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生富,1964年生。毕业于燕山大学材料加工工程专业,工学博士,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1988~1997年在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设计研究院工作,先后任设计师、副科长、科长、副院长。1997年4月至今先后担任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副总经理、常务副总经理、董事长兼总经理。还担任中国重型机械协会理事长、黑龙江省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是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上海交通大学特聘研究员。
吴生富在重型装备制造领域长期从事产品研发和设计工作,针对国家重型技术装备制造技术国产化瓶颈问题,以他为学科带头人,建立了材料加工—金属压力加工学科研究团队,针对大型锻造设备、冶金成套设备设计与制造技术进行了系统研发,取得了一些有影响的科技成果。担当15000吨锻造水压机的总设计师,通过系统研究和分析,发现了局部预应力框架对水压机精度的影响规律,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万吨水压机“全预应力组合框架”、“方立柱16面可调间隙导向结构”和基于“三维全接触有限元分析—人工神经网络—优化设计”的组合结构分析和设计方法,以及“水压机整体性分析”理论,揭示了立柱组合受力条件下的变形机理,对传统的水压机结构进行了创新设计,解决了15000吨锻造水压机的设计和精确控制难题。应用结果表明:锻件尺寸精度±3mm,高于国际同类水压机最高±5mm的水平,使我国成为国际上第一个拥有精度最高、装机水平最先进15000T水压机的国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并获黑龙江省改革开放30周年十大科技成果。
作为“十五”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研制项目“大型宽带钢冷连轧关键设备研制”课题负责人、1780毫米五机架冷连轧机组装备第一完成人,为摆脱我国冷连轧成套机组设备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提出了自主实现冷、热轧机组成套设备国产化的思路。通过对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与集成,研制成功国内首套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1780毫米宽带钢冷连轧机组。鉴定专家认为“轧机所达到的技术指标说明该项目完全可替代进口,可为我国冶金行业提供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冷连轧机,该项目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成果为企业新增产值累计多达13亿元,利润6500万元。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面对我国大型宽带钢热连轧机组的核心制造技术一直为国外垄断, 工艺流程长,进口价格昂贵的局面,作为主要完成人,指导开发出1+6 经济紧凑型高效能轧制新一代工艺流程、新型万能轧机等5大创新技术,研制成功国内首套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2150毫米短流程宽带钢热连轧机组,缩短工艺流程65米,减少设备重量2300吨,节省投资32亿元,减少主传动电机功率18000千瓦。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针对引进设备国外拒绝提供设计方法的现状,提出了机械压力机设计理论和计算方法。指导开发出1000~5000吨各类机械压力机90台套,解决了设备选型、设计和能量计算问题,摆脱了国外制约,避免了重复引进,为汽车行业装备现代化冲压生产线20多条。
针对国家重点工程国外拒绝转让大型铸锻件制造技术,关键高端大锻件长期依赖进口,受制于人的现状,2006年,主持规划并建设了“国际一流铸锻钢基地”,以满足国家百万千瓦级核电大型铸锻件、超超临界火电铸锻件、大型水电铸锻件、大型船用铸锻件等国家急需装备国产化和产业化,实现一重年产钢水50万吨、大型锻件24万吨,铸钢件6万吨为目标,瞄准国际一流企业水平,实现一次浇注钢水700吨、最大钢锭600吨、最大铸件500吨、最大锻件400吨的世界极限制造能力,该项目被国家确定为重点建设工程,完成总投资达40亿元,同时将信息化、自动化、节能环保贯彻到项目建设中,实现了水的循环再利用、余热回收利用、铁屑集中回收分类、车间级信息化、能源集中管控和绿色制造,达到了世界一流的产能目标。
针对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大型铸锻件的技术瓶颈问题及能源装备的需求,为解决核电设备铸锻件的国产化研制难题,牵头组建了行业唯一的以企业为主体依托的重型技术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能源重大装备材料研发中心”。围绕我国能源、石化、冶金等设备领域,以自主创新为主导,开展持续不断地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程化研究成果,向行业提供共性技术;研制国内首台、首套先进重型技术装备,形成系统集成能力和工程项目总承包能力;开展产学研合作,参与行业技术标准的制订,培养高素质人才,推动行业技术进步、着力解决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装备制造技术瓶颈难题。其中:“国家能源装备材料研究所”。已被国家批准为海外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是国家能源局认定的首批国家能源装备材料研发中心。
他还大力推进了大型核电铸锻件开发,从核级铸锻件材料、冶炼工艺、锻造工艺、热处理工艺及相关检测技术等方面全方位开展研究,在国内率先取得重大突破,实现了CPR1000核电大型铸锻件的国产化,填补国内技术空白。
带动企业以创新为助推剂,实现产值由16亿元增加到125亿元的创新性突破,确立了行业龙头地位。
吴生富在国内重机行业所取得的科技成就,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2006年入选国家新世纪百万人才工程。享受国务院特贴,曾获2003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青年科技成就奖,是“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先进个人、黑龙江省第六届青年科技奖获得者;2008年获第二届“中国青年企业家管理创新金奖”、 黑龙江省优秀中青年科技专家。2001年获黑龙江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是黑龙江省材料加工-金属压力加工学科带头人,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十大科技人物。在学术核心刊物发表论文28篇;获授权专利4项,其中3项发明专利,1项获国家优秀专利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