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栋

摘要:张文栋,太原理工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测试技术、微米纳米技术领域  专家,获得2011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

张文栋,男,教授,博士生导师,1962年9月生于河南太康,1978年9月考入华北工学院电子工程系读本科;1982年7月至1995年10月在华北工学院电子工程系工作(期间1983年9月至1986年7月在华北工学院电子工程系攻读硕士:1992年3月至1995年7月在北京理工大学机电工程系攻读博士):1995年10月至1998年2月任华北工学院电子工程系主任(期间:1996年3月至1998年4月在清华大学精仪系仪器仪表博士后流动站);1998年2月至2000年9月任华北工学院副院长:2000年10月至2004年7月任华北工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2004年7月至2010年1月任中北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2010年1月至今任太原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1997年获得“第五届中国青年科技奖”,1998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4年入选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所带领的团队被评为教育部、国防科工委和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创新团队。张文栋教授是总装备部科技委兼职委员、国家安全重大基础研究(国防973)项目技术首席、总装备部微米纳米专家组副组长、国防科技大学光子/声子晶体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兼任山西省政协常委、山西省科协副主席、中国兵:1二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微米纳米学会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常务理事、美国IEEE学会高级会员。

张文栋教授长期从事测试技术与微米纳米技术领域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多年来,在测试技术研究领域,他先后提出了存储测试系统宏观设计原理、信息传输模型、测试通道设计和信息存储有效性准则,以及瞬态信号实时信息压缩存储方法,从而攻克了弹载装置微体积、微噪声、微功耗技术以及复合防护、多级缓冲、强化封装的抗高过载硬回收技术,实现了高温(30000~C)、高压(1000MPa)、强冲击振动(20万g)和紧凑条件下动态参数的实时实况存储测试。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张文栋教授与导师祖静教授共同研制的“电子测压蛋”,实现了火炮膛压测试从使用了100年的铜柱(铜球)测压法向电子测量法的过渡,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实现了山西省高校国家技术发明奖零的突破:基于他提出的存储测试理论所研制的系列导弹黑匣子,解决了导弹“黑障区”无法使用无线遥测方法进行动态数据测试的重大技术难题,结束了弹载磁带记录设备应用的历史,升成功应用于国家重大刁:程研究中;他的博士论文《存储测试系统设计理论与实践》被评为2000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根据载人航天等国家重大工程的迫切需求,他研究设计了微型惯性、压力、韫度等弹载传感器及集成测量系统,解决了弹载多参数测量方法、复合微机电传感器设计写制造、动态数据实时压缩与处理等一系列关键技术,2004年“新型三轴加速度惯性传感器与实时数据压缩储存动态测试系统”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他为第一发明人。作为国防973项目的技术首席,张文栋教授还主持开展了纳机电器仆基础研究,提山并验证了介观压阻效应,研究成果为解决我国水下远距离、矢量探测难题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并已得到成功应用,2010年该项成果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多年来,张文栋教授先后主持完成了国防973、国家863、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40余项科研项目,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二等奖9项,研究成果应用于国家重人』:程项目,为“神舟”载人宇宙飞船逃逸、“嫦娥”星箭分离和“天宫一号”成功发射等研制了关键测试设备,直接经济效益和增收节支总额达15.26亿元。1998年、2001年、2006年、2007年,张文栋教授分别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传感器与执行器中心做高级访问学者、日本通产省工业技术研究院担任客座研究员、法国高等师范大学(ENS)与埃夫里大学担任访问教授、曾参加英国牛津大学—中国地方高校校长培训班,多次前往美、日、英、澳、加、韩、瑞士等国家进行学术交流和访问;为博士、硕士研究生开设《高级智能仪器》、《微纳技术进展》、《动态测试技术》等课程,指导博士、硕士研究生89名:发表学术论文逾300篇(其中SCI、EI收录102篇),出版专著4部,获得发明专利39项。  

京ICP备号
版权所有 何梁何利基金
THE HO LEUNG HO LEE FOU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