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何梁何利基金评选委员会成员简历

来源: 时间:2023-06-03


评选委员会主任

朱 丽 兰

朱丽兰,女,1935 年 8 月出生,浙江湖州人,教授。现任中国发明协会理事长,澳门特别行政区科技奖励委员会主任。曾任国家科委副主任(1986 年)、国家科学技术部部长(1998 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2001 年),中国工程院主席团顾问,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顾问,国家科教领导小组成员,国家科技奖励委员会主任委员,澳门特别行政区科学技术委员会顾问等职。

在中国科学院化学所从事高分子材料剖析及结构形态表征、反应动力学研究期间,承担了多项国家、国防重点科研攻关项目,曾获国家级、省部级重大科研成果奖及应用成果奖。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期间,负责组织完成《科技进步法》《义务教育法》的修订和实施;组织实施一批关系到社会、民生、科技、文化、卫生等重要法律的立法调研与修法任务,为法制建设奠定重要基础。

发表了多篇有关高技术发展现状及对策和管理方面的文章,出版了《当代高技术与发展战略》《发展与挑战》等专着。曾获中国材料研究学会成就奖。由于在推动中国高技术发展及国际科技合作方面成绩显着,获美洲中国工程师协会颁发的杰出服务奖、德国总统颁发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大十字勋章、乌克兰总统二级勋章。


评选委员会副主任

钟 登 华

钟登华,1963 年 11 月出生。天津大学工学博士。现任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曾任天津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2009 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长期从事水利工程领域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工作。提出了水利工程智能仿真与实时控制理论方法与技术、水利工程地质精细建模与分析理论方法与技术、水利工程建设智能控制数字大坝理论方法与技术。

先后承担并完成 10 余项国家重大工程的科技攻关或技术开发任务,研究成果在我国80多项水利水电工程中得到推广应用,在提高工程设计水平与效率、保证工程质量和节省工程投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 项。







评选委员会副主任

霍泰辉

霍泰辉教授毕业於香港大学医学院,後於香港中文大学取得医学博士学位,专研新生儿科。他曾在香港大学及玛丽医院担任儿科学系讲师,其後於英国牛津大学约翰拉德克利夫医院(John Radcliffe Hospital)及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医疗中心(McMaster University Medical Centre)的初生儿科部门工作多年。霍教授於1984年加入香港中文大学,曾任多项重要职务,包括1995至2004年出任儿科学系系主任,2004至2012年出任医学院院长,2013至2021年出任大学副校长,负责对外事务及大学拓展筹募。霍教授现为香港中文大学儿科学系荣休教授。

霍教授致力推动医学教育,培养新一代的医疗专业人才。霍教授的研究范畴是新生儿科,包括小儿呼吸系统疾病、传染性疾病、生长发育及医学教育。霍教授曾於国际医学期刊发表多篇研究论文,并为国内外多份学术期刊的编辑委员会成员。他是英国皇家内科医学院(伦敦及爱丁堡)及英国皇家儿科医学院荣授院士,香港医学专科学院院士(儿科)及香港儿科医学院院士,以及香港儿科医学会终身荣誉会员。

霍教授积极参与社会服务,曾出任政府及专业团体多个委员会顾问,建树良多。他曾任香港儿科医学院主席(2003至2006年)、香港医院管理局医疗服务发展委员会主席(2005至2012年)、香港医学专科学院副主席(一般事务)(2012至2016年),霍教授现为香港医务委员会初步侦讯委员会主席、香港中文大学医院董事局成员及香港儿童医院管治委员会成员。 

霍教授曾获多项奖誉,包括亚洲杰出儿科医生奖、中大校长模范教学奖、中大医学院杰出教学奖,以及五次荣获医学院最杰出教师奖。此外,霍教授亦获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委任为太平绅士及颁授银紫荆星章,表扬其对公共医疗服务的杰出贡献。



评选委员会秘书长

段 瑞 春

段瑞春,1943 年 2 月出生。上海交通大学工学学士,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理学硕士,北京大学法学硕士;20 世纪 90 年代,任国家科委政策法规与体制改革司司长、国务院知识产权办公会议办公室主任, 2000 — 2007 年任国务院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现任中国科学技术法学会会长、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常务副会长。

