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声,植物遗传育种学家,1931年2月生,山东淄博市人,1951年毕业于山东农学院,先后在中国科学院遗传栽培研究室、西北生物土壤研究所、西北植物研究所和遗传所工作,历任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研究员、副所长、所长、西安分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等职,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现任中科院遗传所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李振声教授长期从事小麦远缘杂交和染色体工程研究,育成了小偃麦八倍体、异附加系、异代换系、易位系和小偃四、五、六号小麦良种,其中小偃六号累计推广1亩以上,增产小麦30多亿公斤,至今仍为陕西省骨干品种。他首创的蓝粒单体小麦、自花结实的缺体小麦和快速选育小麦异代换系新方法——“缺体回交法”,为小麦染色体工程育种奠定了基础。90年代起,与有关专家合作,开创高效利用土壤营养元素小麦育种新途径。他先后获得国家发明一等奖、陈嘉庚农业科学奖等。
李振声,植物遗传育种学家,1931年2月25日生,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人。1951年李振声毕业于山东农学院农学系,1951—1956年在中国科学院遗传选种实验馆(后改名为遗传栽培研究室)任研究实习员,1956—1965年在中科院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后改名为西北生物土壤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1965—1978年在中科院西北植物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研究员、研究室主任、副所长、所长,1983—1987年任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院长,1987—1992年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1992年至今任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986年他作为地方组织委员会主席主持了第一届国际植物染色体工程学术会议,并当选为第二届组委会主席;1993年作为地方组织委员会主席主持了第八届国际小麦遗传学会议并当选为第九届组委会主席,1990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遗传学会理事长。1985年获国家发明一等奖,1989年获陈嘉庚农业科学奖等。 李振声长期从事小麦远缘杂交与染色体工程研究,他的主要成就如下:
系统研究了小麦与偃麦草杂交中的理论与实际问题
李振声自1956年开始从事小麦与偃麦草远缘杂交育种及其遗传规律研究,在他主持该项研究的过程中,与课题组同志一起克服了远缘杂交中的三大困难——远缘杂交不亲和性、杂种不孕与“疯狂分离”;研究与确定了长穗偃麦草的染色体组型;制定了普通小麦与长穗偃麦草的杂交育种程序;育成了小偃麦八倍体、异附加系、异代换系、易位系和优良小麦新品种小偃四、五、六号,其中小偃六号矮秆、抗病、高产、优质,累计推广面积1亿多亩,增产小麦30多亿公斤,1992年获全国农业博览会优质产品奖,至今仍为陕西省的小麦骨十品种。
建立了小麦染色体工程育种新体系
为了有目的、有计划地将外源有益基因导人小麦并缩短育种时间,从70年代后期,李振声在远缘杂交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小麦染色体工程研究。他研究了蓝粒小麦(通过小麦与偃麦草杂交获得的一个小麦异代换系,由二十对小麦染色体加一对携带种子蓝色胚乳基因的偃麦草染色体组成)的胚乳细胞糊粉层蓝色色素基因的传递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偃麦草胚乳细胞蓝色色素基因作为遗传标记形状,首次创造了蓝粒单体小麦,成功地解决了单体小麦长期存在的“单价染色体漂移”和“染色体数目鉴定工作量过大”两大难题。因为蓝粒单体小麦在一个麦穗上可以形成四种胚乳颜色不同的种子(深蓝、中蓝、浅蓝和白粒),这四种胚乳颜色不同的种子在胚细胞中有三种不同的染色体数目(42,41,41,40),所以不必用显微镜,只凭观察种子颜色就可知其染色体数目,是极为方便的小麦染色体工程工具材料。 通过繁殖蓝粒单体小麦可以很容易地获得大量缺体小麦,在进行多代连续选择后又获得了能自花结实的缺体小麦;然后进一步利用自花结实的缺体小麦开创了快速选育小麦异代换系的新方法——“缺体回交法”。 为了建立完整的蓝粒单体小麦新体系,李振声还进一步开展了将偃麦草蓝色胚乳基因向各个小麦染色体上转移的研究,现在已经创造30多个不同的易位系,经过细胞学鉴定和连续选择,已获得10种新的蓝粒单体小麦(3A,4A,5A,6A,1B,7B,2D,3D,4D,6D)与若干自花结实的缺体小麦,为小麦染色体工程育种奠定了基础。
开创活化与高效利用土壤营养元素小麦育种新途径
90年代起,他与土壤化学、植物生理等有关学科的科学家合作开展了小麦活化与高效利用土壤磷素营养的生理与遗传机制、特异种质的筛选与育种技术研究,已经取得良好进展,这项研究的成功将为促进我国农业的持续发展做出新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