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献华,男,1961年7月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1983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学士学位;1988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生毕业,获博士学位;历任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1988-1989)、副研究员(1989—1993)和研究员 (1993—2005)、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2005—今)和澳大利亚科廷大学兼职教授(2008-今)。现任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离子探针中心主任;1997年和2004年分别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和基金委创新群体基金资助、 2007年当选美国地质学会会士。
李献华从事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工作。他领导的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用激光ICP-MS精确测定中生代锆石U-Pb年龄以及同时测定锆石U-Pb年龄与25种微量元素。近年来,他领导的团队在离子探针微区原位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技术研发中开展了一系列开拓性工作。他们用多接收器分析技术,将离子探针锆石Pb同位素的分析精度提高5倍,突破了离子探针精确测定显生宙锆石 Pb/Pb年龄的“禁区”;采用一次离子束高斯照明技术,实现了<5微米(目前最高空间分辨率)锆石U-Pb年龄的精确测定;用吹氧技术将离子探针斜锆石Pb分析灵敏度提高了7倍,同时降低了U/Pb分馏的光轴效应,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用离子探针精确测定新生代年轻斜锆石U-Pb年龄;建立了离子探针微区原位氧、锂等稳定同位素分析方法,研制出国际第一个锆石微区原位锂同位素分析标样和我国第一个锆石铪-氧同位素分析工作标样,为推动微区原位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技术进步和提升我国相关研究领域的国际学术竞争力做出重要贡献。
壳增长与Rodinia超大陆聚合-裂解演化以及华南中生代岩浆作用与地球动力学演化取得系统的重要成果。华南大陆由华夏和扬子陆块拼合形成,然而华夏陆块是否存在太古代地壳以及两个陆块的拼合时代一直是未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1989年李献华等用高精度单颗锆石 U-Pb定年方法最早在华南古生代花岗岩中发现25亿年残留锆石,证实华夏陆块存在太古代地壳物质,同时发现了古元古代Nd同位素正异常,据此提出华南前寒武纪地壳增生演化的年代框架。通过系统研究华南元古代地质和岩浆作用,提出华夏与扬子陆块在9亿年前拼贴形成华南大陆,标志着Rodinia超大陆的最终聚合,修正了以往认为 Rodinia在10亿年前聚合的认识。
根据华南825 Ma基性岩脉与澳大利亚同期岩墙群的年龄完全一致,李献华等提出华南存在新元古地幔柱的模式。为了验证该模式,他们对华南新元古代岩浆岩进行了系统研究,厘定出高温地幔柱熔融形成的新元古代科马提质玄武岩、苦橄岩和大陆溢流玄武岩,发现了地幔柱活动的关键地质记录,提出地幔柱活动导致Rodinia超大陆裂解,结束了Rodinia超大陆裂解机制的争论;在扬子块体周缘和内部精确厘定出许多820-825Ma花岗岩,这些花岗岩呈“面状分布”,与地幔柱活动及板内玄武岩同时,提出地幔柱成因的花岗岩组合类型;指出地幔柱活动导致华南及其他Rodinia陆块大规模的新元古代裂谷作用和非造山岩浆活动,使Rodinia超大陆在750Ma最终裂解。
中国东部濒临太平洋西岸,其岩石圈演化及其与古太平洋板块运动的关系倍受地学界关注。李献华等在海南岛厘定出二叠纪活动陆缘岩浆弧花岗岩及伴随东南沿海早二叠世快速隆升形成山前磨拉石建造,提出古太平洋板块向华南俯冲始于二叠纪的新认识,修正了古太平洋西向俯冲始于早侏罗世的传统认识。华南中生代上千公里宽的造山运动和岩浆作用与太平洋东岸狭长的安第斯俯冲造山带和岩浆弧形成鲜明对比。通过系统分析研究发现华南印支期岩浆、构造和变质壳增长与Rodinia超大陆聚合-裂解演化以及华南中生代岩浆作用与地球动力学演化取得系统的重要成果。华南大陆由华夏和扬子陆块拼合形成,然而华夏陆块是否存在太古代地壳以及两个陆块的拼合时代一直是未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1989年李献华等用高精度单颗锆石 U-Pb定年方法最早在华南古生代花岗岩中发现25亿年残留锆石,证实华夏陆块存在太古代地壳物质,同时发现了古元古代Nd同位素正异常,据此提出华南前寒武纪地壳增生演化的年代框架。通过系统研究华南元古代地质和岩浆作用,提出华夏与扬子陆块在9亿年前拼贴形成华南大陆,标志着Rodinia超大陆的最终聚合,修正了以往认为 Rodinia在10亿年前聚合的认识。
根据华南825 Ma基性岩脉与澳大利亚同期岩墙群的年龄完全一致,李献华等提出华南存在新元古地幔柱的模式。为了验证该模式,他们对华南新元古代岩浆岩进行了系统研究,厘定出高温地幔柱熔融形成的新元古代科马提质玄武岩、苦橄岩和大陆溢流玄武岩,发现了地幔柱活动的关键地质记录,提出地幔柱活动导致Rodinia超大陆裂解,结束了Rodinia超大陆裂解机制的争论;在扬子块体周缘和内部精确厘定出许多820-825Ma花岗岩,这些花岗岩呈“面状分布”,与地幔柱活动及板内玄武岩同时,提出地幔柱成因的花岗岩组合类型;指出地幔柱活动导致华南及其他Rodinia陆块大规模的新元古代裂谷作用和非造山岩浆活动,使Rodinia超大陆在750Ma最终裂解。
中国东部濒临太平洋西岸,其岩石圈演化及其与古太平洋板块运动的关系倍受地学界关注。李献华等在海南岛厘定出二叠纪活动陆缘岩浆弧花岗岩及伴随东南沿海早二叠世快速隆升形成山前磨拉石建造,提出古太平洋板块向华南俯冲始于二叠纪的新认识,修正了古太平洋西向俯冲始于早侏罗世的传统认识。华南中生代上千公里宽的造山运动和岩浆作用与太平洋东岸狭长的安第斯俯冲造山带和岩浆弧形成鲜明对比。通过系统分析研究发现华南印支期岩浆、构造和变质作用的时代从沿海向内陆逐渐变年轻,与区域沉积和岩相古地理变化趋势一致,提出了古太平洋板块在中三叠向华南内陆发生了水平俯冲,导致华南印支期上千公里宽的造山运动。在大量的同位素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工作基础上,建立了华南中生代花岗岩的时—空年代学格架,提出华南印支期花岗岩的形成与古太平洋板块的水平俯冲有关,燕山期岩浆活动形成于岩石圈伸展构造背景。
迄今为止李献华共发表论文276篇(SCI论文149篇,其中第一作者SCI论文49篇,非第一署名通讯作者SCI论文18篇);论文SCI引用4692次(他引3858次),2011年列ISI全球地学高引用率科学家名录第90名(共2485名);1998、2009年获广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和一等奖(均排名第一);2011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