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军

张军,19657月出生于安徽合肥市。分别于1987年、1990年和2001年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航空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筹)副主任兼现代空管与航电平台首席科学家。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国家“863”重大项目“新一代国家空中交通管理系统”总体技术组副组长,中国航空学会航空电子与空管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长期从事航空导航监视、航空信息网络与网络化空管技术的研究,领导的团队先后成为空管领域的首个教育部创新团队和首个国家自然基金委创新群体。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国防“973”计划课题等国家级项目20余项,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5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0余项,出版著作3部。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50余名。主要科技成就和贡献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发明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民航航路可信监视新技术,为缩小我国航路垂直间隔标准提供科学依据1针对空基监视中机载设备不能自主检测由于导航卫星故障导致的定位误差超限的问题,提出了卫星导航完好性的时/空间相关故障检测方法,实现对飞机定位误差超限的实时告警。

2针对空基、陆基多监视系统时空基准、误差分布各异造成的飞机位置监视模糊的问题,发现了卫星定位误差对空基监视可信度的影响机理,提出了空基监视的可信度判定方法,实现对位置监视可信度的判定和伪目标的判决。

3针对航路飞行中由于机载设备多制式、运行环境复杂导致的航迹保持能力各异的问题,揭示了我国空域航迹偏差的变化规律,提出了航路侧向、垂向安全容限判据,实现对飞行流航迹偏差特征监测和航路安全空间容限的判定。

4为全国实施飞行高度层缩小垂直间隔(RVSM)提供了理论依据,比传统空域增加了85%的空域容量,形成的“中国米制RVSM飞行高度层方案”被国际民航组织采纳为米制高度层配备标准,是我国首个被国际民航组织采纳的标准。

二、主持研制了我国首套空地协同的民航空域监视系列新装备,解决了无雷达覆盖地区和密集飞行空域飞机安全保障的技术难题1针对传统地空飞行情报信息发布方式难以支持空地态势实时高效共享的问题,提出了增强态势空间表示方法和态势流按需共享方法,解决空地态势的按需监视与共享的难题。

2主持研制了用于飞机自主定位的地基区域完好性监测、时空关联的空域实时可信监视、航路空间容限动态监测装置、面向飞行服务的综合态势增强监视方法及装置等系列化装置,解决了无雷达覆盖地区和密集飞行空域内高效飞行的安全保障难题。

3应用于我国西部航路和高原机场,保障了西部地区由程序管制向雷达管制的过渡,将航路管制间隔缩小至原有的1/4,应用于拉萨机场所需导航性能(RNP)飞行,返航率降低30%

“空地协同的民航空域监视新技术及装备”成果荣获2009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排名第1)。

三、创新研制了民航空管网络网关集群系列装备,构筑了我国新一代空中交通服务核心平台1针对由于航空业务动态性、非均匀并发性和非对称性带来的传输效率低和可靠性差的问题,建立了一种航空动态信息网络拓扑结构模型,提出了网络负载动态分配方法,主持研制了增强型航空信息网络接入系统(EAS),提高了中国民航飞行运行综合业务系统中业务数据高效传输和快速分发能力。

2针对民航空管异构网络造成的“管制孤岛”问题,提出了空管异构网络互联的网关模型,发明了支持多种网络结构的混合分群方法,创建了分层分布式的多网关集群构架,主持研制了网关集群协议簇,形成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空管网络的集群新体制。

3针对中国民航机队和机载设备繁杂、综合业务信息多源异构的问题,提出了支持航空多业务信息语义一致性表示方法,建立了航空业务信息的统一描述模型,主持研制了基于语义和模式分析的报文智能处理系统,实现了飞行运行综合业务信息的准确识别与高效处理。

4主持研制了地空数据通信网络主网关、航空公司网关、军民航网关、ARINC国际网关等11个系列、近百套网关集群系列装备,构建了分层分布式、“十网合一”的空管集群网络,实现了各业务网络资源共享和空管服务综合,解决了跨平台、多异构、多业务网络的安全高效运行的难题,构筑了我国新一代空中交通服务核心平台。

5针对飞行运行综合业务系统与其他航空业务系统间信息交互多、业务延伸难的问题,建立支持空地协同的航空信息聚合服务构架,主持研制了面向全球配载、全球飞行计划、全球气象、全球飞机状态监控等业务的飞行运行聚合服务系统,实现飞行运行综合业务系统与其他航空业务系统的融合。

6已应用于中国民航所有航空公司,为100%的国际航班和90%的国内航班提供了全球飞行协同服务,近3年共计创造经济效益逾7亿元。

“新一代空中交通服务平台关键技术及其应用”成果荣获200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排名第1)。

京ICP备号
版权所有 何梁何利基金
THE HO LEUNG HO LEE FOU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