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廷昭,男,1936年1月出生于重庆市壁山县。1957年秋于四川农学院农学专业毕业即留校任教,现任四川农业大学教授、玉米研究所所长。50多年来一直从事作物遗传育种的教学与科研工作,除培养了大批本科生外,已培养硕士、博士50余名。对玉米数量性状遗传育种方法进行了较深入系统的研究,已选育出集高配合力、高产、高抗多种病害于一体的玉米自交系30余个,经过国家或省级审定的玉米杂交种40余个,累计推广近亿亩,新增玉米40多亿公斤。获国家技术发明专利或新品种保护授权10项。先后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省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科技成果推广先进个人、全国先进工作者。获四川省首届创新人才奖、第二届科技杰出贡献奖。200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荣廷昭教授始终坚持将数量遗传研究与玉米育种实践相结合。客观评价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和产量的关系,把传统上仅对终结性状的基因效应和配合力分析,扩展到对玉米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全程分析,还借用三重测交的遗传交配方式,设计并成功地实施了玉米群体遗传组成研究、群体改良与自交系、杂交组合选育同步进行的新方法。采用多生态环境同时选择,增加种植密度,加大选择压等手段,提高了选择的准确性。从1981年到1988年间,既选育出S37(苏37)、48-2等自交系,又育成了“合苏(合二×苏37)单交”、“川农单交9号”等优良杂交种,将育种周期缩短了一半,大大提高了育种效率。“川农单交9号”被评为“八五”期间全国十大农作物新品种,获1996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特等奖。
在玉米自交系的选育中,荣廷昭教授和他的团队从四川及西南区生态条件复杂、耕作方式等多样性等特点出发,合成新的“育种用群体”,再从中选育出自交系,培育出48-2等自交系。他们一改当时通行的先合成温热带种质群再自交的做法,提出应把热带种质和温带种质的优点直接组合到杂交一代种中,采取从热带种质群体中培育自交系,并成功地从热带种质群体Suwan-1中选育出山区育种用优良自交系S37(苏37)。1996年“高配合力、高产、高抗多种病害的玉米新自交系48-2和S37(苏37)”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荣廷昭教授及其团队构建了热带种质自交系与温带种质自交系杂交选育西南山区玉米杂交种的新模式,首次成功组配出以热带种质自交系S37为一方亲本的“合苏(合二×苏37)单交”杂交种。用这一模式,四川省雅安地区农科所以“S37”和“7922”杂交选育出“雅玉2号”等多个优良杂交种;贵州农学院用“S37”与温带自交系杂交育成了贵毕系列玉米杂交种,均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至今这一模式仍为西南山区玉米育种的基本模式。
在培育玉米雄性不育自交系方面,荣廷昭教授及其团队用玉米近缘材料与栽培玉米杂交,地理上的远距离品种间杂交等手段育出“类1”、“类2”和“G型”等细胞质雄性不育的新材料,并成功转育到48-2、478、5022等一系列自交系中,使川单系列多个杂交种实现了不育化制种。1994年起,几次通过返回式卫星搭载育种材料,从中选育出新的单基因控制细胞核雄性不育新材料、早熟矮杆新材料和优良自交系A318。2002年“玉米新型雄性不育材料的创造研究与应用”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20世纪90年代以来,荣廷昭教授及其团队结合应用生物技术手段培育新自交系,筛选得到了不仅配合力高且是转基因优良受体的自交系18-599,已被国内多家单位引用。2001年“四川地方种质和美国玉米种质“三高”自交系21-ES和18-599、156选育研究”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7年“高配合力、大穗、多抗、广适玉米自交系08-641选育与应用”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8年“西南地区玉米杂交育种第四轮骨干自交系18-599和08-641”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为解决在南方发展草食性畜牧业所面临的饲草短缺问题,他们提出以玉米近缘属种远缘杂交,利用营养体杂种优势培育新型饲草的技术路线方法,创制了能提高玉米与近缘属种杂交结实率的“过渡”材料068。培育出生长繁茂、抗逆能力强、耐刈割、具有多年生兼具水土保持功能的国审饲草品种“玉草一号”。后又根据不同生态特点选育生长周期短的玉草2号、3号等系列饲草,并已经应用于生产,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上述研究成果有的已经反映在他们所主编的《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等高校教材和《西南生态区玉米育种》、《数量遗传学》等专著和相关的论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