我国知识产权、科技政策和企业创新领域着名专家,具有自然科学、经济管理和法律科学复合型知识结构。曾主持起草我国《技术合同法》《科学技术进步法》《国家科技奖励条例》等法律法规;参加多项知识产权法律的制定和修改工作;担任中美、中欧、中俄科技合作知识产权谈判首席代表、中国“入世”知识产权谈判主要代表;《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总报告评审组组长;何梁何利基金《信托契约》《评选章程》主要制定者之一。

其研究成果于 1992 年获得国家科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993 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均为第一完成人。2004 年获我国技术市场建设功勋奖,2008 年获中国科技法学杰出贡献奖。撰写出版《国际合作与知识产权》《技术合同原理与实践》《技术创新读本》

《科技政策多维思考》等多部着作。


评选委员会委员

马 永 生

马永生,1961 年 10 月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石油地质学家、沉积学家。1980 年至 1990 年先后就读于中国地质大学(原武汉地质学院)和中国地质科学院,获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总地质师。2009 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长期从事中国油气资源勘探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在中国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理论和技术方面取得了多项创新性成果,成功指导发现了普光、元坝等多个大型、特大型天然气田,为国家重大工程“川气东送”提供了扎实的资源基础。他在非常规天然气领域的前瞻性研究,为中国第一个页岩气田——涪陵页岩气田的发现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科研成果对缓解我国天然气供需矛盾、发展地区经济与环境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 项;2007 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成就奖,同年获第十次李四光地质科学奖;2013 年被评为国家首批“万人计划”杰出人才。由于他在石油工业界的杰出成果,2017 年国际小行星中心将国际编号为 210292 号小行星命名为“马永生星”。





评选委员会委员

王 小 凡

王小凡,着名癌症生物学家。1955 年出生于乌鲁木齐市,1982 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生物化学专业,同年考入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并在当年举办的首届“中美生物化学联合招生项目”(CUSBEA)中取得第一名的成绩赴美留学。1986 年获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博士学位,之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师从癌症生物学家 RobertA. Weinberg 从事博士后研究。1992 年被聘为杜克大学药理学和肿瘤生物学系助理教授,成为最早在杜克大学执教的华人教授之一。1998 年成为终身教授,2003 年晋升为正教授。现任杜克大学医学中心药理学和肿瘤生物学 Donald and Elizabeth Cooke 终身讲席教授。

王小凡在细胞信号转导、DNA 损伤与修复、癌症转移分子机制、肿瘤微环境等多个领域均有重要学术贡献,尤其在 TGF-β 相关研究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先后发表了 100 多篇学术论文,其中在 Cell、Nature、Science、Cancer Cell、Nature Cell Biology 等高水平杂志上发表论文 20 余篇。王小凡长期坚持通过多种渠道为中国的教育科技事业建言献策,推动、促成了一系列改善中国教育科研环境的政策制度,目前担任中国国务院侨办海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评选委员会委员

赵宇亮

赵宇亮,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主任。

目前担任中国生物材料学会候任理事长,中国化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药学会副理事长,Elsevier学术期刊Nano Today (IF=20.722) 主编等。

1985年四川大学获放射化学学士学位,从事核燃料研究,1989年赴日本原子力研究所进修,在东京都立大学获硕士、博士学位,从事原子核裂变碎片质量测量的研究,与日本同事一起发现了113号新元素(Nh),是元素周期表中亚洲国家发现的唯一元素。

2001年回国,率先提出纳米生物安全性问题并创建第一个实验室。率先揭示了无机和碳纳米材料的生物安全性规律与肿瘤纳米药物的化学生物学机制。部分研究成果已被ISO颁布为国际标准。曾两次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2,2018),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2019),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20),中国侨界贡献奖(2020),TWAS化学奖,中国毒理学杰出贡献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2015年创建了中国药学会“纳米药物”专业委员会,2011年创建了中国毒理学会“纳米毒理学”专业委员会。大力推动了纳米生物学这个学科交叉前沿在我国的起步和发展。



