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希季,航天技术专家,1921年生于云南昆明,父母均为白族,祖籍大理,1942年西南联合大学机械系毕业,1949年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动力及燃料专业毕业,获科学硕士学位,1950年回国,先后在大连工学院和上海交通大学任副教授、教授,1958年调任上海机电设计院任技术负责人,从此进入航天领域工作至今;先后担任过所、部总工程师,卫星总设计师、所长、院副院长和科技委主任,院和部科技委顾问;1987年当选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99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王希季是我国空间事业开创者之一,著名卫星总设计师,空间返回技术学科的带头人。他负责研制成功了包括我国第一种液体燃料探空火箭和生物试验火箭在内的12个火箭型号和6颗返回式卫星。他负责提出了我国第一个返回式卫星型号的技术方案;负责提出了我国第一个卫星运载火箭、第二和第三个返回式卫星型号的技术方案,并负责完成了它们的方案阶段的研制工作。他还负责完成了我国首次空间科学试验任务。他在我国探空火箭技术、运载火箭技术和返回式卫星技术方面有多个创造性的重大成果,为开拓和发展我国空间事业
做出了重大贡献。 他发表过十几篇论文,与人合作出版了五本书。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他负责的项目有两项获奖。1985年和1990年他分别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各一次。1987年他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一次。
王希季,航天技术专家,1921年7月出生于云南昆明,祖籍云南大理。1937年,王希季初中毕业以第一名考入昆华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土木工程科。这一年是“七.七”事变之年,是抗战开始之年,他此时学习的动机已转为为抗战、为打日本而学本领的“工业救国”动机了。 1938年,北平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天津的南开大学三所著名高校南迁昆明,成立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秋季在全国统一招生。刚读完高中一年级的王希季被按志愿录取。此事在昆明中学界一度传为佳话。 王希季由于读完高中一年级就上大学,既要学新的,又要补所缺的课程,再加上他过去从未受过用英文教材和用英文做作业的训练,因此,在一二年级时,他就更刻苦了。他的学习取得了高效果,顺利地通过了大一、大二的所有课程的考试,为四年按期毕业打下了基础。 在大学期间王希季看到国家落后就会挨打,甚至会灭亡,又学习和认识到能源在技术和工业中的杠杆作用,他产生了将来投身于建设和发展祖国能源工业的意愿。为此,在校选课偏重动力工程。直到1958年他的工作和学习均在动力工程范畴之内。 1946年,他到昆明耀龙电力公司发电厂工作。同年参加了当时教育部的公费留学生考试。考试后得到了“成绩合格,因名额限制,特录取为自费留学生”的通知。此外,他还得到云南省奖励考取的留学生的一笔2000美元的资助。在留学费用得到解决后,1948年初王希季从昆明至上海,从上海乘船赴美留学,成为了王家的第二代留学生。40年前,他的伯父王毓嵩字式南先生东渡日本留学,回国后成为受人尊敬的教育家和哲学家。 1949年王希季读够硕士学分、完成实习、通过了论文答辩获得科学硕士学位后,在美国继续学习。新中国成立后,他为有生以来首次见到祖国大陆的统一而欢呼,尽管在美国有较好的条件,但他还是决心返回祖国参加祖国的建设。 得到留美科协的帮助,王希季于1950年2月从旧金山乘船到香港,由新华社香港分社介绍乘船到天津回国。为结合他的专业和实现建设发电厂的志愿,在北京他已要求到燃料工业部工作。不期在留学生招待所遇到联大老师张大煜先生,在张先生的邀约下,遂随他到大连工学院任副教授、教研室主任。在大连工学院他开了锅炉学和蒸汽透平等课程,教学效果良佳,深受同学们欢迎。1955年初院系调整,他调到上海交通大学船舶动力系,任涡轮机教研室主任,开船舶汽轮机和燃气轮机等课和指导研究生。1958年调工程力学系任副主任。1960年他领导的教研室获上海市文教先进单位,他获上海市文教先进工作者称号。同年升任教授。 1958年以后,在钱学森、赵九章等科学家的倡导下,中国科学院成立了发展卫星运载火箭的1001设计院。为借助上海的工业和技术条件促进发展,此院迁上海成为中科院上海机电设计院。王希季奉调兼该院技术负责人,后又调任该院总工程师兼上海交大和上海科大教授。从此他进入航天领域,成为我国空间事业的开创人之一,勤奋工作直到现在。 上海机电设计院工作人员发挥了高度的热情和责任感,以严谨和紧张的态度,日以继夜地努力学习、设计、试制、试验和建设。从决定发展探空火箭之日算起,仅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于1960年2月发射成功了我国第一枚液体燃料探空火箭。