究与利用方面取得显著成绩

1979~82年,主持黑龙江野生大豆考察研究,采集野生大豆576份,蛋白含量在52%以上的4份,发现抗病材料。认为:野生大豆具有蛋白质含量高、含油量低、油酸含量低、亚麻酸含量高等特点,可作为进化程度高低的评价标准;提出了野生和半野生大豆变种和变型分类新体系,认为Glycine gracilis不宜作为独立种.

(四)率先开展大豆基因型致瘤反应及基因工程研究

1980~85年,王连铮与邵启全主持开展大豆对农杆菌致瘤反应的研究,选出易致瘤品种94个,并获无菌愈伤组织,愈伤组织含有胭脂碱,证明Ti质粒可作载体将胭脂碱基因转入大豆基因组并得到整合和表达,建立了大豆基因工程载体和受体系统及大豆体细胞培养实验系统。

(五)参与马铃薯品种“克新一号”的选育,累计推广1.49亿亩

多年来,年推广面积超过1000万亩, 1987年获国家发明二等奖。

(六)组织黑龙江省及全国大豆科研协作,推动生产发展

1981~89年间,王连铮任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资助的“加强黑龙江大豆科研促进生产发展”项目主任。项目实施后总产增加了83%,单产提高29.3%.,向上级提出多份发展大豆科研和生产的建议。

(七)推动农业和大豆科研国际合作

王连铮重视国际交流,多次参加世界作物科学大会,与国际农学界有广泛交往,介绍了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的经验.诺贝尔和平奖得主N.博劳格给他写信认为中国农业取得了重大成就,同意他的观点,认为L.Brown的观点不公正,后者提出谁养活中国问题. 1994、1999和2009年,三次代表中国在世界大豆研究大会做大会报告。我国申办、筹备、主办第八届世界大豆研究大会时,他担任大会组委会副主席、学术委员会主席,在会议组织、经费筹措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他被聘为联合国粮农组织顾问访问印尼、越南和孟加拉等国,应邀做了五次学术报告,对上述国家的大豆科研和生产提出了建议。

王连铮的学术水平和在中外农业科技交流中的贡献得到国际同行的广泛认可。1982年,他被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授予名誉校友,1988年6月当选苏联农科院院士,1992年当选俄罗斯农科院院士,1994年当选印度农科院院士,1994年当选英国国际农业生物科学中心理事会理事,1991年当选粮农组织亚太区农业科研理事会常务理事。

(八)重视成果转化

王连铮深入生产了解存在问题。主管黑龙江农业期间,提出扩大玉米水稻;在组织实施三江平原开发时,提出“挡住外水,排除内水,以稻治涝,全面发展”的方针得到省委的采纳,使三江平原成为我国优质水稻的生产基地。

三、王连铮的获奖成果

王连铮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项,国家发明二等奖2项,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农业部技术改进奖1项,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黑龙江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2010年获中国作物学会科技成就奖。

王连铮发表论文170余篇, SCI论文4篇,CABI收录27篇;主编、合著、《Feeding a Billion》(美国Time周刊作了介绍)、《大豆遗传育种学》、《大豆基因工程的受体系统》、《现代中国大豆》、《大豆研究50年》、《大豆高产栽培技术》和《中国农作物种业》等专著,创办了《大豆科学》杂志,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6名、博士后1名。


京ICP备号
版权所有 何梁何利基金
THE HO LEUNG HO LEE FOU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