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德志,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64年出生于江西省吉安市。1986年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1989年毕业于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毕业至今一直在青海省从事春油莱新品种选育和推广工作,1995年8月—1996年4月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在加拿
大萨斯卡通国家农业试验站开展油菜生物技术研究。现任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副院长、“青海省高原作物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主任、国家油菜改良青海省春油菜分中心主任、青海省春油菜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现代油莱产业技术体系岗位
科学家,中国作物学会油料作物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油菜学组副组长,《青海大学学报》主编,《中国农业科学》和《西北农业学报》编委。
主要从事春油菜品质育种和杂种优势利用研究,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他和他的团队使春油菜生产的发展产生了三次飞跃,第一次飞跃是双低甘蓝型油莱品种替代了双高甘蓝型油菜品种,第二次飞跃是双低甘蓝型油菜杂交种替代了甘蓝型油菜常规品种,第三次飞跃是特早熟双低甘蓝型油菜杂交种替代了双高白菜型油菜常规种。他取得的主要科技成果及创新业绩如下:
1、双低甘蓝型油菜品种替代双高甘蓝型油菜品种作为主要贡献者,他参与了国内第一个广泛应用的双低甘蓝型春油菜常规品种青油14号的选育与推广工作,该品种不仅产量高、品质优良(芥酸和硫甙达到国家双低标准、含油量高),而且适应性广,曾是整个春油菜区的主栽品种,至今在春油菜区仍有种植,累计推广已超过5000万亩,农民累计增收15亿元以上。
2、双低甘蓝型油菜杂交种替代甘蓝型油菜常规品种在春油菜区率先开展甘蓝型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利用po“ma细胞质雄性不育授粉控制系统,实现了春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配套,并主持选育出了国内第一个有实用价值的甘蓝型春油菜杂交种“青杂一号”,其产量比主栽品种青油14号增产15%以上,品质达到国家双低标准。为了选育出产量更高的强优势甘蓝型油莱杂交种,他采用了甘白种间杂交、甘芥种间杂交、春性甘蓝型与半冬性甘蓝型油菜杂交、白菜型油菜与甘蓝杂交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等方法来拓宽甘蓝型春油菜的遗传基础,提高甘蓝型春油菜的抗逆性(抗旱、抗耐菌核病)和杂种优势潜力,研究得出了甘蓝型春油菜杂种优势利用最佳组配模式,利用上述方法和理论又选育出了产量更高的3个国审品种:青杂2号、青杂5号和青杂6号。目前春油菜区双低甘蓝型油莱杂交种已经实现了两次品种更换,第一次是青杂2号替代青杂一号,第二次是青杂5号替代青杂2号,每一次品种更换都使甘蓝型春油菜单产增加5~10%。这些品种先后是整个春油菜区的主栽品种,累计推广2000多万亩,农民累计增收20多亿元。
3、特早熟双低甘蓝型油菜杂交种替代双高白菜型油莱常规种针对白菜型春油菜种植海拔高、产量低、品质差,而原有甘蓝型油莱不能在白菜型油菜产区正常成熟的现状,在国内首次利用青藏高原极早熟的白菜型油菜“门源小油菜”与早熟甘蓝型油菜进行种间杂交,把白菜型油菜的早熟基因导入到甘蓝型油菜中,创造出了一批在原来白菜型油菜产区能正常成熟的新型特早熟双低甘蓝型油菜亲本资源。研究表明,这批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这批资源之间相互杂交或与原有的早熟甘蓝型油菜杂交都能产生较强的杂种优势。利用这些资源转育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培育出了3个特早熟双低甘蓝型油莱杂交种,其中,青杂3号比白菜型油菜主栽品种青油 241增产40%左右,青杂4号比白菜型主栽品种浩油11号增产20%左右,青杂7号比青杂3号增产7%以上,这3个品种已基本替代了青海和甘肃两省海拔2750—2950米区域的白菜型油菜,使这两省甘蓝型油菜种植区域的海拔高度提高了200米,该区域的油菜单产不仅大幅度提高,而且品质也得到根本性改善(品质由原来的高芥酸、高硫甙变为低芥酸、低硫甙,含油量也提高了2—3个百分点)。这3个品种的培育是我国早熟甘蓝型油莱育种的重大突破,已累计推广400多万亩,农民累计增收7亿多元。
他主持完成的科研成果先后获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他本人先后获得青海省科学技术奖重大贡献奖和青海省农牧业重大贡献奖。共发表研究论文60余篇、参编学术专著2部。共培养了硕士研究生9人,现有在读博士研究生1人、硕士研究生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