毛泽东主席视察了该火箭的展品,给了很高的评价。当时,杨南生副院长和王希季总工程师既要自学有关火箭和卫星知识,又要“现买现卖”地开课教人,既要带领这支十分年青的队伍进行探空火箭的设计、研制和发射,还要建设这个院。他们的紧张和繁忙较之别人就更加一层了。所幸两人都是西南联大学生和国外的研究生,都曾受过扎实的教育,又都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不仅适应了这种专业和工作上的迅速转变,而且还培育出一支空间技术队伍,并与他们一起创造出众多的成果。 上海机电设计院(后为七机部八院、航天部五院508所)在约10年的时间里研制成功了包括气象、探测、生物试验、核爆取样和技术试验等几个类型、从1级到3级、从8000米到320 000米飞行高度的15个型号的探空火箭,基本上满足了国家有关的需求。在这15个型号中,由王希季负责的有12个型号。他为此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并成为我国探空火箭技术学科的带头人。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他负责的项目有两项获奖。 1965年,国家计划在1970年左右发射我国第一颗卫星。七机部八院奉命迁北京负责卫星运载火箭的研制和发展工作。王希季作为院总工程师负责提出了我国第一个运载火箭型号——长征一号的技术方案并负责完成了方案阶段的研制工作。长征一号火箭的技术方案成功地继承和结合了我国导弹技术和探空火箭技术,并利用探空火箭进行了技术试验攻克技术关键。1970年4月首次发射就获得成功,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送入轨道,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空间国家。对此,王希季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八院任务转为发展卫星后,王希季又负责提出我国第一个返回式卫星型号的技术方案。为满足任务要求,在卫星上不得不选用三轴稳定运行段控制、制动段控制、空间照相、返回再人防热、回收和着陆等一系列我国从来没有用过的高、新技术。但在技术方案中,则尽可能地为实现这些技术创造较为宽松的条件,绝不作不切实际的要求。他还注意到这个型号是我国第一个应用卫星型号,将来有可能发展成为一个系列,决定采用难度大、但总体效益高的、可被以后型号继续使用的公用返回舱技术。 1975年,我国返回式卫星发射并返回成功,使我国返回技术进入世界前列,成为迄今世界上掌握此项技术的仅有的三个国家之一(另外两国为俄、美)。1980年,王希季任返回式卫星系列和第一个返回式卫星型号的首任总设计师。他负责研制和发射成功了6颗卫星,并负责提出了第二和第三个返回式卫星型号的技术方案和负责完成了这两个型号的方案阶段的研制工作。第二个返回式卫星型号在其总设计师闵桂荣研究员的领导下于1987年发射并返回成功。第三个型号在其总设计师林华宝研究员的领导下于1992年发射并返回成功。至今中国发射成功了16颗返回式卫星,其中有15颗返回成功,总成功率94%,属先进水平。在返回式卫星的这些光辉的重大成就中,王希季起着关键和主要作用。为表彰其成就,1985年“尖兵一号返回型卫星和东方红一号卫星”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他为第一获奖人;1990年“摄影定位卫星”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他为第四获奖人。 1987年,为促进我国空间科学的发展,王希季作为型号总设计师,在实事求是地估计了自己设计师队伍的水平和能力的基础上,承担了我国首次在返回式卫星上搭载国内外多项科学试验的任务。从接受任务到发射大致只用了6个月的时间,最终干脆利落地圆满完成了主任务和搭载的空间科学试验任务,使中国的空间科学从探测阶段登上了试验阶段的新台阶。 王希季不仅工作十分勤奋,而且学习、读书和写作也十分勤奋。在大学任教时,他所教课程均有自编的教材。在上海交大他与钟芳源教授合著出版了《船舶汽轮机原理与热计算》一书。在研究院所时,他倡创了“探空火箭技术”和“空间返回技术”两门技术学科。他主编和参与写作出版了《航天器进人与返回技术》一书,写了《太空.地球.人类》中的“空间资源的开发”部分,与包妙琴教授合著《工程设计学》,与李大耀研究员合著《空间技术》一书。他发表了十几篇论文,其中《论空间资源》在国内首次提出将空间天然环境和航天器进入空间自然产生的环境当作人类资源看待的观点;《从空间资源开发展望空间技术发展》一文首次提出能量型和物质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需要人的参与,是载人航天发展的主要动力的论点。王希季发表的论文在空间科学界有相当的影响。 1982年,王希季当选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副理事长,连选连任至今;1987年他当选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99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