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顾玉东,外科专家,1937年10月19日出生于山东省章邱,1961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医疗系,现任上海医科大学华山医院手外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手外科研究所所长,卫生部手功能重建实验室主任,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手外科》杂志总编辑,中国工程院院士。 自1962年起,他开始从事手外科专业,在手外科和显微外科领域里作出了系统贡献。他设计的“二套血供手术方法”使我国首创的足趾移植再造拇指与手指手术成功率不断提高,保持该项目在国际上的领先地位。1962年起他开始对上肢最严重的伤残——臂丛神经操作的诊治进行探索,1970年首创隔神经移位治疗臂丛根性撕脱伤,1983年设计多组神经移位术,使臂丛损伤后一组功能恢复发展到多组功能恢复,1986年又发明健侧颈神经根移位治疗,为一些无法医治的臂丛损伤找到了新途径,使我国在臂丛损伤诊治上处国际领先地位。他十分注重理论研究,通过大量血管吻合的动物实验,提出了血管吻合的内皮细胞愈合经历三个时期的科学概念(血小板吸附期、纤维覆盖期、内皮细胞生长期),为临床血循危象的分类与处理提供了理论基础,为使我国在显微外科基础理论研究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做出了贡献。 1985年至今10年间他共获国家级奖4项,部级奖5项,市级奖6项。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120篇。1986年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学技术专家称号,1989、1995年两次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1989年获上海市科技精英称号、1995年获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
顾玉东,外科专家,1937年10月19日出生於山东章邱,1952年考入上海市卫生学校第一届医士班,1955年毕业后分配至上海化工厂保健站工作,1956年考入上海第一医学院医疗系,1961年毕业后分配至附属华山医院。早年他协助杨东岳建立手外科专业。1966年2月作为杨东岳的主要助手,完成世界第一例足趾移植术再造拇指。他参与了第一足趾移植术术前的解剖学研究,术前手术方案的制定,术中足趾游离解剖,术后的足趾血循观察,并接连参加了第2—5例足趾的移植,摸索出一套组织移植术后观察血循的方法及变化规律。1981年杨东岳因病故世,他继承了杨东岳开创的事业继续在手外科、显微外科领域进行探索。其主要业迹如下:
使足趾移植术走向自由王国
顾玉东发现了足趾移植术中足部血管的变异是造成放弃手术与手术失败的重要原因。他总结了200例足趾移植血管变异的规律,提出了“第二套供血系统”的解决办法,使放弃手术成为历史,成活率明显提高。以往,国内外将组织移植的血循危象按发生部位分动脉危象与静脉危象,按病理表现分血管痉挛与血管栓塞。在总结200例足趾移植血循危象的变化规律后,他提出了新的分类方法,即按发生时间分为术中危象,血管痉挛与栓塞共存;术后早期危象发生在术后24小时内以血管栓塞为主,应手术探查即时处理吻合口;术后晚期危象发生在术后48小时后,以血管痉挛为主,应积极进行抗凝介痉治疗,手术应谨慎。根据上述二项重大改进,近10年来200例足趾移植无一例失败,保持了该手术在国际领先地位,此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在重复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自1962年起,顾玉东开始对上肢最严重的伤残——臂丛神经损伤进行探索。最初他们对臂丛神经从椎间孔中撕脱的病例束手无策,至1970年他做了100例臂丛探查、100次重复使他发现在臂丛前面有一根膈神经,在臂丛损伤中很少被累及,膈神经的功能是支配膈肌活动协助呼吸,20世纪30年代用血管钳损伤膈神经,使膈神经麻痹来治疗肺结核,能不能将膈神经移到臂丛中的肌皮神经恢复屈肘功能,他提出了这个手术方案,征得杨东岳的支持,1970年8月4日为一位年青的女性患者进行了世界第一例膈神经移位于肌皮神经的移位,半年后她的患肢肘关节出现了随呼吸的屈曲活动,一年后她能自主地屈伸肘关节,从此臂丛根性撕脱伤找到了新的治疗方法。 在我国找到膈神经的同时,国外也先后找到了肋间神经(英国Seddon),副神经(日本Kotani)及颈丛运动支(意大利Brunelli),到80年代初,顾玉东为了治疗全臂丛根性撕脱伤设计了多组神经移位,即在一次手术中同时进行膈神经、肋神经、副神经、颈丛运动支四组神经移位,使一组功能恢复发展到多组功能恢复,明显提高了臂丛根性撕脱伤的治疗效果,该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顾玉东在手术中发现许多病例臂丛颈5,6,7三个神经根撕脱,而临床仅表现颈5,6二个神经根的损伤,颈7,8胸1三个神经根的撕脱伤,临床也应出现颈8胸1神经根的损伤,这二种特殊表现,归结到一点就是颈7神经根的断伤临床一般不出现症状。