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辰

     王辰,1962年8月出生于北京,医学博士,呼吸病学与危重症医学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5年至2010年,就职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先后任科副主任、副院长、院长;1999年至今,任北京呼吸疾病研究所副所长;2003年至今,任首都医科大学呼吸病学系主任;2010年8月至今,任卫生部北京医院副院长。
     现任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青年科协副会长,国家呼吸病学重点学科带头人,北京市呼吸与肺循环疾病重点实验室主任。曾任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首任会长。
     王辰医师在呼吸病学与危重症医学的以下领域做出贡献。
       一、 在肺栓塞领域做出开拓性工作,整体提高我国的研究与防治水平
     针对长期以来认为肺栓塞在我国是少见病的错误观念、临床上极为普遍存在的漏误诊及不规范治疗现象和缺乏国人基本研究数据的状况,从提高认识、规范诊治、深入研究三个方面,在全国范围内团结多学科专家系统地推进对肺栓塞的防治与研究工作。创建中华医学会肺栓塞专业学组,组建遍布28个省市自治区的全国肺栓塞与深静脉血栓形成防治协作组,有效促进了国家肺栓塞学科队伍建设,形成了防治网络;制订我国第一部《肺栓塞的诊断与治疗指南》和《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影像学检查操作规程》;将肺栓塞首次以专章写入国家统编教科书《内科学》与研究生教材《呼吸内科学》,使之正式进入医学教育体系。
     创立50毫克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溶栓新疗法,将欧美指南中推荐的rt-PA剂量减少一半,取得疗效相同、出血减少、医疗成本显著降低的效果。研究以Lead Article形式发表于CHEST,该刊专门配发述评《一半的剂量,相同的疗效,更少的出血》,国际学者称之为“一项能够改变肺栓塞临床治疗实践的研究”,“一项里程碑式的研究”。以对多种人群的流行病学研究证实肺栓塞为我国多发病。以分子遗传学研究揭示汉族人的易栓遗传特点。以实验研究揭示了肺动脉高压发病的新干预靶点。
     肺栓塞领域研究获200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二、 创新呼吸支持技术并获广泛应用,提高我国对呼吸衰竭的治疗水平
     倡导和推进呼吸病学与危重症医学的捆绑、融合式发展模式,推进我国现代呼吸病学格局的形成。创新设计建设加设外走廊,具有“两线三区”格局,流程更加合理的新型现代ICU。首次提出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有创机械通气中“肺部感染控制窗”的概念,创立以之为切换点的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疗法,使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由28%降至6%,住院病死率由16.2%降至2.1%,住ICU时间显著缩短,医药费用降低。英国医学杂志(BMJ)刊文对该疗法给予高度评价:“以肺部感染控制窗为切换点更优先于解决呼吸衰竭的原因,代表了一种创新的撤机决策路径。”该疗法被写入中华医学会机械通气治疗指南,形成新的治疗规范,被卫生部列为“十年百项”推广项目向全国推广。发现缓解期COPD合并抑郁与焦虑者急性加重的风险增加,研究被《美国呼吸与危重症医学杂志》(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列为2008年度COPD重要进展,结论被写入《澳洲COPD诊治指南》。提出针对呼吸肌疲劳早期给予无创通气的新观念,使COPD发作期后期气管插管率由15%降至5%。完成呼吸力学、通气模式及辅助技术的系列研究。
     呼吸衰竭领域研究获200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三、承担社会责任,主持并完成新发呼吸道传染病医疗与研究工作
     2003年任北京地区SARS医疗专家组组长和首席专家,国家SARS防治紧急科技行动北京组首席科学家。揭示SARS急性期抗体变化规律,建立特异诊断方法;完成系列免疫学研究;建立人体标本库;参与制订卫生部、医学会诊疗方案。该研究获200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09年担任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临床专家组组长,主持制定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指导全国临床病例诊治,开展临床医学研究。在世界上首次基于精确观察,提出此新型甲流病毒核酸动态演变规律(EID 15:1418-22);首次基于对住院病例的严格监测,完成描述医学研究,其数据可靠性远高于国际上基于门诊病例的同类研究,明确了甲流的流行病学与临床特征。研究以Lead Article形式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随后被SCIENCE,JAMA,BMJ,AJRCCM,CID等权威杂志广泛引用,一年内引用期刊之累计IF高达314,成为国际上关于本病临床特征的经典研究(NEJM 361:2507-17)。NEJM同期配发由美国公共卫生应急委员会副主任,国际权威专家Nicole Lurie撰写的题为《公共卫生实践需要科学指引》的述评,称本研究体现了中国发现和应对新发传染病的能力已获显著提升。揭示重症发生及死亡的危险因素、转归规律、继发感染比率及恢复期影像学和肺功能动态变化[CHEST Sep 2010 (Epub ahead of print)]。完成抗病毒及中药治疗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四、 推动我国临床戒烟体系与烟草病学学科建设
     师从翁心植教授,1996年建立我国第一个戒烟门诊并向全国推广;开设第一条戒烟热线;主持国际多中心戒烟治疗研究;制订首部《中国临床戒烟指南》;推动医务界控烟;推动新兴学科——烟草病学的学科建设,创建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烟草病学学组;作为国际控烟专家,推动我国控烟工作与国际接轨。2007年获WHO控烟杰出贡献奖。颁奖评语:“由于王辰医师等的领导力与专业造诣,加快了复杂和富于挑战性的中国无烟环境建设进程。”烟草病学领域研究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二完成人)。
     作为学科带头人,将首都医科大学呼吸学科建设成为国家重点学科。培养博士27名,硕士52名,博士后人员6名;参与培养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科医师600余名。
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863、973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卫生部行业专项基金等课题。
在New Engl J Med、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CHEST、Eur Respir J、Lancet、CID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论文60篇,累计IF逾260。
     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1项;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
     曾获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以及全国优秀医院院长荣誉称号。

京ICP备号
版权所有 何梁何利基金
THE HO LEUNG HO LEE FOU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