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日力,蒙古族,1952年生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现任青海大学副校长,教育部高原医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呼吸内科学、高原医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1975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1999年在日本国信州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2001年在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完成博士后研究之后,旋即回青海投入家乡建设。现兼任国际高原医学会常务理事、亚太地区高原医学会主席、美国得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客座教授、西藏大学医学院兼职教授,沈阳药科大学兼职博导。
格日力在30余年的高原医学研究生涯中,始终将国家需求和科学发展前沿相结合,突出青藏高原的“高原、民族、地域”等特色,坚持现场—实验室—临床三结合的研究模式,为我国低氧生理和高原医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主编和参编著作4部;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7年)、青海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06年)、中华医学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8年)、国际环境医学大会优秀论文(2003年)奖、国际高原医学特别特殊贡献奖(2004年)、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2008年;参与者)、2008北京奥运会特别贡献奖等。
其代表性学术成就主要有急性高原病的预警、防治与机制研究,慢性高原病的诊断标准建立,高原运动与高原训练基础与应用以及藏羚羊低氧适应机制研究等四个方面。
一、急性高原病的预警防治与机制研究
急性高原病是平原人群急进高原后易发的低氧性疾病,严重影响高原地区的经济与国防建设。由于缺乏有效的预测指标,“Who can go to high”一直是困扰高原医学界的难题。
格日力发现体重指数与高原反应的严重程度呈显著正相关,即越是肥胖人越易罹患高原病,认为肥胖是发生高原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并提出超重和肥胖者不宜或谨慎去高海拔地区旅游的观点。该研究荣获国际环境医学大会优秀论文奖。研究还发现,凡是低氧通气反应(HVR )出现钝化、肺弥散量(DLCO)较低的人,进入4700米高原,极易出现严重的高原反应,甚至发生间质性肺水肿;而足够的肺通气和肺内气体交换,对维持肺泡通气和组织摄氧量,保证人体在高海拔地区能够有效生活和工作起重要作用。据以上工作首次提出,HVR和DLCO是预测高原病的较好指标,并建议平原人去高原之前,应进行这两项检查,以便减少高原病的发生。
他作为临床医生,除了做基础研究之外,还特别深入农村牧区给广大牧民群众进行防病治病,并带领医疗组亲临青藏铁路修建现场救治高原病患者,为实现青藏铁路修建中高原病零死亡做出了贡献。他还利用青海藏医药的应用优势,用现代技术研究藏药的作用机制,开发治疗高原病的药物。目前已完成了“藏药II号”的化学结构、药效部位、药效机制等的研究,正在申报国家新药。
二、慢性高原病诊断标准和机制研究
慢性高原病(CMS)是长期居住在海拔2500米以上的居民对低氧环境不适应而导致的高原地区特有的常见病,广泛存在于全世界高海拔地区。他带领课题组深入高原现场,对不同民族、不同海拔高度约10万人群进行慢性高原病流行病学调查,收集近万人的血液标本,测试千余人的心肺功能,获得了十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在大量前期研究的基础上,2006年他主持召开了第六届国际高原医学大会,统一了慢性高原病的命名和分型,制订了新的诊断标准,并被国际高原医学会命名为“青海标准”。这个标准的建立,解决了80年来在国际上对CMS认识含混、概念不清、诊断标准不统一等问题,成为全世界防治CMS的基本原则。其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三、高原运动与高原训练的基础与应用研究
以往的高原低氧研究主要探讨损伤与适应的现象与机制,对如何利用适度的低氧环境促进健康的研究较少。他从20世纪80年代起,对高原训练方法、海拔高度以及评价标准等科学问题进行了较系统性研究。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在群体水平,高原训练的最佳高度为2000~2500米, 低于此高度,机体对缺氧刺激反应弱,得不到高原训练的目的,而高于此高度机体的消耗增加,造成组织损伤。在此基础上,还发现高原训练效果有显著的个体差异,其变化范围从-40%~400%,出现这种差异与HIF-1α诱导的EPO基因调控有关,并据此提出采用EPO基因表达程度来筛选高原训练运动员的观点。
基于在高原运动生理学研究中所获得的认识,他将有关科研成果应用到国内运动员的高原训练。作为国家体育局的北京奥运会高原训练特聘专家,他曾多次在北京、昆明等地做报告,解除运动员、教练员以及官员对高原训练的误解和恐惧,鼓励他们到高原进行耐力性训练。在他的努力下,很多优秀运动员到高原进行低氧训练,获得很好的效果。如国家游泳队奥运运动员曾4次到高原训练,最终在北京奥运会上取得了突破性成绩。为了表彰他为我国体育科学事业所作的贡献,中国奥委会授予他“中国奥委会特别贡献奖”。
四、藏羚羊低氧适应机制研究
利用青藏高原独特的动物遗传资源,课题组首次从生理学、形态学、基因组学三个水平对藏羚羊高原适应的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发现藏羚羊血红蛋白、脑红蛋白、肌红蛋白等指标与肺血流动力学的参数明显不同于藏系绵羊,与中度海拔高度的山羊和绵羊接近。在形态学方面,藏羚羊心肌细胞中含有丰富的线粒体,肺组织中Ⅱ型细胞十分丰富。线粒体基因组学研究表明,藏羚羊在基因水平上存在许多与低氧适应相关的基因变异(如COXI等),其线粒体基因组、α-珠蛋白基因组与其他物种差别较大。在基因进化上,藏羚羊与绵羊和山羊的亲缘关系最近。已经进行克隆了藏羚羊肌红蛋白、脑红蛋白和α-珠蛋白编码区序列并登录国际基因库。2009年与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合作成功绘制完成了世界首部高原濒危物种——藏羚羊全基因组序列图谱,该项成果不仅填补了高原物种的基因组研究空白,而且从基因组学层面上为极端环境下的生理适应、医学研究、物种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提升了我国在高原医学、物种进化、生物多样性等领域的研究水平。在学科人才建设上,他创建了我国青藏高原第一个集教学、科研、医疗一体的高原医学研究基地,第一个永久性的可可西里野外高原医学研究站,第一个青海高等院校博士点。2007年,他又组建了亚太地区高原医学会并担任首任主席,进一步提高了我国在国际高原医学界的地位。他以忘我的工作态度,敏锐的科学眼光,清晰的科研思路,卓越的国际协调和活动能力,为我国高原医学走向世界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