因此在1000例的重复中发现特殊性,特殊性的规律是颈7损伤后的不表现性。根据这个规律提出了利用健侧颈7神经根修复患侧臂丛损伤的新方案。1986—1993年共施行此手术治疗100余例难治性臂丛根性撕脱伤,健侧肢体除早期手指麻木,握力略有减退外无任何功能障碍,移位到患肢后的运动与感觉恢复有效达70—85%,国际臂丛权威瑞士的Narakas教授在他的著作中对健侧颈7移位手术的评价写到:这是西方医生不敢想,而东方医生完成的手术。该项成果获国家发明二等奖,除了上述治疗上的首创性工作外,顾玉东总结1000余例臂丛损伤后临床与术中发现的对比性研究,提出臂丛神经根的临床机能解剖规律,即颈5的主要代表神经为腋神经支配三角肌,完成肩关节外展动作;颈6的代表神经为肌皮神经支配肱二头肌完成肘关节屈曲动作;颈7的主要代表神经为,桡神经支配伸肌群,完成伸腕动作;颈8的主要代表神经为正中神经支配前臂屈肌群完成屈指动作;胸1的主要代表神经为尺神经,支配手内部肌群,完成手指伸直与拇指对掌内收动作。找出了臂丛5个神经根与上肢5大神经的关系,便於临床医生的掌握与应用。并根据解剖学规律提出了臂丛损伤后诊断的四步骤:①有无臂丛损伤,②锁骨上干损伤的鉴别,③椎孔内外损伤的鉴别;④病变程度的鉴别。 通过30余年2500例临床实践,顾玉东提出的新理论,新方法,使我国在臂丛损伤诊治上处国际领先地位。
在手外科领域全方位设计新方法达到新水平
皮肤大块缺损是手外科常见而又棘手的难题,70年代以前往往采用腹部皮管成形,需经三次手术,历时2—3个月才能完成,痛苦大,疗效差,影响手功能恢复。1973年杨东岳首创利用吻合血管的显微外科技术移植下腹部皮瓣,顾玉东作为主要助手,进行了血管修复及术后危象的处理,使第一例皮瓣手术顺利成功。由於下腹部皮瓣血管变异多,血管细小,手术复杂很难推广,为此他将下腹部皮瓣改造成带蒂轴心皮瓣,简化了手术,又提高了肢体活动度,使该手术成为目前国内基层应用最广的皮瓣。 1983年顾玉东针对当时前臂皮瓣在临床滥用的倾向和牺牲肢体主要血管的缺点设计了小腿外侧皮瓣,为下肢的严重外伤提供了新的皮肤供区。1985年以来他先后在临床上设计与应用了静脉干动脉化皮瓣、趾蹼部皮瓣、小鱼际皮瓣为手部皮肤缺损不断提供新供区。他总结了皮瓣设计与解剖中的经验,提出了“点、线、面”的规律,促进了皮瓣的普及与提高。上述成果获卫生部与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神经长段缺损,又是手外科常见的难题之一,1976年澳大利亚Taylor设计了应用桡动静脉伴行的桡神经浅支移植的方法解决这个难题,但此方法牺牲大,效果差,1980年顾玉东利用皮神经与静脉干平行的解剖学特点设计了静脉蒂动脉化腓肠神经移植,临床与实验工作都证实了此法的科学性、有效性、此法已被国内外采用,并在大型参考书中记载此项成果获国家发明三等奖。 在肌腱修复上顾玉东创用残端包埋法,为多根肌腱损伤的修复及不同周经肌腱损伤的修复,提供了缝合牢固、包埋光滑、效果优良的好方法。 在关节缺损的治疗中顾玉东利用二套供血系统理论设计了单蒂一趾双关节的移植方法,仅牺牲一个足趾即可完成修复二个关节的手术方法。
在临床实践中探索理论在理论研究中提高临床水平
顾玉东不仅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创新,而且十分重视理论研究。为了客观评价临床创新的科学性、有效性,他不满足单纯的临床总结,始终认为由於临床病例的复杂性、不统一性,任何临床手术之间均无对比性。绝不能利用临床资料证实一种方法,好於另一种方法,只有动物实验的资料才有可比性与说服力,为此他的一切创新法,如静脉蒂动脉化游离腓肠神经移植;膈神经移位;健侧颈神经移位;臂丛的解剖学定位,组织移植血循危象的新分类等都经过大量的动物实验用客观的数据与资料作出科学的结论。 通过1000余个血管吻合口扫描电镜观察,顾玉东提出了血管吻合口内皮细胞愈合经历了三个时期的科学概念(即血小板吸附期、纤维素覆盖期、内皮细胞生长期)为临床血循危象的发生规律找到了理论依据,并指导临床在吻合血管中应掌握的时机与变化。 通过240个大白鼠肢体再植血管平滑肌Ca-ATP酶的研究,他发现了血管平滑肌经历了细胞结构中腺粒体及酶功能双重障碍期,腺料体恢复及酶障碍期,及腺粒体及酶双重恢复期,为临床血循危象按时间分类提供了科学依据。并根据上述理论在临床上应用钙阻滞剂防治血循危象也取得积极效果。 除此顾玉东还指导一批研究生进行有关神经再生、肌萎防治、肌腱移植、肌肉移植等基础研究,使我国在显微外科基础理论研究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顾玉东不仅是一位医学专家,又是一位医学教育家,他已培养及正在培养的研究生达30余名,其中10名已晋升高级职称,为全国培养手外科、显微外科人才600余人,其中不少已是全国及各地区专业骨干与学术带头人。 1986年,顾玉东被国家人事部命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科学技术专家;1989年,被评为上海市科技精英,全国先进工作者;1992年,被评为上海市先进标兵,1994年,被评为上海市高教精英。1995年,再次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及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