评选委员会委员


杨 祖 佑

杨祖佑,1940 年出生。获美国康奈尔大学博士学位。先后任普度大学航空宇宙工程系主任,工学院院长;曾兼任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智能制造工程中心共同主任,同时任阿姆斯特朗(首位登陆月球者)杰出宇航讲座教授。现任美国圣塔芭芭拉加州大学校长(1994年始任),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美国航天、机械学会 Fellow,中国工程院海外院士。兼任美、中、印、日、加“三十米望远镜”计划(简称 TMT 计划)主席,太平洋滨 42 所大学联盟主席(包括北大、清华、复旦、科大、浙大、南京),美国总统科学奖章评委,科维理科学基金会理事,曾任美国大学联盟(AAU,包括 62 所顶尖研究型大学)主席,芬兰千禧科技奖评委。共获 7 所大学荣誉博士。长期致力于教学及科研。从事宇航结构、颤振、控制转型至地震、制造、材料(LED)及生物工程等方面的研究,亲任博士论文主席指导 60 篇,发表期刊论文 200 余篇,学术会议论文 200 余篇,有限元教科书 1 本(被 40 余所美国大学采用,有中文、日文版)。

曾获 2008 年美国航天学会结构、振动、材料奖(SDM Award),美国工程教育学会最高李梅金质奖章以及十余次最佳教学奖。



评选委员会委员

杨 纲 凯

杨纲凯,1948 年 7 月出生于上海市。自 1973 年起任职香港中文大学,曾任物理系主任、理学院院长、研究院院长、副校长。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敬文书院院长、物理系教授,香港特别行政区教育统筹委员会委员、课程发展议会主席。曾任香港特别行政区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委员及香港研究资助局主席,亚太物理联会秘书长、副会长。1965 — 1972 年就读于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主修物理,1969 年获学士学位,1972 年获博士学位。1972 — 1973 年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从事教学及研究。

长期从事理论物理学研究,包括基本粒子、场论、高能唯象、耗散系统及其本征态展开,对光学、引力波等开放系统的应用做出贡献,其主要研究成果载于有关国际杂志,包括 Microscopic derivation of the Helmholtz force density,Phys Rev Lett 47,77;Late time tail of wave propagation on curved spacetime,Phys Rev Lett 74,2414;Quasinormal mode expansion for linearized waves in gravitational systems,Phys Rev Lett 74,4588;Quasinormal modes of dirty black holes,Phys Rev Lett 78,289 等。1999 年被选为美国物理学会院士,2004 年被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评选委员会委员

吴 伟 仁

吴伟仁,1953 年出生,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航天测控通信和深空探测工程总体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全国政协常委。我国深空探测领域主要开拓者之一和航天战略科学家。

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3 项,一等奖 2 项;获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章,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成就奖,钱学森最高成就奖等。2020 年获国际宇航联合会最高奖——世界航天奖。鉴于他在航天领域的杰出贡献,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国际永久编号 281880 小行星命名为“吴伟仁星”。





评选委员会委员

丁 文 江

丁文江, 1953年出生于上海市,原籍浙江绍兴,着名轻合金研究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氢科学中心主任,轻合金精密成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

从事镁合金材料研究 40年,先后创建了轻合金精密成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上海市镁材料应用研究工程中心和上海交通大学氢科学中心;秉持“寓精于料,料要成材,材要成器,器要好用”的研究理念,创制了世界上性能最优、质量最轻的镁稀土合金,其中5种已经成为国家标准,2种进入国际标准,让镁材料在航空航天、能源、医疗、农业等领域大放异彩,使中国在先进镁材料领域占据了国际话语权,为带领中国“镁”领跑世界做出了突出贡献。 

先后在 SCI/EI源期刊上发表论文 600余篇,申请获得国内国际发明专利 200余项。曾获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上海市科技功臣” “上海市最美科技工作者” “全国黄大年教师团队奖”等荣誉称号。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以第一完成人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防技术发明一等奖等共 10项。



评选委员会委员

张 恭 庆

张恭庆,1936 年 5 月 29 日出生于上海。1959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系,毕业后留校工作至今。1978 年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后第一批赴美访问学者赴美进修。现为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高校数学研究与人才培养中心主任,还担任多个国际核心刊物的编委。

着名数学家。发展无穷维 Morse 理论为临界点理论的统一框架,并首次将其应用于偏微分方程的多解问题,其着作成为该领域的基本文献。发展了集值映射的拓扑度理论以及不可微泛函的临界点理论,使之成为研究数学物理方程以及非光滑力学中的一类自由边界问题的有效方法。

曾荣获全国科技大会奖(1978)、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982)、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987)、陈省身数学奖(1986)、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家(1984)、第三世界科学院数学奖(1993)、华罗庚数学奖(2009)、北京大学国华奖、方正教学特等奖(2011)等。




