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雅玲,女,1963年生于陕西省西安市。1988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留校任教。现任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获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及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国家级教学名师,被人事部、科技部等七部委联合确定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才,获国家人事部、教育部授予的全国模范教师称号,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获2009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第1获奖人),2004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2获奖人)。作为学科带头人,领导的团队2008年获教育部创新团队称号。 现担任教育部高等学校热工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能源动力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理事及工程热力学分科学会副主任,中国动力工程学会理事,中国制冷学会理事;国际制冷学会热力学与传热过程B1委员会副主席;国际期刊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地区副主编,Progress in Computational Dynamics特邀编辑,Frontiers in Heat and Mass等的编委;国内期刊Frontiers of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in China、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科学通报》、《工程热物理学报》、《航空学报》等的编委。 一、长期从事工程热力学及能源的高效利用、传热学及数值模拟等领域的研究,获得一批创新成果主持过国家重点基础研究(“97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与面上项目,教育部重大科技项目,国防武器预研项目,中美、中日国际合作等科研项目30余项。发表论文350余篇,其中国际期刊160余篇,国际会议100余篇,被SCI收录150余篇,EI收录300余篇。出版著作与教材10部。获授权发明专利15项,软件著作权20余项。主要科研成就如下。
1. 对传热强化从科学理论、技术开发及工程应用方面开展了深入研究 提出了节能型换热设备新的科学评价准则及强化传热技术综合性能评价图;从速度场、温度场与压力场彼此匹配关系,设计开发了气体冷却器等高效低阻换热器新产品,并实现了产业化。出版专著1部。成果获2009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第1获奖人)。 2. 在传热与流动过程数值模拟方面取得了系列创新成果 (1)针对新型回热式多种热机/制冷机中的共性问题,提出了“低马赫数可压缩交变流动”的概念,新型低温制冷机的3-2-1数理模型,对于这类集多种复杂性于一身的低马赫数、可压缩交变流动与换热过程,用宏观—介观相结合的方法从流体力学、热力学、传热学及热声学进行耦合研究,揭示了过程的物理机理,研究成果已应用于航天飞行器的研制。 (2)在格子Boltzmann方法研究方面,成功地实现了LBM方法应用在可压缩交变热力过程中的理论扩展:发展了可用于可压缩流动的耦合双分布函数方法,并基于Maxwellian分布的截断形式和重构多项式来代替已有的相空间Maxwellian分布的思想,提出了用于求解可压缩NavierStokes方程组的Prandtl数和比热容比同时可调的LBM模型,克服了以往的可压缩LBM模型在调节Prandtl数和比热容比上存在的缺陷;提出了一个用于黏性热耗散和可压缩功可忽略的热流动的改良热LBM模型和任意贴体坐标下的LBM算法,实现了不同马赫数下的黏性可压缩流动的LBM模拟;成功实现了LBM方法在多种复杂流动形式中的理论探索;提出了多种复杂边界条件处理方法:质量修正边界格式的引入在提高计算精确度、稳定性的同时,大大加快了收敛速度;热边界格式的引入大大提高了LBM处理不规则区域流动与换热问题的能力;动理论边界条件的引入成功,实现了微尺度多孔介质(板叠)固体壁面上的滑移效应。以上成果,在Physical Review E等国际著名刊物上发表SCI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1部。促进了国际同行对我国这一领域研究成果的认同,应邀为Progress in Computational Dynamics主编3期国际期刊。部分成果获2004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2获奖人)。 3. 在可再生能源和低品位能源利用方面 (1)在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方面,建立了两相、非等温的传热传质先进物理与数学模型,该模型可用于处理涉及多层、不同属性多孔介质中的气液两相流动、多组分传输、传热与电化学反应等多物理场相互耦合的复杂的动力学过程,分析了电池结构及各功能层属性对电池性能和电池内部传输过程的影响。2篇论文列入Science Direct公布的ATE期刊TOP 25 HOTTEST ARTICLE的信息中。 (2)对太阳能热发电提出了分频利用方法,揭示了太阳能吸热器内复杂的耦合换热规律,对整个热发电系统进行了一体化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的资助;开展了低品位能源高效利用中恶劣条件下的热质传递规律及强化技术研究,获得2008年教育部创新团队项目的支持。 二、在从事科学研究的同时,长期坚持本科生、研究生的一线教学工作,积极实行教学改革,努力进行教材建设,坚持教书育人所编著的工程热力学类教学用书被国内同行广泛应用,负责的课程“工程热力学”获国家级精品课程称号。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省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4项、一等奖2项。2006年获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奖,2007年所带领的教学团队获国家首批优秀教学团队。她本人2003年获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特等奖,2004年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她独立指导硕士生、博士生80余名,培养的多名研究生在国际大赛中获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