评选委员会委员

陈 佳 洱

陈佳洱,1934 年 10 月 1 日出生于上海。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现任北京大学物理学教授,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专家顾问组副组长,国际科联中国协调委员会副主席等职。

曾任北京大学校长和研究生院院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主任和中科院主席团成员以及中科院研究生院物理科学学院院长等职。

长期致力于低能粒子加速器及其应用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善于把握学科前沿发展与国家需求的结合,前瞻性地部署物理研究与人才培养,开拓发展我国的射频超导加速器、超灵敏加速器质谱计、射频四极场加速器、高压静电加速器等,是我国低能粒子加速器的奠基者和领头人之一。

陈佳洱长期在北京大学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单位担任领导工作,并曾担任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领导小组成员等职,为我国科学技术中长期规划的制订与相关的科教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评选委员会委员

郝 吉 明

郝吉明,1946 年 8 月出生于山东省,着名环境工程专家。1970 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81 年获清华大学硕士学位,1984 年获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博士学位。现任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学委员会副主任、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兼任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委员。2005 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18 年当选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

致力于中国空气污染控制研究 40 余年,主要研究领域为能源与环境、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主持全国酸沉降控制规划与对策研究,划定酸雨和二氧化硫控制区,被国务院采纳实施,为确定我国酸雨防治对策起到主导作用。建立了城市机动车污染控制规划方法,推动了我国机动车污染控制进程。深入开展大气复合污染特征、成因及控制策略研究,发展了特大城市空气质量改善的理论与技术方法,推动我国区域性大气复合污染的联防联控。长期开展大气污染控制关键技术研究,在燃煤烟气除尘脱硫脱硝、机动车污染控制等领域做出贡献。

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项、二等奖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和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各项,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项。2006年获国家教学名师称号,获2015年度哈根斯密特清洁空气奖及2016年 IBM全球杰出学者奖。



评选委员会委员

钱 绍 钧

钱绍钧,1934 年出生于浙江平湖。1951 年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后在北京俄语专科学校和北京大学物理系、物理研究室(现技术物理系)学习。现任原总装备部科技委顾问,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核试验基地副司令员、司令员,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常任委员。

长期从事核试验放射化学诊断工作,参与了由原子弹到氢弹、由大气层到地下的一系列核试验,建立完善多项诊断方法和技术,显着提升测量精度。多次参加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战略研究,参与组织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专题研究。指导开展国防应用基础研究,努力促进与国家基础研究的协调链接。指导军用核技术发展,长期跟踪研究国际态势及主要国家政策演变,参与军备控制研究和“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谈判。

出版译着 1 部,主编专着 2 部,撰写科技论文和重要科技档案多篇,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二等奖各 1 项,国家发明奖二等奖、三等奖各 1 项,军队科技进步奖多项。





评选委员会委员

倪 军

倪军,1961 年 11 月出生于青海,着名制造科学专家。1982 年获上海交通大学学士学位。1984 年和 1987年分别获得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1987年起在美国密歇根大学任教至今。现为美国密歇根大学吴贤铭制造科学冠名教授及机械工程系终身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校长特聘顾问、交大密西根学院荣誉院长,并同时担任美国密西根大学吴贤铭制造研究中心主任及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产学研“智能维护系统中心”共同主任。倪军教授目前担任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论坛)未来制造委员会主席。

曾担任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可重组制造系统中心”执行主任及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产学研“制造质量测量与控制中心”主任。倪军教授主要从事先进制造科学领域中智能制造技术的研究,包括基于工业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在精密质量控制、制造过程效率优化、重大装备的可靠性和健康预测管理、智能维护系统等研究。他的研究成果在众多工业领域得到成功应用。

倪军教授获得 40 多项学术成就奖。2013 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技合作奖;1994年获克林顿颁发的美国总统教授奖;2013 年获国际制造工程师协会金奖,是该奖 1955 年设立之后首位获此殊荣的华人学者;2009 年获美国机械工程学会 William T. Ennor 最高制造技术奖;2002 年当选为美国制造工程师学会 FELLOW;2004 年当选为美国机械工程学会 FELLOW;1991 年获国际制造工程师学会杰出制造工程师奖。


评选委员会委员

桑 国 卫

桑国 卫,1941 年 11 月出 生,浙江湖州 人。临 床药理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药学会理事长, “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国家“重大新药创制”重大专项技术总师,工信部“医药工业‘十三五’发展 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资深研究员,上海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曾任十一届全 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农工民主党中央主席。

对长效注射与口服甾体避孕药及抗孕激素的药代动力学、种族差异及临床药理学做了系统研究,取得多项重大成果。近年来,在新药的安全性评价、质量控制和临床试验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加强我国 GLP、GCP平台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获全国科技大会奖 2 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3 项,部委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项、二等奖 4 项。1997 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医学药学奖)。2008年获吴阶平—保罗·杨森奖特殊贡献奖。2014&年获国际药学联合会药学科学终身成就奖。



评选委员会委员

曹 雪 涛

曹雪涛,1964 年 7 月出生,山东济南人。1990 年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现为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中国免疫学会理事长、全球慢性疾病防控联盟主席、亚洲大洋洲免疫学会联盟主席等。担任 Cell 等杂志编委。

主要从事天然免疫识别及其免疫调节的基础研究、肿瘤免疫治疗应用性研究。发现了具有重要免疫调控功

能的树突状细胞新型亚群;独立发现了 22 种免疫相关分子;系统研究了天然免疫识别与干扰素产生调控的新机制;探讨了表观分子在炎症与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建立了肿瘤免疫治疗新途径并开展了临床试验。

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1 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 1 项,军队科

技进步奖一等奖 1 项,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3 项,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16 项,获得

2 个国家Ⅱ类新药证书。研究成果入选 2011 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获得光华工程奖、长江学者成就奖、中国青年科学家奖、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等。以通讯作者发表 SCI 收录论文 220 余篇,包括 Cell、Science、Nature Immunology、Cancer Cell、Immunity 等。论文被 SCI 他引 5600 多次;编写和共同主编专着 8 部;培养的博士生中有 11 名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



评选委员会委员

程 序

程序,1944 年出生,江苏无锡人。1965 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现中国农业大学)农学系,后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现为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博导。曾就职于北京市农科院、农业部等单位。主要研究方向为可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农业生态与生态农业以及生物能源等。

曾主持农业现代化规律和实验基地建设(实验基地:北京市房山区窦店村)以及生态农业两个研究项目。1985 年率先引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此后开始研究中国条件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重点放在农牧交错生态脆弱带的生态恢复途径,以及探索可持续的集约化农业模式的研究两个方面。

作为第一完成人,先后被授予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及国家星火科技奖(等同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累计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二、三等奖 7 项,1988 年被批准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着有《可持续农业导论》和《中国可持续发展总纲第 13 卷:中国农业与可持续发展》两部专着。



评选委员会委员

曾 庆 存

曾庆存,1935 年 5 月出生于广东省阳江市(原阳江县)。1956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61 年在苏联科学院应用地球物理研究所获副博士(现称博士即 Ph.D)学位。回国后先后在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和大气物理研究所工作。1980 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为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主要研究领域为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致力

于大气环流和地球流体动力学基础理论和数值模式及模拟、地球系统动力学模式、数值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理论、气候动力学和季风理论、大气边界层动力学、卫星遥感理论方法、应用数学和计算数学以及自然控制论等的研究工作。在国际上最早提出半隐式差分法和平方守恒格式,最早成功将原始方程应用于实际数值天气预告(1961)和研制成大气海洋耦合模式并用作跨季度气候预测(1990,1994),提出系统的卫星大气遥感理论

(1974)以及自然控制论理论方法(1995)。

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2 项和三等奖 1 项,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6 项

和杰出贡献奖 1 项。出版专着包括《大气红外遥测原理》《数值天气预报的数学物理基础》

《短期数值气候预测原理》《千里黄云——东亚沙尘暴研究》等。发表学术文章约百篇。


评选委员会委员

蒲慕明

蒲慕明,1948年10月生,博士,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11年),美国科学院院士(2009年),台湾“中研院”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脑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主任。

蒲慕明教授主要从事轴突导向和突触可塑性的分子与细胞机制研究,以其卓越成就于2005年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2016年荣获Gruber神经科学奖。

蒲慕明教授是一位出生在南京、成长于台湾、长期在美国从事科研工作、曾参与清华大学生物系组建并担任首任系主任、长期担纲中国神经科学研究领军者的世界级科学家。

蒲慕明于2017年放弃美国国籍,恢复中国国籍。